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古迹>>正文内容

    中日文化交流圣地--香积寺

    作者:郭海文 王作良 来源:《长安古迹》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7日 点击数:

     

    香积寺 本站摄 

     

    香积寺位于长安区神禾原西端的香积寺村,距西安约17公里。滴、涌二河交汇于寺院西南方,形成环境幽寂的胜景佳境。

    香积寺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寺得名有二说,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故名;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因而以为寺名。安史之乱(755~763)时,郭子仪在这里布兵设阵,打垮了安禄山的叛军,寺院也因受损而逐渐败落。宋太宗兴国三年(978)曾改名为开和寺,不久又恢复了原名。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寺院即为宋代建筑,20世纪60年代曾有石础和残缺佛像出土。寺内有唐代高僧善导大师的墓地,是佛教净土宗的第二祖庭,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香积寺现为全国重点佛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原有塔数座,盛唐诗人王昌龄游览香积寺时,曾作《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在"文化大革命"中多被平毁,遗存至今的有唐代的两座古塔。西边一座大塔名"善导塔",原有13级,现存11级,高33米,枋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12尊半裸石佛,雕刻精细。塔底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为乾隆三十三年(1768)镶嵌的砖刻楷书"涅榘盛事"四个大字。塔身四面刻着楷书的《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道劲。塔建成后,唐高宗李治曾赏赐舍利千余粒及百宝蟠花供养。女皇武则天也曾莅临观仰。此塔除用于佛事外,据怀恽《隆阐法师碑》载,还可"扪星撰雾,或俟日规裁",用于天文观测。东边一座是善导大师的门徒净业和尚的灵塔,距善导塔十米左右,二塔用青砖砌成。刻于开元十二年(724)的《净业法师灵塔铭》原存香积寺,l956年由三原人王进贤捐给碑林博物馆。l979年西安市文物部门对善导塔加固修葺,迁建五间大殿一座,殿内重塑佛像,安放了日本佛教界赠送的善导大师坐像。

    善导(613~681),也称光明和尚,俗姓朱,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一说为泗州人,今安徽北部人),是唐代弘扬净土宗的佛教代表人物,后人称他为"莲宗第二祖"。童年出家,公元641年赴并州(今山西太原)石壁山玄中寺跟随高僧道绰学法,深诸《观无量寿佛经》奥义。由于仰慕东晋慧远大师庐山结社之举,645年道绰圆寂后,到长安传播净土宗教义30年,拥有大量信徒。高宗永隆二年(681),登上寺前大树自投而死。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观无量寿佛经疏》 (亦称《功德法门》)和《往生礼赞》等。

    净土宗以慧远为初祖,因其在庐山东林寺创建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故净土宗亦名莲宗,实际倡导者为善导大师。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它大力宣扬西方有个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只要专念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的名号,信愿俱足,就可"往生极乐净土",故名净土宗。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单易行,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需住行坐卧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对士大夫和老百姓都很有吸引力。经过善导的弘传,"三年后,满长安城内皆受化"。善导圆寂后,弟子等将其遗骸葬在长安境内终南山麓神禾原畔,并在下里村(今贾里村)建造供养塔一座以示纪念,就是今日所见之善导塔。此后,合葬者倾城,盛极一时。

    中宗之后,净土宗广泛流传于社会各阶层。公元8世纪时,善导著作传人日本,9世纪中叶,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来华学习"念佛法门",回国传播。此后日本僧人法然又据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确立净土宗教义,成为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再往后法然的弟子亲鸾在日本再创净土真宗,尊中国、印度、日本三国的七位高僧为"三国七高祖"。净土宗在日本现有信徒五百万人,尊善导为"高祖",奉善导曾住持过的香积寺为祖庭。今香积寺内所供奉的善导大师像、佛像、庄严具宝盒、供桌、木鱼、石灯笼等都是从日本运来的。为增进中日友好和中日佛教交流,l979年9月,香积寺成立了"中日友好净土宗协会",并以"团体赞助会员"参加了日中友协。1980年5月14日,是善导大师逝世1300周年的纪念日。日本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率领日本净土宗朋友200多人来西安,与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赵朴初率领的100多名僧侣,在香积寺举行了纪念善导大师的盛大法会。

    除两座唐塔及五间大殿外,寺内还保留有清代乾隆年间所修的三间大殿以及1983年重刻的净业法师碑一通。净业(654~712),俗姓赵,名象,法号净业。郡望甘肃天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童年慕法,落发出家,后为香积寺住持二十余年。每至元正创启,必"周饰净场,广延高僧,转读真诰",大兴法事,劝化募资,对香积寺的营建光大贡献卓著。延和元年(712)六月十五日,念佛告灭。开元十二年(724)六月十五日,门人思顼为其勒石刻碑。原碑已佚,后重刻。

    今天的香积寺,古木参天,泉流石间,周围山光水色秀丽宜人。身临其境,仍能感受到王维在《过香积寺》中描绘的古寺胜景: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郭海文 王作良撰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古寺名刹聚樊川
    • 下一篇: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牛头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