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高少峰:江南之旅

    作者:高少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9日 点击数:
    中山陵是去南京游览的人必去之处,就象到西安就必须去兵马俑一样。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广场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碑亭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再进为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

    从祭堂走到陵墓最高的平台,上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墓室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

    参观完中山陵后我们来到了音乐台,音乐台的建筑布局为我国首见。平面为半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台高约3米,台后大壁高11.3米,宽16.7米,用以汇集音响;台前有弯月形荷花池,池水终年不涸;观众席为扇形,可容三千人。台周围绿草如茵、垂柳掩映、白杨参天。

    南京像西安一样,也葬了许多皇帝,明孝陵就是其中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教科文组织评将明孝陵与北京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朱元璋的陵墓花了17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

    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

    神道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神道石刻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800米长的神道石刻,前半段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享殿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方城明楼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令人不禁而发思古之幽情。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建筑,但其地宫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史无定论。朱元璋下葬时曾有13个城门同时出殡和葬于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山等民间传说。为了弄清历史真相,1998年开始,考古专家用近6年时间做精密勘探后认为,独龙阜就是明孝陵地宫的中心位置,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美龄宫于1931年建,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去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的休息室。

     

      

    南京美龄宫

     

    抗战胜利后,将其翻修为别墅,并将主楼中的会客厅改为内部教堂,供蒋氏夫妇与美国大使等人使用。后蒋介石、宋美龄常在此居住,遂称作美龄宫。

    美龄宫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顶覆绿色琉璃瓦。最近发现在其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只凤凰,为国内首次发现。

    整座建筑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奢侈豪华。四周林木藏盛,终年百花飘香。汽车可直抵宫门,楼底层为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二楼西边是会客室、起居室,东边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卧室。现室内陈设均按原样布置。我们在这里照了好多像,坐在当年第一夫人的宝座上,大家开着玩笑:这一辈子足矣。

    总统府在南京城内,总统府所在的熙园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今天,总统府有着诸多保存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筑遗存,成为南京旅游必到之所。明朝初年这里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王府;晚清又将这里重建为两江总督衙门,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天王府西花园的西侧有幢西式平房,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就将此作为总统办公室和会议室。西花园东北侧的一座中式楼房,后称“中山堂”,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楼下是警卫人员的住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高少峰:美在成都(图文)
    • 下一篇:高少峰:来到了南泥湾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