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高少峰:美在成都(图文)

    作者:高少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0日 点击数:

    2005年6月26日及2008年4月3日我两次去成都,有幸游览了成都市内的武候祠、乐山大佛、青城山及都江堰等地。把旅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与朋友分享。

    成都,这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座有着“天府”美名的城市,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装扮着,彰显着她雍容、秀雅、内敛的气质和风情!

     

      

     

    成都市内可玩的历史文化景点甚多,如武候祠、锦里一条街、金沙遗址、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望江楼等。我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拜谒了武候祠,游览了杜甫草堂。不知其他景点什么时间能来,我期待着!

     

      

     

     

    武候祠

     

    今天的武候祠,实际上是广义的武候祠。它由惠陵、汉昭烈庙、武候祠等部分组成。在这三部分中,惠陵和汉昭烈庙始建于公元223年,到了唐代,由于武候祠的建成,这里很快成为全国闻明的名胜古迹。唐代200多年,著名诗人和高管上层拜谒武候祠甚多,并留下了许多的珍贵墨宝。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现在的武候祠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武候祠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昭列庙、武候祠、三义庙等古建筑。其西是惠陵陵园和“三国文化陈列室”等。

    祠内石碑甚多,其中最大的一通为“蜀汉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被称为“三绝碑”,绝在碑文由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鲁建刻字。碑文对孔明短暂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赞扬,歌颂孔明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另外,在武候祠还可看到许多历史名人对那段历史或人物的凭吊。尤以宋代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和清末的《攻心联》最著名。

     

     

     

    这里沉睡着一个名人、流淌着一种文化、激扬着一股精神。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世象也毕将成为历史,世界没有极限,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希望,这里是永恒的。

    一行四人在武候祠走累了,祠堂东侧就是大名鼎鼎的锦里一条街,在这300多米街区里,吃喝玩乐样样都有,古代现代并存,即养眼又解决了用餐问题。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一处千古文明沉积地,我在这里实地采风,一处处零距离拥抱历史遗存,记录下今天这里的进行时,让关心的人们了解其最新状态。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故居,是有关杜甫生平资料与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杜甫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草堂内博物馆与园林自然融为一体,雅致幽静。

     

     

     

    杜甫草堂的总面积近300亩,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今天的草堂完整保留着清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早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工部祠后有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还有“情系草堂”文献图片资料展览,展示了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海内外知名人士到草堂参观留下的图片、签名、题词及礼物。

    在“情系草堂”文献图片资料展览的天王殿内,有一幅毛主席背对观众欣赏“草堂”二字的照片,非常有趣。我站在伟人的地方照了同样的照片供大家欣赏。

     

     

     

    从2008年4月3日16点52分起,成都杜甫草堂的历史上也有我精神遗产的一部分。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都江堰市在行政区划上,属成都市管。“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个用语是当地旅游景区管理局广告册上的提法。2008年4月4日我来到了这里,感受它的热烈和幽静,然而一个多月后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都江堰在我的心中陡然变得缥缈起来,有些似梦似幻……

     

     

     

     当我们刚刚进入都江堰市区,导游带我们一车人去购物,令人惊奇的是这家店就买一种产品——刀具。各种各样的刀具令我们目不暇接,导购员让我们坐在一间会议室内开始洗脑,据说这里所有的刀具都加入了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元素,刀具锋利无比,就是用刀砍石头,刀刃都不会卷,导购员在演示时的确如此,但就是价格贵的离谱。20多分钟的演示,买的人寥寥无几,可惜了导购员的一番好口材,购物店送了一把水果刀,这把刀非常锋利。每次用起我都小心翼翼。唉!世事难料,我如果早知道一个多月后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一定会买这里的刀具,表示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不知那位能说会道的导购员可否安康,我在内心为他默默的祈祷。这把水果刀我会永远珍藏。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不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的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在都江堰的二王庙前,我们照了许多照片,可惜在这次5.12大地震中,二王庙面目全非,我的心中隐隐作痛。但愿坚强的成都人们对二王庙修旧如旧,我有时间再来拜谒!

     

     

     

    每年清明时节,都江堰市便迎来了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大型活动,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便用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清明时节,举行即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阔野。放水节这天我们正好赶上,其放水仪式让人难以忘怀。

     

    心中有佛

     

    去乐山看大佛是2005年6月25日,我们一行四人从成都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乐山,来到心中的圣地。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头高14.7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帕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青衣江、大渡河于凌云山下汇集为岷江,相传当年水灾频繁,为害甚烈。唐玄宗开元初年,凌云寺僧释海通为减杀水势,造福民众而发起募集人力修凿大佛,至贞元十九年竣工,前后历时90年,耗资数以亿贯,距今已有1200多年。大佛背靠凌云山,脚踏三江,气势雄伟。大佛取弥勒造像,体态端庄,比例匀称,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我们和其他游客一样,在山上照了许多相,大家纷纷举起左手,以在空中摸到大佛的左耳和大佛的左眉毛为背景,留下纪念,据说这样可以保佑一生平安,我也和众众芸生一起照了几张这样的相片,抚摸大佛的耳朵的照片照的很好,而摸眉毛的几张就不是很理想了,手与眉之间总有那么一点点距离,留下了遗撼,也许就是为再去乐山找到理由。

    我们从大佛头顶,沿着在绝壁上凿成的栈道,慢慢向下走,大佛就在眼前,头以山齐,脚踏大江,构成了“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壮丽景观!在大佛面前,人类显得是何等的渺小,不禁感叹古人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工艺。愿大佛保佑四川人民经过这次大地震能振作精神,重建家园。

     

    2008年7月30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兰增干:太乙农夫陈彬
    • 下一篇:高少峰:江南之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