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风景>>正文内容

    终南山的地质、生态及人文旅游价值

    作者:王战 来源: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4日 点击数:

    一、终南山名称之沿革与当今范围

      终南山之名,在两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了。《尚书•禹贡》中已提 到“终南”之名。《诗经·国风·秦风》中有一篇名为《终南》的诗歌,歌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说的就是在终南山有楸树、楠木,有杞柳、棠梨。《山海经》简称其为“南山”,看来南山是秦地老百姓的普遍叫法。史述唐天宝初年的太平盛世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说,白居易的名诗《卖炭翁》也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些所谓的“南山”,均指终南山。

      终南、中南、太乙、太一、太壹,都是指的同一匹山。“终南”之称始于东周早期。居于甘肃陇东的秦部落因在西周末年的动乱中勤王有功,在周天子东迁洛邑之后,便把关中这一块沃土赏给了秦人,于是秦人大部分迁到了渭河平原。“终南”表明部落的南部疆界止于此山之故。这也反证了这段秦岭之高之险,否则秦人的地盘肯定还要向南扩大,而不会自己甘心把此山称做“终南”。“中南山”的称谓则有人解释为:盖因此山居于天下之中、帝都以南之故也。笔者以为,狭义的秦岭既然是关中平原之“南山”,秦岭的正中部位也就自然应该是“中南山”了。而太乙、太一、太壹等称呼乃道教所为,西汉文帝、景帝、武帝均“崇尚黄老之术”。位于终南山北坡的楼观台是当时最受重视的道观,那里的道士们用道教最崇高的词汇来称呼秦岭或终南山是不足为奇的,这从宗教文化的侧面反映了终南山的巍峨与壮观。汉武帝爱仙道更是出了名的,所以唐代诗人李贺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的诗句。当然李贺也是“借古讽今”,暗射唐朝天子。唐高祖李渊为了提高他们李家的地位,自称是老子李耳(聃)的后代,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尊道教为“国教”,其地位在佛教之前。一时间,道教大盛,所以在京都长安之南的终南山,有了越来越多的道观。太乙之名,不但在道士们中专用,也成为文人雅士对终南山的另一称呼。

      在本来的意义上,终南山西起太白山,东到蓝田县境内的玉山,后因太白山太为高大宏伟,是一座巨大而统一的山体,其冰川地貌也与其以东的终南山迥然有别,故而后来人们便习惯于把太白山独立出去,以便与通常意义上的终南山区别开来:大体上以周至县境内的骆峪河(西骆峪)为分界,西称太白,东称终南。本文所称的终南山,即狭义秦岭之中的西起周至县骆峪河东到蓝田县流峪河或再略偏东北到倒沟峪的段落,这也是古往今来社会上多数人所公认的终南山。

      此外,终南山之名一般只适用于秦岭中段的北坡,这大概与前述终南山名称的起源有关。在山岭主脊以南的居民,望着耸立在他们北面的雄伟高山,只称之为秦岭,从来不叫终南山。所以,终南山的概念通常只涵盖主脊及其北坡直至山麓冲积扇地带。这也就是所谓“秦岭七十二峪”中部最有名的“二十八峪”地段。这一地段恰恰是西安市所属的四个县(区)的范围,自西而东为:周至县、户县、长安区、蓝田县。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长安八大峪”一带。(实际上,秦岭的峪何止七十二条,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已超过了120条;终南山的峪也不是28条,而是50条以上;在长安区的峪,8这个数字至少也得翻番,在16条以上,“长安八大峪”乃指在终南山中段那些相对来讲最大、最长的溪流;个别溪流虽短,然而在历史上曾经为秦岭南北交通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被老百姓列入其中,如子午峪。)

