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评论)宗璞:女儿印证了父亲“真正的存在”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点击数:

    “百岁案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 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  

            

    一位饱经历史沧桑的老人,在他女儿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之一《南渡记》问世之际、在女儿六十岁生日庆典上,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上述对联。  

    老人名叫冯友兰,早年当过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后长期从事哲学、文学研究,是一位著述甚丰、硕果累累、备受众人景仰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在国外也享有较高声誉。1982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  

    不久以后, 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的名字,也被列入了国际名人录、著名作家名人录中。  

    读过宗璞先生作品的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心中感叹道:她是一位具有哲学思想和儒家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家。  

    在宗璞的教案《丁香集》中,人们读到的不是她优美的语言、离奇的情节,而是一种真善美的火花,一种处于高天阔地、悠悠伫立的灵魂。  

    这位女性作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更多的仿佛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主人公都是历经风吹雨打、遭遇地崩山摧,而后确实百折不挠,显得那么坚强,那么富有生命力。  

    都说有一位学贯中西的父亲、才高八斗的父亲,就该有一位博学古今、才压群芳的女儿。此话很“辩证”,也很“唯物”。  

           

    作为冯老的爱女,宗谱印证了“真正的存在”。冯老的学问与精神交融的光芒直接照亮了宗璞童年和少年的黑夜,冯老的哲学与艺术幻化的春雨,哺育了女儿青年和壮年的心灵。  

    读过老先生的作品,再品尝宗璞的文章,人们会剥开语言的不同外壳,感受到父女精神品格上惊人的相似,同样的坚韧,同样的沧桑后的旷达。  

    《在九十华诞会》这篇散文中,宗璞对冯老的哲学做过些点滴的解释,其中对“孔彦乐处”,她写到:“照父亲的了解,这是把‘出世’和‘入世’的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彼岸性和此岸性的一致。所以能‘胸次悠然’所以父亲能在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又屡逢死别的情况下活下来,到如今依然思路清楚、记忆鲜明,没有一点老人的执拗和怪癖。”  

    这就好比在长江流水中,一尊未然伫立的巨石,经过千万次的冲击,而后光滑美丽,象征伟大精神的沧桑挺立。  

    其实宗璞何尝不是这样呢?   

    她和父亲一道吃苦,一道谈过历史的激流险滩,甚至,她的苦比父亲的还要重。  

    一位真正的艺术天使,一位难能可贵的艺术圣徒。她以《弦上的梦》捧走了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三生石》在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选中一举夺魁。  

    也许是从海洋上吹来的清风,敲开了她新的思维之门。她需要大海里那蔚蓝色的轻波细雨,也需要飓风中那宝蓝色的惊涛骇浪。1981年,宗璞应邀去了澳大利亚,这是大洋中一处巨岛,其周围是惊涛拍岸,中部则是苍凉、雄浑的荒原和旷野驰目而观,宗璞怎能不感叹天地之浩渺、人生是倏忽?  

    文学的天地,给了宗璞太多的桂冠……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7月生于北京,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璞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也已陆续问世。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文)2011年中国十大语文差错
    • 下一篇:(杂文)龙年话龙,述说不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