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任应孝>>正文内容

    散文:情系西安钟鼓楼(任应孝)

    作者:任应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4日 点击数:

    知道西安钟鼓楼,是在小时候,我还生活在西安城南的老家长安县农村。虽然没有到过西安,但从大人们平时闲谈西安的话语中,我就已经知道了“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歌谣,还有建钟楼镇鳌的传说。每次听完后,我都会被西安钟鼓楼美丽的传说所感动,都会对有一天能去西安看钟鼓楼,甚至能登上钟鼓楼产生了美好的向往。

         记得是在1968年,父亲当时的工作在西安鼓楼里的北院门。放暑假后,他把我带到了西安,让我第一次看到了西安钟鼓楼。

           父亲住的职工宿舍,离鼓楼很近,是个二层小木楼,父亲住在二层。打开二楼临街的窗户,抬头向南,就能看见鼓楼,鼓楼上的柱子和屋梁上的彩绘图画,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我看到鼓楼为长方形,座落在北院门街道的南口,共二层,楼下有门洞,是人们出入北院门南口的唯一通道。我不知道这就是鼓楼,父亲告诉我:这是鼓楼,在鼓楼东边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中心交汇处,还有钟楼。钟楼和鼓楼,人们习惯称为钟鼓楼,其实是二个不同的古建筑物,钟楼上有钟,鼓楼上有鼓,都是古时用来报时用的。后来,父亲又带我去看了钟楼。由于正值“文革”期间,钟鼓楼都没有开放,不能上去,只能在旁边看。我看到钟楼建在用青砖砌成的正方形基座上,东南西北四个门洞直通,是二层木质结构楼阁。虽然我看到的钟楼,不是人们所说的半截插在云里头的景象,但和附近的其它建筑物相比,钟楼还是最高。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钟鼓楼。

          再次看到钟楼,是在七十年代末,我在西安参加了工作,单位在东大街的大差市。单位有职工食堂和单身职工宿舍,职工宿舍住的都是家在农村,下班后不能回家的职工,我也在职工宿舍住。在上班后的第三天下午下班后,我就去看钟鼓楼。钟鼓楼还是没有开放,钟楼和我第一次见到时没有多大变化,楼洞里还住有人,四周的人流和自行车流很多。鼓楼处在一片民房和商店的包围之中,在钟楼处看不到鼓楼。这次看到的钟楼,给我的印象是虽然高大雄伟,但陈旧没有生气。 后来,在没有成家的最初几年里,下班后和不能回家的周末,许多时间,我都会去逛钟楼附近的商店和新华书店,在钟鼓楼旁散步,看黄昏时的钟楼上空,金顶光耀,群燕飞舞。成家后我住在了北郊龙首村,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仍要经过钟楼。每次经过时,我都会放慢脚步或稍停片刻,看一下钟楼。在这每天短时间的观看中,我发现钟楼一天天变得美丽起来。

           进入九十年代,钟鼓楼开始了它的新生。1998年,位于钟楼和鼓楼之间的钟鼓楼广场建成,使钟鼓楼以崭新的面貌整体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东西相望,互为壮观。2003年,钟楼地下盘道的建成,使人们从钟楼地面通行转为从地下盘道经过,改变了人流车流同时从钟楼地面通行的拥堵局面。同时,人们参观钟楼也可以从地下道登上钟楼。2005年,“文武盛地”、“声闻于天”二块牌匾重新恢复,悬挂于鼓楼南北,为鼓楼增添了新的魅力。“晨钟暮鼓”仿古仪仗报时表演的再现,彰显西安钟鼓楼历史文化的底蕴......。每当我看到这些,都会为钟鼓 楼感到骄傲 。

           登西安钟鼓楼,是我从小就有的愿望。在西安工作生活多年,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2005年,陕西首套旅游年票开始发行,68元一张,指定陕西省内22个旅游景点,其中就有西安钟鼓楼。听到消息,我兴奋不已,登钟鼓楼的想法再次油然而生。让女儿为我买了旅游年票,在当年九月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登上了钟鼓楼。在钟鼓楼上,我兴致勃勃,仔细认真的观看,看立柱雕梁画栋,看大鼓晨钟风铃,看二十四面节气鼓,整齐排列,威武壮观。站在钟楼二楼,从连通的回廊四个方向观看,西安市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笔直地通向钟楼,大街上的车辆人群川流不息,到了钟楼,人们进入了地下盘道通行,就只剩下车辆绕着钟楼而行。钟鼓楼广场上,方格式样的草坪,绿草如茵,游人络绎不绝。广场的西侧,鼓楼整体雄伟壮丽的面貌,一眼就能看到。在钟鼓楼上,耳听晨钟暮鼓祥音,目睹古代建筑艺术典范,感受厚重的钟鼓楼文化,我的心胸顿时j觉得开阔起来。

           登上西安钟鼓楼,完成了我从小就有的夙愿。而从迈上钟鼓楼的第一个台阶起,我也把多年来对钟鼓楼的热爱和感情,全部融进了登楼的每个脚步声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院墙土上 种蓖麻(任应孝)
    • 下一篇:散文:潏河弯弯旱变稻(任应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