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古长安七月会一年中亲戚大聚会

    作者:西安晚报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9日 点击数:

    随着农历七月到来,长安(这里所说长安指古长安,即指现在西安的长安区及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长安县划入市区的灞桥、未央、雁塔的西安塬郊三区)的七月会走入了盛期,在方圆十华里地方内每逢单日(也有双日的)都有一个村子过会。即这个村初三、那个村初五,另一个村初七…….。据说这个时段要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开始一直延迟八月十五;而最集中的时段是农历的七月间。

      到了村子过会那天,所有亲戚,不论是出嫁的姑娘、还是孩子的舅舅、姑姑、大姨、小姨都从十里八村赶来在这里相会。当女儿的给父母提着油塔,即用上等小麦面粉专门蒸的如同塔状的蒸馍,一个大约三四两、甚至半斤重,一般十个一竹箢(笼)子,再加一封上好的点心。当舅舅的给外甥提的是曲莲,什么叫曲莲?就是用上等小麦面烙的各种花花馍,有长着长耳朵的白兔,也有翻着花瓣的荷花、更有围脖花、还有茄子、辣椒花;另外还有二十个多个糖或芝麻馅的坨坨馍,馍上也被聪明的农家大嫂雕上花纹、染上色彩。

      长安过会的那天,对于过会的村子来说,是一年亲戚最集中的日子,每一家要来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因为过年讲究的是正月初五前,小辈拜长辈,正月初五后,长辈看小辈,所有亲戚很难相聚一起。而过会是在一天,所有亲戚都来,老的少的,远的近的都能相聚。因为这时候,一般是麦子收了,农家活少了,大家在一起聚聚,交流经验、拉拉家常,谈谈心事,当然经验中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挣钱、也有治家齐国,真正起到了“会”的作用。

      在过会这一天里,一年没见的出嫁了的女儿们相会了,虽然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但是脊背上背个胖娃娃的还是不少;儿时的朋友见了面,除了问问你过得怎样,她过得怎样外,还有一些一段时间没见的姑娘小伙遇到了一起,除了叙叙别情外,有的还谈起了恋爱、朝着未来的婚姻迈开了第一步……

      那一天作为主人的女人们很忙,长安人招待亲戚一般是早面午席。所谓的早面就是臊子面,长安的臊子面水平绝不亚于岐山面的档次。过去是■长面,现在一般是用压面机提前压好长面,用肉和着炒鸡蛋做臊子。在桌子上有盐碟、醋碗、油辣子,请你随意调(当然烟茶随便用)。这里和岐山面不一样的是,不讲求煎旺稀、酸辣香,一人要吃二十碗;但面细而长,味浓而香,一个人吃两三碗很正常。

      到了中午,席面上至少是四荤四素,讲究的人家有十二件子、十三花、甚至二十个菜也有的是。但一般的红烧肉、条子肉、粉蒸肉、红丸子、白丸子肯定有。

      长安一带的村子很大,小的几百人,大的几千人,而且住得很集中。因此哪个村子今天过会,那个村子今天就是集场,卖小吃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往往从周围赶来,早早就在村边的路上排成了两行。这边喊:“红沙瓤、赛冰糖”的是卖西瓜的;那边喊:“雪糕雪糕,两角一只”是卖冷饮的,另外还有卖荞面■■、寺坡威面(一种油拌的凉面)的,不一而足。

      在过会那天,村政方面也要有所表示,大的村子自己搭台唱开了秦腔,长安本是戏窝子,在西安的名角很多,有的也趁过会回去为乡党献艺。小的村子就演起了电影,使老母亲留下女儿、外孙有了借口,让半年没团聚的母女再多待一天,也为正在恋爱中的小伙姑娘提供了机会,为其爱情添几分色彩……

      长安七月会的来由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前不久西安晚报傅功振先生文中所提到的中元节的延伸,因为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而长安的七月会大部分也集中在农历七月间,但却没有祭祖之说,长安的祭祖是在春节。而孝与善的说法是可以说通的,小的看老的、老的疼小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善与孝。反正这种会除了老长安地界外,别的地方没有。关中别的地区有“麦上场,女看娘”之说,而这只限女儿看娘。长安的七月会是每村每家的所有亲戚的一天会聚,是一年中亲戚相聚人数最多的一天。而且起码在十几华里内各村的日子几乎不重,也不影响互相往来。长安古会起源于何时,又为何兴起,有待有志者仔细探究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春日节令与食俗
    • 下一篇:祭祖文化在长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