    二、终南山同太白山及华山之地质地貌差异

      八百里秦川以南的巍巍高山,从地质和地貌上,可以分为西、中、东三段:西为太白山块,中为终南山段、东为华山山块。笼统说来,三者总体上都可以认为是花岗岩山,而实际上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太白山和华山是较典型的I型花岗岩,即岩浆型花岗岩,也就是说,这两座山都是花岗岩浆侵入到地壳最上部的地层中,因地壳上升,上部岩层被剥蚀之后而裸露地表的。但二者也有一些差别。华山花岗岩侵入地层的特征十分明显,不但在接触界限上有烘烤边、岩体内部有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的变化,而且周围岩层时代单一,都是太古宇古老变质岩,岩体将围岩拱起,在地貌上形成“众山朝岳”的壮丽景观,在五岳当中独具特色。这些现象在太白山则表现得不够明显,因为其围岩时代普遍偏新,而且在它的南北两侧均为十分巨大的韧性剪切带,将岩体与地层的界限部分改造成了粗粒糜棱岩,即常说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所以没有华山的“众山朝岳”景象。但由于太白岩体巨大,隆起又特别高,从而发育了完整的高山冰川地貌,两侧巨大韧性剪切带的夹持又使其形成了一条东西方向的太白梁。太白山的庞大山体以及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第一海拔高度(3767米)与第一相对高度(3000米以上)而使其成为秦岭主峰,并享有全球最大的温带生物基因库、亚洲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中国中东部最好的现代冰川博物馆等美称。

      处于太白山和华山之间的终南山则同二者有较大的不同,因为它的主体是由S型花岗岩——即沉积成因的花岗岩——构成的。这在全国的名山之中实不多见。终南山花岗岩的原始岩石主要是古元古代的沉积岩层,后来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而成为古元古界宽坪群。宽坪群在东秦岭分布很广泛,从终南山向东南,一直延展到商山(蟒岭),更进一步延伸到河南栾川境内的伏牛山区。在蟒岭一带,由于变质作用相对要轻一些,地质工作者对其研究较为详细,它是一套复杂的海槽沉积变质岩系,其中的原岩既有陆源泥沙形成的海相碎屑岩,又有海相碳酸盐岩,还有海底火山喷发成因的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岩。但这套复杂的岩群在终南山地区则大大改变了模样。由于终南山地段地理位置特殊,它正好处于秦岭正中部位,且恰恰是北方的鄂尔多斯地块和南方的四川地块相互对挤的着力点——两个地块的基底都是巨厚的太古变质岩层,因而是两个巨大而坚硬的块体——于是终南山在地质历史时期多次地经受了比其它地段大得多的挤压、剪切和揉搓的构造力,于是造就了这里极其强烈和复杂的变质构造现象。从终南山北坡各个峪口进山,通常首先见到的是中深变质的千枚岩,但很快就过渡为深变质的各种片岩。再前行,就出现了超深变质的混合岩。终南山也可以认为是各种混合岩的博物馆:注入混合岩、分枝混合岩、网状混合岩、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等,应有尽有,岩石的结构和花纹奇异多彩,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混合岩过后,就出现了混合岩化与花岗岩化的过渡类型:混合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最后我们就见到了S型花岗岩。一般说来,在进峪1公里多便可遇到这种花岗岩,多则需3—5公里。它没有明确的边界,与围岩完全是过渡的关系。所以,让十个地质人员来填绘地质图,会画出十个样子出来。

    三 终南山之分段及各段地质地貌特征

      终南山也被老百姓划分为三段,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来分的,即:蓝田段(东段)、长安段(中段)、户县—周至段(西段)。这种分法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刚好反映了终南山的地质地貌特点在走向上的变化。

      三段当中,以中段最具有终南山的性格特征。这一段的终南山,是整个秦岭最为狭窄的地方,从山前峪口到达山脊的平面距离约为10公里,最窄处只有5公里。这里也是受南北地块挤压最厉害、地壳经受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段,因而岩层变质程度最深、岩石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建造陕西秦岭世界地质公园设想
    • 下一篇:浅谈长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品味提升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