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古迹>>正文内容

    秋日凝翠岭山光如泼黛--唐翠微宫遗址

    作者:王作良 来源:《长安古迹》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9日 点击数:

     

    唐翠微宫,位于西安市南约27公里的长安区皇峪寺村,与玉华宫、九成宫同为初唐三大避暑行宫之一。沿西万路到终南山沣峪口,东行约一里,就来到皇峪寺沟。循小山而上,可看见一块平坦有致的空地,台阶依稀,虽藤萝杂绕但其形势却卓然不凡,此处就是唐代有名的避暑行宫翠微宫遗址的所在地。翠微宫初建于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四月,初名太和宫,贞观十年(636)废。贞观二十一年(647)四月,唐太宗苦于京师炎热,身染小疾,于是命将作大匠阎立德于顺阳王府第取材,在终南山建造一座离宫,当年九月建成。宫"笼山为苑",其正门面向北方,名云霞殿,朝殿名翠微殿,寝殿名含风殿。旁有太子别宫,正门西开,取名金华门,殿名安喜殿。《元和郡县图勘、《新唐书·地理志》皆言翠微宫元和中废为寺,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寺观》中也承袭了这种说法。开元、天宝间(713~755),诗仙李白曾与友人在一年秋末从子午峪口西行,作有《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可见至迟到李白生活的时代,翠微宫已废弃为寺。

    翠微宫连绵里许,气魄浩大。唐代刘禹锡《题翠微宫诗》日:"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宫建成后,进士张昌龄曾为此作《翠微宫颂》。有关翠微宫的建造状况,太宗在建玉华宫的诏书中自述日:"近因群下之志,南营翠微。本绝丹青之工,才假林泉之势,峰居隘乎蛟睫,山径险乎焦原。"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唐太宗避暑翠微宫,七月车驾还宫。贞观二十三年(649)四月,太宗最后一次来到翠微宫,五月即崩于含风殿。

    同其他行宫一样,翠微宫作为帝王追求游乐的去处,对封建帝王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游憩的地方,帝王也需要在此处理朝政。作为古时一位有名的贤君,翠微宫也留下了唐太宗的许多风流佳话。在此太宗总结了自己五条用人方略以及治国之道。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太宗养病期间,与群臣讨论古代帝王与自己功过的比较,鲜明地表达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平等的民族政策。六月,随即下诏,采用赎取的方法使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卖身为奴的平民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唐太宗在此听从房玄龄的意见,任命农司李纬为洛州刺史。最后一次驾幸翠微宫时,太宗身染沉疴,在此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安排,并施巧计以试探徐世勐的忠心,顺利地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治。 

    翠微宫废为寺后,成为密宗胜地。唐代最著名的法师玄奘自天竺归来后,曾在翠微宫内翻译佛经,所在之处称为弘法院。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太宗因玄奘法师德业冲博,仪表绝伦,请求玄奘放弃译经而能与其共商国事,玄奘婉拒并讲了六条道理,表明太宗皇帝英明过人,皆无天之授,无求于人,又陈述了自己坚守缁门,潜心译经的心愿。太宗准其所请,玄奘法师遂得以继续译经。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太宗皇帝最后一次驾临翠微宫,玄奘法师陪驾,太宗屡屡与玄奘谈论佛理的深奥及渊源,赞叹日:"与法师相值恨晚耳,未尽弘法之意。"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改称永庆寺,后又复其原称。金代诗人赵秉文曾作《翠微寺》诗,其中有"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南山十里东"之句。弘治六年(1493),明秦简王朱诚泳来此游玩,作纪游诗《翠微寺》: "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得从容。千章古木苑烟合,数尺残碑碧藓封。独喜满前吟兴好,参天,万朵玉芙蓉。"从朱诚泳诗看,明中叶时此处已鲜有人至,以至于碧藓封碑。寺内现存金代舍利塔、唐佛造像、宾竹道人朱诚泳《翠微寺》诗碑及立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重修永庆寺住持纂碑》,此外还有大量的简瓦、板瓦、莲红纹方砖等文物。

    翠微宫因"山光如泼黛",再加上系开创贞观之治的贤君唐太宗曾经活动的场所,因此历代骚人墨客时有纪游,并题诗吟咏。太宗统治的最后三年,炎夏都在此度过。太宗作于贞观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的《秋日翠微宫》诗,就是观赏中秋景色之作,诗云:"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翠微寺有感》诗,描述了唐太宗驾幸的情景:"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汤饼赐都尉,寒冰送上才。龙颜不可望,王座生尘埃。"后来金代诗人赵秉文作《翠微寺二首》 (其一)云:"南山常怀退之诗,未说云烟润色之。要见山光如泼黛,更须留待雨晴时。"晚唐时,花间鼻祖、著名诗人温庭筠曾来此地,有感于眼前"遗庙春堂在,颓垣碧草芳",更重要的是"无因奏韶漤,流涕对幽篁",想到一代明君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作了《题翠微寺二十二韵》(太宗升遐之所)的长诗,详尽地描述了翠微宫占尽山水之胜及太宗皇帝驾临此地的盛况,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诗云:"幽石归阶陛,乔柯入栋梁。火云如沃雪,汤殿似含霜。涧籁添仙曲,岩花借御香。野糜陪兽舞,林鸟逐鹤行。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问云征楚女,疑粉试何郎!阑芷承雕辇,杉萝入画堂。受朝松露晓,颁朔桂烟凉。岚湿金铺外,溪鸣锦幄旁。倚丝忧汉祖,持璧告秦皇。短景催风驭,长星属羽觞。.储君犹问竖,元老已登床。鹤盖趋平乐,鸡人下建章。"铺叙细致,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曲尽其妙,太宗皇帝当年的英姿如在眼前,令人不禁产生今昔沧桑之感。诗人于此地旅游卜居时,曾与居士薛昌之有来往,曾作《题薛昌之所居》诗:"所得乃清旷,寂寞常掩关。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

    今日的翠微宫,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其遗址上只存有一些残砖断垣,殿堂基石,但却掩盖不了往昔的风华,毕竟这里曾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翠微宫遗址所在地的内苑乡,公路两侧栽种着许多栗树,以盛产板栗著名。当年,这一带宫殿规模宏大,内苑即翠微宫的组成部分。(王作良撰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轩臣刻字美名留--仓颉造字台
    • 下一篇:西风残照--明秦藩王十三陵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