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农家乐园>> 农家报道>>正文内容

    火爆的长安农家乐 标准化是否也在抹煞个性

    作者:华商网 来源:华商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3日 点击数:

    近年来,长安区农家乐几乎成为西安市民节假日郊游的首选。据统计,从2007年到去年,长安区农家乐的年产值已翻了一番。尤其是上王村,已经成为长安区农家乐的品牌。为了推动长安区农家乐品牌化发展,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农家乐服务标准化体系,以上王村为试点,以期望通过标准化规范农家乐经营,形成农家乐产业链条。

        典型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火了上王村农家乐

        王二虎被上王村的村里人称为“001号”,说起这个称号,王二虎说,因为他是西安市第一批农家乐挂牌的,那天是2003年9月30日。

        “2002年,我第一个在村里开始盖房着手农家乐经营,当时盖房花了10万元。村里人当时大多数还在务农,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尝试。”王二虎说,上王村第一批农家乐挂牌的只有15户,现在已经有138户。去年一年的接待量在70万到80万人次,平时周一到周五,每户的接待量也在70人到80人,节假日在300人左右。

        上王村农家乐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副局长曹中胜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清明”、“五一”等小长假的实行,西安周边短线游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在地理条件上,上王村靠近终南山,加上野生动物园的南迁、环山旅游的开发等,为上王村农家乐提供了更多的游乐项目,而郭杜收费站的取消,也是“锦上添花”。在人和方面,上王村农家乐是整村开发,相对集中,形成规模,接待量大,一经营户说,他们家一次性可接待游客100多人。

        2007年开始,长安区委、区政府对上王村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扶持,投入300多万元,采取农民出钱、政府补贴“穿靴戴帽”的办法,对环境基础设施和民宅进行彻底改造,使农家乐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范细化质监局调研农家乐服务标准

        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综合科科长曹晓亮说,都市人到农家乐游玩,只希望明明白白消费,农家乐刚起步时,上王村每位10元的收费标准几乎是统一的,这让消费者比较认可。

        2005年,长安区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黄金周市场检查时,发现农家乐发展非常迅猛,但鱼龙混杂,有条件的在搞,没条件的也硬上。如何规范农家乐经营,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开始牵头调研农家乐服务标准。

        2006年开始,西安市质监局长安分局与长安区旅游局、滦镇街办等单位联合,开展了调研工作,对游客发放《农家乐游客满意率调查表》,广泛征询各方面的评价及要求。2007年,上王村“农家乐”被列入西安市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长安区成立了“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确定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作为典型带动,推动标准的实施。随后又制定出台了《农家乐星级等级评价准则》,引导有条件的经营户提供更高的服务。2008年国家标准委将此项目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据介绍,目前,长安区有资质、证照齐全的农家乐经营户已有654户。

        上王村党支部书记王锁利说,该村15户“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户”的年产值占到该村年产值的1/4。

    发展方向“农味”不足有待开发

        什么是农家乐?西安市长安区相关职能部门有一个简单上口的定义,“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观农家景、随农家俗、享农家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王村农家乐虽然火了,但人们在这里主要“乐”在吃上,因为这里发展成熟,相对比较规范,游客对这里的菜品卫生比较放心,对口味比较认同,但体验农耕文化基本没有体现,也有很多市民认为这里的农家乐“农味”不足。

        曹中胜说,长安区“农家乐”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在调研中也了解到,现在的农家乐内容比较单一,参与互动性差,有游客戏称农家乐为“白天喝玉米糁,晚上支摊打麻将”,而体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尚未被纳入“乐”的内容。其次,农家乐特色不够鲜明,经营户品牌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还是照猫画虎,缺乏对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缺少市场开拓意识。“我们当初制定标准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希望通过标准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延展产业链。”曹晓亮说,就是把上王村作为一个“乡村驿站”,以上王村来带动周边的特色游。

        对于“农味”不足,曹中胜说,看到网上偷菜那么火,他们正考虑发展互动农家乐,长安区已有农家乐试点田地认领,就是游客可认领一块地,种啥由游客决定,游客闲暇时可自己动手耕种,平时委托村民管理,收成是游客的,游客需付给村民管理费。

        市民担忧标准化会不会抹煞农家乐个性

        “标准化是服务标准化,不是菜品标准化,我们只是对该规范的地方设一个标准,比如食品首先要保证安全等。”曹晓亮说,市民的担忧可以理解,这是因为市民对标准不够了解,农家乐标准化服务体系包括了14个标准,其中7个国家相关标准,7个地方标准。这些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保障游客的饮食安全及居住卫生。“虽然都市人现在喜欢到农家乐,但条件太差或卫生环境不好的农家乐,都市人也是不愿意逗留的,这样一来,农家乐也就没什么发展前景了。”曹晓亮说,对于农家乐个性化的东西,还是会鼓励其发展的。

