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任应孝>>正文内容

    散文:家乡的古会(任应孝)

    作者:任应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4日 点击数:

    在家乡长安区农村,每年都要过农历古会。这古会何时过起,我无从知晓。只记得从我懂事起,这古会就年年都在过,从没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家乡的古会,是一年中除了春节,中秋节,人们生活中又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夏收夏播完毕,新麦子也已碾打完毕,晒干后全部归仓,过古会就开始了。因此,这古会人们也叫忙罢会。每一个村子都要过,每一个村子过会的日子又不相同,是固定的,也有二、三个村子同一天一起过的,从古到今,每年不变。

    过会最早的村子是农历六月六日,最后一个村子是农历八月二日。从农历的六月开始,每天都有村子过会。乡间的道路上,每天都能看到三三两两挎着竹篮子的人,篮子里装着给亲戚拜会的礼品,一路说笑着,一起赶路拜会。过古会时间之长,气氛之热闹,是其他不过古会地方的人们,非常羡慕的。

    过会的前一天,过会村子的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要蒸馍、买肉、买菜、压面条等,为第二天招待亲戚做准备。这天一大清早,村子里也会有外来卖菜的人来摆摊。有拉架子车来的,有骑自行车驮筐和挑担来的。摆在村子中心街道两边,供村人随意挑选。村民不出村,就可以购买齐肉、菜、豆腐等招待亲戚的全部东西。叫卖声,欢笑声在村中飞扬。中午过后,这些卖菜摆摊的,开始陆陆续续撤摊出村。而跟着古会转村的压面机,清早进村,昼夜不停,为村民压制面条,直到第二天没有人再压面条,才收拾出村,为了欢庆村子过古会,这天晚上,村里还会请来县、西安的剧团或放映队,演唱秦腔戏和演电影,连续两晚上。有的村只在过古会的当天晚上演一场戏或电影。

     

    过会的当天,所有的亲戚都要来拜会。已出嫁成家的女子,给娘家拜会的礼品,是十个碗口大的油塔馍,一封点心;娘家给女子家拜会的礼品,是十个白糖或芝麻馅的饦饦馍,带桃、苹果等水果。招待亲戚吃两顿饭,第一顿在上午九、十点,是臊子面,主人会提前做好臊子汤,先将木耳、黄花菜、海带、豆腐等洗净切碎,炒熟待用。再烧开水,改为小火后,放入熟的大肉丁,再放炒熟的各样食材,小韭菜段及盐、酱油、醋等调料,关火,一锅臊子汤就做成了。只等亲戚来齐后,烧水下面条,捞面浇臊子开饭了。第二顿饭在中午二、三点,是炒菜和蛋蛋馍,一桌饭最少要炒上六到八个菜,饮料是村民自己制做的事酒(稠酒),也为爱喝白酒的男人会准备上一、二瓶白酒。吃了中午饭,稍休息一会,远路的亲戚就开始回家先走了,近路的亲戚最后再走。主人将每位亲戚都会亲自送出院门外,还要给每位亲戚的篮子里,放上几个蛋蛋馍和水果,作为回礼,不让亲戚空手回家。愿意在晚上看电影和戏的亲戚,会留下来住上一晚,第二天再走。过会的这一天,村子里还会有卖水果的,卖娃娃哨的,卖叮当的,吹糖人的等来摆摊。吃了臊子面,大人们坐下来谝家常,亲戚家的小孩,在过会主人家小孩的带领下,三、五个人一起,到村里卖东西的摊位上,看吹糖人,卖娃娃哨、卖叮当,有的小孩会出手买娃娃哨和叮当吹。娃娃哨还能吹时间长一些,吹叮当的方法不对,不是吹不响,就是几下把叮当就吹打了。因此,我们对吹叮当的印象,就是“扑通,扑通,两钱送命”。

    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我很少去买娃娃哨和叮当,但每年却总盼望着过古会。过古会不但能吃到平时吃不到肉菜,白馍,还会看到电影和秦腔戏。每年过会开始,我会跟着大人们一起,晚上去过会的村子看电影,看秦腔戏,有时甚至走五、六里夜路,也从不感到累和害怕,而且还感到高兴。后来上学,进城参加工作,离开了村子,走亲戚拜会的机会少了。但每年家乡过会,只要是在节假日,我都会抽出时间从西安回到家,给亲戚拜会,招待来家拜会的亲戚,享受家乡过古会的热闹和快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过古会,也有了新的变化。拜会的礼品不再是单一传统的油塔馍,白糖或芝麻馅饦饦馍,还有精美包装的牛奶、烟酒、糕点和营养品。招待亲戚还是吃两顿饭,早上的臊子面变化不大,中午饭桌上的饭菜,除了大肉炒菜,还有鸡、鸭、鱼、牛羊肉。饮料除了传统的事酒(稠酒)、白酒,还有可口可乐、雪碧等。有的家庭为了减少过古会,自己做饭招待亲戚带来的繁忙和劳累,更是在村子就近的饭馆,包席招待亲戚。人们拜会步行的也很少了,大多都是开着私家小汽车,骑着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前往。文化活动也不再是演一、二场电影或秦腔戏,还有村民自发组织的自乐班,演唱的秦腔戏,红色歌曲的演唱,歌舞秧歌的表演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家乡的古会,也会一年比一年过得更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捡拾涨豌豆(任应孝)
    • 下一篇:散文:夏风吹过打麦场(任应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