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文)龙年话龙,述说不尽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2日 点击数:

    金龙贺喜出东海,玉兔辞岁回月宫.卯兔回宫,壬龙到来.

     

    千年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龙的故事”也传承久远。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如十二生肖之龙,就是聚“马头,鹿角,虎须,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众生灵之精复合一象征,兼具阳刚阴柔之美;喻意龙上可腾云驾雾,兴风作雨;下可栖身江海,造福黎民。因此奉为中华民族崇敬的图腾。凡我海内外炎黄子孙,皆自喻为龙的传人。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排在第五位。龙的图案和传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说文解字》介绍:“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代表。今年是中国农历庚辰年,俗称龙年,这是一个三千年一遇的金龙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龙与凤的结合是吉祥的象征。在婚庆的日子,人们习惯将龙凤祥图案的礼物送给新人,以表  

    达美好的祝福。然而,龙与凤并非是天生一对,它们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龙本来是我国古代先民共同的崇拜物,从爬龙、走龙发展成为飞天龙。但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特别是周代以后,由于皇权的膨胀,皇家逐渐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将晋文公比喻成龙(公元前636—628年),以后又有将秦始皇比作祖龙的说法,汉唐之后则屡屡  

    称皇帝为“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这种观点至元明清发展到极致。  

     

      在老百姓心目中,龙是一种吉祥的神物。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舞龙来求雨了,后来舞龙成了一种重要的民间喜庆活动。现在不少地区逢有节庆都有舞龙活动。在我国南方,端午节龙舟竞渡也是一个古老风俗。在浙江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一件青铜锁上,就刻有龙舟竞渡的图案。  

       

     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将神化了的龙融入各种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中。在我国,用龙纹装饰的家具几乎遍及所有的门类。无论是大型的床榻、橱柜、落地大屏风、宝座,还是小巧的架、几、凳、盒、匣等,都可以见到龙的形象。神奇的龙,在民间也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是一种神圣、祥瑞的象征。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只要提到“东方巨龙”,人们就会跟中国联系起来。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  

       

    中华大地上,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龙,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一般认为,传说中各种各样的龙其实都是远古时代中华名族的族微图腾。人们推测,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部落,逐渐形成了华夏大民族,他的图腾也兼取被蛇合部落图腾的特点,以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最后拼合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龙体现了中华各部落的大联合,大团结,它在人们心目中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正是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的象征。  

       

    即将到来的龙年为双闰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共有384天。比人们常说的每年365天多19天,更比农历辛卯兔年多30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龙从华夏大地起舞!关于“龙”,我们民族已积攒了太多的赞誉,“龙章凤姿”、“生龙活虎”、“龙行虎步”、“龙飞凤舞”、“龙吟虎啸”、“人中之龙”、“蛟龙得水”、“百龙之智”、“绣虎雕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龙年话龙语,述说不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宗璞:女儿印证了父亲“真正的存…
    • 下一篇:(评论)龙兄有虎弟,一门出了俩“书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