        曹中胜说,服务标准化,是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规范管理是农家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旅游行业资深专家王晓民说,目前农家乐的卫生管理、供货渠道等确实存在隐患,但同时,在旅游旺季,农家乐的住宿费用有时高达150元,相当于酒店价格,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应规范管理。

        专家建议设立准入门槛提升农家乐档次

        王晓民说,由于消费需求的刺激,目前很多城镇、乡村都在发展农家乐。但现在的农家乐的田园色彩正在逐渐淡化,主要体现在一些发展较早的农家乐,在装修上、饭菜上甚至原料的采购上,越来越趋同,越来越城市化。“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农家乐越是兴旺的地区,这些问题越是普遍。”王晓民说,主要原因在于农家乐分工不细,没有形成种植、加工等产业链。“农家乐缺乏农家特色,趋同化比较普遍,而本地的文化特色难以体现。”王晓民认为,比如在陕南,游客在农家乐难以感受到陕南的山歌、茶香,如在商洛,游客难以体验到商洛的花鼓戏等特色,一方面是政府主导下,对本地农家文化的挖掘不够,另一方面,农家乐更注重的是利益。

        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阎济华认为,农家乐毕竟是一种农业商业化的过程,但农家特色不等于粗放和低水平,只有规划才有提升,而且“政府应该少收费、多扶持”,同时,要鼓励不同地区的农家乐融入当地文化、生态等元素,进行差异化发展。“鼓励开发‘农家乐’,但还是不能忘了农业生产这个主业。”阎济华说,可通过制定卫生、服务等各类管理标准规范,设立准入门槛,提升农家乐的档次。本报记者张莉 陈静涛

        曹中胜说,服务标准化,是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规范管理是农家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旅游行业资深专家王晓民说,目前农家乐的卫生管理、供货渠道等确实存在隐患,但同时,在旅游旺季,农家乐的住宿费用有时高达150元,相当于酒店价格,类似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应规范管理。

    专家建议设立准入门槛提升农家乐档次

        王晓民说,由于消费需求的刺激,目前很多城镇、乡村都在发展农家乐。但现在的农家乐的田园色彩正在逐渐淡化,主要体现在一些发展较早的农家乐,在装修上、饭菜上甚至原料的采购上,越来越趋同,越来越城市化。“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农家乐越是兴旺的地区,这些问题越是普遍。”王晓民说,主要原因在于农家乐分工不细,没有形成种植、加工等产业链。“农家乐缺乏农家特色,趋同化比较普遍,而本地的文化特色难以体现。”王晓民认为,比如在陕南,游客在农家乐难以感受到陕南的山歌、茶香,如在商洛,游客难以体验到商洛的花鼓戏等特色,一方面是政府主导下,对本地农家文化的挖掘不够,另一方面,农家乐更注重的是利益。

        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阎济华认为,农家乐毕竟是一种农业商业化的过程,但农家特色不等于粗放和低水平,只有规划才有提升,而且“政府应该少收费、多扶持”,同时,要鼓励不同地区的农家乐融入当地文化、生态等元素,进行差异化发展。“鼓励开发‘农家乐’,但还是不能忘了农业生产这个主业。”阎济华说,可通过制定卫生、服务等各类管理标准规范,设立准入门槛,提升农家乐的档次。

        省上规划

        建5000个特色农家乐

        目前我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中期目标:

        到今年,要建成1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5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00个特色“农家乐”经营户的目标,力争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

        试点标准

        14个标准规范农家乐

        农家乐标准化服务体系包括了14个标准,其中7个国家相关标准,7个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包括: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农村住宅卫生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和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地方标准包括:

        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星级评定、农家乐餐饮原料、农家乐厨房卫生清洁、农家乐餐饮服务、农家乐客房服务和农家乐服务质量投诉处理。

        这些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以保障游客的饮食安全及居住卫生。

        长安计划

        开发“九大农家”示范村

        结合长安区实情,长安区政府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2011年,在沿山地区开发形成以 “九大农家”为支撑的农家乐产业带,分别在杨庄乡凤翔沟村、引镇街道大峪口村、王莽乡清北村、太乙宫街道太乙村、五台乡星火村、子午街道北豆角村、滦镇街道上王村和黎园村及东大街道祥峪沟村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营规范的水乡农家、虹鳟农家、桃园农家、翠竹农家、古镇农家、栈道农家、山野农家、乡情农家和森林农家的“九大农家”示范村。

        实施方案分三期完成建设:第一期从2009年7月至12月;第二期从2010年1月至12月;第三期从2011年1月至12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红盾歌绕农家乐
    • 下一篇:长安五台古镇特色农家集中挂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