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任应孝>>正文内容

    散文:夏风吹过打麦场(任应孝)

    作者:任应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0日 点击数: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西方的天际边,夏日的夜幕就开始降临了。村边的打麦场,一面紧挨着村子,三面连着庄稼地。在经过夏收繁忙的小麦碾打归仓后,连同麦场上的场房一起,空荡荡地闲了起来,静静地留在村子边。

           那是一个没有空调、电风扇和电视机的年代。夏天天气晴朗的夜晚,吃过了晚饭,屋子内显得闷热。年龄大的老人和妇女们,会在自家的庭院中或门前空地上铺上凉席,手摇蒲扇,驱赶蚊虫,照看着年龄很小的孩儿乘凉。虽然有时也有微风吹来,但因了院中的地方小,房屋的遮挡,还是显得闷热,手中的扇子要不时的摇动,才能送出凉风。村中一部分成年的男人们,还有我们这些十多岁的男孩儿,不满庭院中乘凉的环境,就胳膊夹着凉席,到村边的打麦场上乘凉。愿意在打麦场过夜的人,还会带着被单,在后半夜天凉时用。村边的打麦场,视野开阔,宽大敞亮。每年夏天到来时,有人会提前在打麦场场房前,打扫出一大片干净的场地,还有场房里,也打扫的干干净净,给在打麦场乘凉的人用。躺在打麦场上乘凉,不用扇子,也使人心生凉意。一阵阵微风从打麦场吹过,更使人浑身感到舒服凉爽。

           在打麦场乘凉的人,都把凉席铺在场房门前干净的场面上,有的人还架着梯子,爬到楼板房场房顶上乘凉。大家前半夜都不会入睡,大人们三个一起,说着笑着,拉家常,谝闲传;我们这些少年五个一堆,打着闹着,变法玩。我的少年朋友宏,自小聪明好学,从小学到中学,学习一直认真刻苦,成绩名列村里同年级同学之首,他心里一直有着一个上大学的梦想。在那时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不活跃的环境中,他业余时间学会了吹笛子。每年夏天在打麦场乘凉,他用一把竹笛,能熟练地吹出当时我们熟悉,经常唱的红色歌曲。悠扬动听的笛声,在打麦场的上空回荡,听得我们很受感动和鼓舞,身心也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后来,在国家恢复大学高考招生的第一年,他考进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圆了他的大学梦,成为恢复高考后,村里的第一个理科大学生。也成了村里后来各年有志高考的青年,羡慕和学习的榜样。王家的大哥,还带来一台六波段的半导体收音机,每天播放着《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说书故事,常常听得我们兴趣难尽,今天听了,还想着明天晚上再继续听。

          月亮升上了夜空,那些不在打麦场过夜的大人和小孩,开始离场回到村中。剩下一部分在打麦场过夜的人,也回到自己的席铺位置睡觉。天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星儿闪闪。从打麦场吹过的徐徐微风中,带着田野里秋庄稼清香的气息。大家在听着秋庄稼出穗拔节的微妙声中,开始进入了梦乡。夏天的天气多变的脸,刚才还是明月当空,忽然间又是大风刮起,电闪雷鸣,大家迅速地卷起凉席,向村里跑去。因麦场紧挨着村子,一般都能在雨下大前跑回家中。如果雨来势急猛,来不及回村,大家会在场房里避雨,直到雨停了再回村。因场房里干净,有的人在场房里避雨,还把凉席铺在场房里,继续睡觉,到第二天清早雨停时再回村。在打麦场夏夜乘凉的人们,直到立秋前天气渐凉时,才停止了在打麦场乘凉。

          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村边的打麦场,划归给村民作为责任田耕种,不再存在。电视机、电风扇和空调也开始进入村民家中,人们夏季在家里开着空调、电风扇,看着电视,在外乘凉的人少了。但每年一到夏天,多年在城市居住的我,为了不长时间呆在家中,还为了省电,就会在外寻找乘凉的好去处。而每当此时,少年时在家乡村边打麦场乘凉的场景,也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还有从打麦场吹过的徐徐夏风,使我想念,很难忘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家乡的古会(任应孝)
    • 下一篇:散文:除夕夜值班(任应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