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正月初六至十四日的习俗(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4日 点击数:

     

    正月初六:“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穷鬼,又称“穷子”。宋代送穷风俗很流行。送穷风俗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 。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 的做法。综合全国各地习俗,各地送穷方式各异,充分反映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思。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大放鞭炮。如果这天有12岁男孩进店消费,因12是6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为“人日”、是人的生日,又称“人胜节”或“七元日”。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戴在头发上的习俗。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 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而在北方则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来食用的习俗,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香港民众喜欢吃及第粥,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苻也不能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是谷日、放生祈福。传说初八日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意指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晴朗、预示今年五谷丰登、天阴则年歉。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户外,放归田野大自然中去。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老鼠嫁女。这天凡磨、碾、石锤子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有的地方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叫“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天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须吃馍饼,人们认为初十吃饼一年之内会有财运。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活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五谷丰收。

    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各地祀鼠活动日期不同,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处,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天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妻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为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传说典故……略

    十一日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饭菜还可再利用来招待女婿和女儿,民谣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灯笼、盖灯棚。童谣:“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杜曲寺坡村在关帝庙(老爷庙) 内外供奉香果、食品、添碟子等礼品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乡城里外,四面八方的人群蜂拥而至,就连城郊、外区县的锣鼓社也打旗敲鼓和当地的锣鼓队互相敲,锣鼓声、鞭炮声阵阵,此起彼伏……人山人海、拥拥不动;庙内庙外,香火鼎盛,烟雾缭绕……同时,卖果品、卖吃喝、卖玩具、卖衣服的摆满了广场;书法绘画作品也现场展示交流,需要者当场选购、满意而归;人群最多的是争相仰着头看秦腔剧团的精彩演唱,须生的吼戏传遍樊川、传向远方……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2021年1月31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大年初二至初五的习俗(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