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长安论坛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安子评书画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安子评书画

      本月排行TOP10

      • 诗词:自学中医题记 (南剑虹)
      • 端五节的来源
      • 散文:长安方言七十二(每小…
      • 散文:端五节的习俗(每小平)
      • 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六十…
      • 好消息 山水长安文旅“素履书…
      •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
      • 长安大泥河张家 寻找炉客亲人
      • 散文:走近张汤“隐身”处(…
      • 西安市长安区作家协会第六届…

      最新推荐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
      • 长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娴
      •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辛亥革命与长安>>正文内容

      5、高又明先生

      作者:秦岭编辑部 来源:秦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2日 点击数:

      高又明先生简介

       

       

       

      高又明像 

       

      高又明 (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晚年号师佛子。陕西泾阳人。12岁时在泾阳巨富柏森家给其子柏惠民作书童伴读,后肄业于三原宏道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四川开始与井勿幕交往。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井勿幕在奉孙中山命回陕西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时,即介绍高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陕西同盟会中的骨干人物。他积极支持井勿幕联合会党、刀客的主张,介绍会党首领吴虚白与井勿幕结识。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召开的同盟会陕西分会成立大会上,终于通过了联合会党、刀客共同反清的决议,使陕西的反清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高又介绍柏惠民、吴希真等人加入同盟会;还与柏惠民在三原创办勤公社,由上海购进宣传新思想的书报分发各县,联络同盟会会员与学校师生,是同盟会在三原的一个秘密据点。

      宣统二年(1910)春,井勿幕由外地回陕,召集同盟会骨干在泾阳柏氏花园开会,历时20余天,讨论陕西反清斗争方略,拟订计划和章程。会上推井勿幕、邹子良、柏惠民、宋向辰四人总揽渭北会务;高又明承担宣传品印刷、武器制造、炸药购置等任务。不久,上海同盟会组织派技师温自强来陕西传授炸药制造技术。高从其学习,谦虚恭敬;接着,他在淳化县通润沟设厂制造炸弹,为武装起义做准备。其后,熊克武(化名刘一峰)来陕视察,仍认为革命党人军火不足。由于交通不便,在外购买运输困难,军火问题还是得靠本省自己解决。于是高随熊到上海,学习无烟炸药的制造技术。在沪期间,他与于右任、宋教仁、陈其美、谭人凤等同盟会重要人物多有交往。

      宣统三年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九月初二(10月23日)西安光复,九月初六(10月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高任军政府掌(军)械官,负责制造地雷、炸弹,奔走于东、西路战场,被誉为陕西革命军中制造军火的首倡者。为嘉勉其功绩,孙中山亲书“博爱”二字相赠。

       

       

       

      孙中山先生书赠高又明先生 

       

      靖国军时期,高任总司令部军械处处长、第四路军军械处处长等职,历尽艰辛,为靖国军筹备军火、药品等。1922年秋,陕西靖国军总指挥胡景翼接受冯玉祥改编后随冯部离陕,高又在胡部任军械处处长、兵工局局长等职,是胡景翼的得力助手。1924年胡景翼与冯玉祥、孙岳发动北京政变;1925年初熊克武派但懋辛与胡景翼会商进攻武汉,响应南方革命军;高均参与其事。1925年孙中山、胡景翼相继病逝后,高辗转回陕,定居西安。杨虎城主陕时,高被聘为参议。

       

       

       

      于右任书赠高又明

       

      “九一八”事变前后,高与友人窦荫三、寇遐、南汉宸、杜斌丞、韩望尘等人集资创办西安集成三酸厂、西安阿房宫电影院、西京中国国货公司等,希图发展民族工商、文化事业。集成三酸厂于1933年投产,解决了十七路军修造军械所需的硫酸、硝酸、盐酸,并对西北地区的火柴、制革、印染、造纸等工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抗日战争期间,该厂产品还以七折的优惠价格供应陕甘宁边区政府。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支持他女儿高杰(莲英)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帮助她于1937年经安吴堡赴延安参加抗日。高还通过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向陕甘宁边区提供过医药等物资。中共党员樊中黎在西安从事抗日救亡工作,高不仅为樊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亲自带樊拜访景梅九、张继等知名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并曾资助进步刊物《沙河》的出版。

      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致书高又明,约其联系在陕西的老同盟会会员迎接解放。同年,高根据自己辛亥革命时期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撰写了《如是我见我知录》,为研究同盟会在陕西早期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史料。

      1949年底,高因病卧床,1951年5月22日逝世,葬于长安北里王村旁。

       

       

       

      高又明墓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4、朱子桥将军
      • 下一篇:6、张赞元先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