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书评)在回望中前行—读吕虎平散文集《吹进院墙的风》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4日 点击数:

    最近在一些场合没有见到虎平兄,还有点想念。知道他已经从西安到了成都工作,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我经常羡慕于他的年轻、精干、儒雅和沉稳,有时候还感觉有点“潮”,一直走在散文的前沿,留下“先锋战士”的英姿。

     

     

     

    右一为吕虎平,右三位作者

     

    有人把他和高亚平、马召平成为当今“长安散文三平”,是有一定道理的。我非常看好他们的散文,他们都以独特的目光从细微处释放着现代的乡愁,关注着在社会变革中的各种变化,不断反思,叙述乡土,鲜活生动,真情实意,可以说各有千秋。吕虎平细密绵长,放达醒悟,韵味无穷;高亚平清素闲淡,洗练从容,富有诗意;马召平呈现民生,张扬生命,烟火袭人。

    虎平兄曾送我《棉花》、《吹进院墙的风》两本散文集,期望见到《细碎的阳光》。老实说,我认认真真读了这本《吹进院墙的风》,这本散文集凝聚了虎平多年的心血,从文字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到,面对时近时远的故乡、亲人,在农村与城市的生存环境转折中,在充满怀念、焦虑、困惑、不安中,在历经心灵折磨、挣扎、阵痛中,虎平在城市中寻找着属于自己乡村心灵的栖息地。他用质朴的文字,在一种似梦非梦的回忆中,疗治着自己的心灵。

    任何一个人无论身在何方,无法忘记自己的故乡、故土和亲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乡土从小打下的烙印终生无法抹去,故乡将是他一生梦中的栖息地。废园、小屋、红薯、麻花、秦腔、韭菜芽等等乡村细小的追忆;隐藏家世的探秘;细流、秦镇的描写等等,都在以不同的力量构建着虎平的散文筋骨,加之饱满深厚的热血,沉着冷静的肌理,使他的散文细密、细腻、绵稠,醇正味长。

    我们怀念故乡,不是文字简单的复制或者粘贴故乡的人和事,每个人的经历无法复制,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城市中去回望故乡,反思社会现实发展中的各种思想、精神、道德震荡,各种矛盾的缘由。这一点,虎平兄认识到了,他在对故乡具象的回忆中,以自己的感悟去触摸故乡的脉搏,抵达故乡的内心,更多地关注当下故乡变化的根本。

     他的散文是鲜活的,努力摒除着一切的遮蔽,带给我们事实的真相。

    “拆去府君庙,我便和它没了干系,我曾经留下阻击的角角落落,找不到去向,从此,没有我值得说起的曾经。”(《我与府君庙》)

    尽管有人预测将来“都市文学”横行其道。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农耕社会里,在大量农村人口急遽涌入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叙述的重要内容将是农村和城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冲撞。家园已经消失,灵魂飘泊城市,谁来拯救我们的精神。虎平在自己“亚乡土叙事”中,从小镇的变化,亲情的淡漠中,力图寻到内心的平衡点,属于自己心灵的皈依。

    在语言上,我还注意到虎平散文语言的力量,除了自然、不事雕琢之美外,有些语言更具诗意,给我们无限的空间和美感,引人深思。

    西天的火烧云,在高空盘旋。霞光透过瓦片般的云朵,攒出金色的线,如翱翔的鹰鹞,扑闪着翅膀咂将下来。有两个老者站在麦田里张望,我听到他们说:要下雨了。《废园记忆》

    先民凭经验对未知的预测,我们怎样对未来预测?

    岁月的长河不断流淌,我们在社会的奔流中一直向前,故乡的影子在我们心中飞舞,阳光和青草的味道,只能停留在永远的美好记忆中。无论痛苦与幸福,快乐与忧伤,虎平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原汁原味的乡土,内心的反省,自我的观照,都在他的散文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细密质朴的叙述有可能影响读者阅读的耐心,但是虎平娓娓到来的乡土气息打动着热爱故土、善于思考的人们,唤起我们遗落的记忆。

    黑白比重彩更让人弥久珍贵。

    透过表象,他的思索还在继续,他的价值审美观、文化价值观等等还在不断提高。故乡这一脐带一直输送着善良的养分,不断在修补着与社会的隔阂,由被动进入城市而主动与城市生活慢慢融合。

    拒绝,已不可能。无缝结合也不可能。

    虎平说过,“写散文就像骑着一匹奔驰的快马,既想迫不及待领略前面的千般风景,又禁不住回望来路,总怕那些直击心灵的缕缕清香白白飘逝。”

    征战散文疆场的虎平,马踏香花,策马扬鞭,以一颗恭谦感恩之心,在回望中前行。在追求恬淡宁静的生活历程中,有红尘职场的竞争,也有故乡院落里吹来的风,异常清新、醉人。

     

                                 2011年5月23日于长安

     

    备注:《吹进院落的风》,吕虎平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修改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杨庄钓鱼
    • 下一篇:(杂文)“剖腹自医”与“大胆私奔”的社…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