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古迹>>正文内容

    西风残照--明秦藩王十三陵

    作者:王建科 来源:《长安古迹》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0日 点击数:

     

    明秦藩王十三陵位于风栖原、鸿固原、高望原、少陵原上。墓群以环形排开,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3公里。这里埋葬着明代秦藩王及30多位郡王。1995年被长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保护区以愍王朱棱等墓群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约1000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巩固政权,把除太子以外的诸王子分封于全国各地。26子中,除懿文太子及皇子楠早逝,共封24藩王。后又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共25王。并定下规矩: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即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封为郡王。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次子朱棱为藩王,驻骅西安,镇守西北。在25藩王中,朱棱势力最大,号称"天下第一藩"。他的子孙相继继承王位。秦藩王从第一代藩王朱棱到明亡,共有14位藩王,即:憨王朱棱、隐王朱尚炳、僖王朱志堰、怀王朱志均、康王朱志馔、惠王朱公锡、简王朱诚泳、昭王朱秉橙、定王朱惟焯、宣王朱怀蜷、靖王朱敬镕、敬王朱谊油、肃王朱谊漶及末代秦王朱存枢。除了朱存枢投降李白成农民政权,死后不知葬于何处,其余13位藩王和世子朱敬珍以及30多位郡王,皆埋葬在该墓群。

    (1)愍王朱校墓朱棱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被封为秦王。十一年(1378)就藩于西安,镇守关中和西=1匕。由于政绩比较突出,所以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举荐为宗人府宗人令,洪武二十八年(1395),诏令帅平羌将军宁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皇帝赏赐甚厚。同年三月薨,葬于今长安区杜陵原。墓冢在今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坐北向南,现封土高约20米,周长l87米。墓前神道两旁有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马、石人、石狮等大型石雕l8件,均系明初雕刻,造型、刻工均极精美,是一批明代石刻艺术的精品。

    (2)隐王朱尚炳墓朱尚炳是愍王朱棱之子,为第二代秦藩王。洪武二十八年(1395)继承王位,曾因傲慢无礼,成祖朱棣降诏谴责,尚炳惧,入朝谢罪,永乐十年(1412)薨。其墓位于愍王墓东北约0.5公里处。有石麒麟、石马、石人,石马与石人间隔排队列。

    (3)僖王朱志堆墓朱志垣是隐王朱尚炳的儿子,第三代秦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墓在大府井东北愍王朱棱墓旁,据专家分析可能在朱棱墓碑东南4座墓冢之中,现无法确认。

    (4)怀王朱志均墓朱志均是僖王朱志坦的庶兄。因志垣无子,其庶兄由渭南王继承王位,在位两年,于宣德元年(1426)薨,陪葬于朱棱墓旁。据《咸宁县志·陵墓志》载,墓在大府井东北朱棱墓东南4座冢之中。具体位置尚待确定。

    (5)康王朱志埃墓朱志锲是怀王志均弟,志均无子,由弟志埃于宣德二年(1427)3月由富平王进封。康王墓是朱志埃与其妃陈氏的合葬墓。墓位于长安区大兆乡西康王井村东北约50米处。

    (6)惠王朱公锡墓朱公锡是康王朱志锲嫡子,第六代秦藩王,正统十一年(1446)五月袭世子,天顺二年(1458)六月袭封秦王。在明代秦诸藩王中,朱公锡比较贤明也有所作为,《明史·诸王列传》说:"惠王以贤闻。"好读书,著有《益斋集》,成化二十年(1486)薨,享国28年。惠王墓位于庞留井村东北。墓高十米,周长60米;墓呈圆锥形,墓旁有其妃王氏墓。石刻有华表、石羊、石人等。墓前有石碑一通,高3.5米,厚0.26米。碑额篆书"大明宗室惠王神道碑"两行九字。碑文称:"太祖高皇帝第二子愍王折圭受封,为天下第一藩国,四传至於康王,康王薨逝,英庙受册,命以王世子公锡代其位,是为惠王......在位二十年,寿五十而薨。"

    (7)简王朱诚泳墓朱诚泳是惠王朱公锡之子,第七代秦藩王,弘治元年(1488)九月由镇安王进封秦王,诚泳自称"宾竹道人"。有《经进小鸣集》、《宾竹稿》等传世。弘治十一年(1498)薨。其墓位于距长安区中心约两公里的韦曲镇简王村西北,墓高l5米,周长100米,略呈圆锥体,墓道神道两旁有华表、天兽、石麒麟、石马、石人(文官、武官)。整个石雕,雕工细致,形象逼真。文官持笏,面带笑容,毕恭毕敬;武官双手拄剑,态度严肃庄重,衣褶线条流畅。此墓在1989年11月被盗走彩绘陶马、陶俑300件,后被公安部门破获缴回,现陈列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

    (8)昭王朱秉横墓朱秉橙是简王朱诚泳侄,临潼郡王朱诚澡庶子,初封镇国将军,弘治八年(1495)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进封秦王,为第八代秦王,弘治十四年卒。其墓位于杜陵乡大府井村东。据嘉庆《咸宁县志》引《西安府志》:"墓在洪固原朱棱墓旁。"

    (9)定王朱惟焯墓朱惟焯是昭王朱秉横庶子,为第九代秦王,正德四年(1509)袭封。其墓位于韦曲镇东约3公里的简王井村北,现墓仅剩部分封土。

    (10)宣王朱怀蜷墓朱怀蜷是宣王朱惟焯的再从子,秦国将军朱惟赚之子,初封领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1548)嗣封为第十代秦王。嘉靖四十二年薨。其墓位于长安区中心东约3公里的三府井村东北。石刻有华表、石虎、盘角石羊、牵马石人、文官石像等。在诸秦藩王墓中,惟此墓有牵马人。

    (11)靖王朱敬镕墓 朱敬镕是宣王朱怀蜷之子,第十一代秦王,万历四年(1576)薨。其墓位于长安区中心东约3公里的三府井村东北。

    (12)敬王朱谊涵墓 朱谊涵是靖王朱敬镕之子,万历十四年(1586)薨。据《咸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经查访墓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已不存在。

    (13)肃王朱谊漶墓朱谊漶是敬王朱谊油之弟。据《成宁县志·陵墓志》引《陕西通志》载:"墓在高望原。"经查访墓在今三府井村东,墓冢及地面文物已不存在。

    明秦藩王十三陵地表存留的碑刻以及出土的墓志铭,是研究明朝藩王制度以及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墓群中保存下来的石雕,造型精美,形象逼真,是研究明代石雕艺术的宝贵资料。明秦藩王十三陵石雕与西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长安区人民政府已经把明秦藩王十三陵列入旅游开发计划。(王建科撰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秋日凝翠岭山光如泼黛--唐翠微宫遗址
    • 下一篇:蒋介石的西安行宫--常宁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