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牛背梁上望长安

    作者:徐祯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5日 点击数:

     

     

    人都说站在牛背梁上可以望见长安城,初听这话,我是不信的。但是这份好奇与疑惑却留在了我的心中,总也挥之不去。   

       

    在后来的日子,我总想找一个机会登上牛背梁顶,以证实所听的传言究竟是实是虚?   

    在一个初秋的日子里,我约了几个喜欢登山的朋友,决定将牛背梁一登到底。秋天的牛背梁就像是一个水墨大师用多彩的画笔画出的一幅巨大的彩色山水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在我们的面前,红的、黄的、绿的,深深浅浅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五彩斑斓,缤纷美丽,它又像是一个盛装的女子,披着七彩的霞衣,风姿卓绝挺立在那里,让你会禁不住为她喝彩,为她心动。   

    我们将车开至六尺岭入口处,下了车,直登南天门。原以为登上了南天门,就上到了牛背梁顶,其实不然,到了南天门,离真正的牛背梁顶还有十里之遥,我们远望牛背梁,有点怯,但是又无法扼制心中的那份好奇与向往。   

    我们铺开报纸,在南天门上坐了下来,歇息片刻。举头,瞥见南天门两行巨大的篆体字书写的楹联:南瞻北望峰林琼花天下山水归秦岭,星移斗转白云碧汉牛背日月佑长安。我立时被此联宏大的气势所震慑,秦岭素有“中华父亲山”之美誉,而牛背梁位于秦岭东段最高峰,此联既写出了秦岭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又道出了牛背梁突兀在蓝天白云之间的那种挺拔与伟岸。读罢此联,越发地使我更加迫切地想登上牛背梁,一解心中之惑。   

    我们吃了些面包,喝了一些矿泉水,又开始了我们的牛背梁之旅。在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跋涉之后,我们终于走近了真正的牛背梁,那一刻,我扔下手中的木棍,一路小跑着向山顶冲去,朋友们在后面喊:小心点!而我迫切的心情又怎顾及了那么多。   

    当我终于站在了牛背梁顶,眼前已空旷成一片,我们攀登了的一天的牛背梁,此时,在我的脚下蓦然地小了下去,此时,我方真正体会到了杜牧登上泰山吟出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抒发的情怀,那种豪迈、广阔与辽远,会让人的心一下子变得无限开阔。头上蓝天白云,脚下山峦堆叠,置身于这高山之颠,置身于这牛背之上,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限的豪情,天地之大,舍我者谁?

     

    我将目光投向远方,寻觅我几度惦记,几度猜测,又几度魂牵梦萦的长安,在远处,在苍茫的天际中,我看见了,在那云天相接的地方,有一处旷大的城廓,高低错落的楼房,林林立立的楼市,道路交错,阡陌纵横,仿佛是人间的海市蜃楼,又仿佛是天上的琼台宫阙,在云霞雾霭中扑溯迷离,却又清稀可辨,朋友说,这便是长安。哦,我惦记了这么久的长安,今天终于看到了,竟然是真实的、确凿的、不容置疑的。牛背梁,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了西汉,定下新都,取名“长安”,得的便是原长安乡的名,现易名长安县,取其“长治久安”之意,希望国家昌盛,子孙安居。西汉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在它统治期间,中国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站在牛背梁上,我的心迭荡起伏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人民饱受身心的摧残,战争的离乱,从清末到民国,再到蒋介石发起内战,一百多年的时间,外辱内患,中华大地无数生灵涂炭,山为之悲,水为之泣,牛背梁默默地屹立着,用它一颗博大的赤子情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苍桑岁月,及至新中国成立,人民才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业、农业、商业,各个方面正在快速稳步向前发展,我们的社会逐步实现了国富民强的宏愿。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如何使我们先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能够万代永存?如何能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千秋永固?如何能使我们共产党的江山得以长治久安?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家庭的事,它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乃至是每一个人的事,居一隅不足以安天下,一个人的安乐不算是安乐,一个人的幸福也不能算作是幸福,只有我们整个社会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乐与幸福。我们都想安享长乐,我们都希望能永远过着一种太平的生活,可谁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能永远长安?而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国人都要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有民族忧患意识,时时以国为家,以家为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无远虑,将有祸至。我们不仅要防御外强,我们更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一棵树,纵然叶子死了,来年还可以长出新芽,如果树根和树杆遭到了侵害,那么,整棵树就会有危险,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保护好它的主脉,别让它受到虫蚁的咬食和蚕害,这样才能保证这棵大树永远枝繁叶茂,青春常驻。而我们的国家,又怎么不是如此?   

    望望脚下雄伟高峻的牛背梁,望望蓝天白云下朗朗的长安,我从心里发出一声长叹:牛背梁啊牛背梁,你可知你身上背负怎样的重量?那可是十三亿国人的向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我的城南书社
    • 下一篇:(散文)诗情画意走户县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