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巫其祥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点击数: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他落生的时候起,就和“兔”有了关连。不但是卯年出生的孩子属相是兔,就是一般年份出生的孩子,也往往要戴兔帽、穿兔儿鞋,玩“兔儿爷”玩具和兔灯,吃兔形的饼干和花馍。因为小兔子温顺可爱,兔的形象图案还会缝制在儿童的衣裤上,成为美丽的装饰,给孩子增添了一份特有的天真活泼的动感和雅气。陕南有的地方,在出嫁的女儿生孩子前,娘家母亲或嫂子要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兔儿帽、兔儿鞋、兔儿枕,预祝吉祥。现在,还有很多人用兔形的玉佩作为吉祥物,尤其是属兔的孩子,常常戴在胸前,企盼吉祥。甚至成人,在本命年也佩带玉兔,以企求吉祥长寿。我国北方农村,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要做一些动物形状的馍,其中就有兔馍。而晋南的有些地方,更有母亲为出嫁的女儿做兔形和鱼形的馍,供女儿在洞房里食用。这是因为兔和鱼分别象征着男性和女性,而且它们又都是“高产”动物,取其象形给刚出嫁的女儿吃。图个吉利,预示女儿将来夫妻和顺,子孙绵延。有的地方做一些兔形的点心,如有一种叫“澄面玉兔”的点心,就是用澄面包了虾仁、猪肉等,还用赤豆或黑芝麻做成眼睛,有长长的耳朵和短短的尾巴,上餐桌时,还在碟子底部衬上碧绿的青菜叶,看上去像一只只小白兔在绿草丛中游玩嬉戏,娇态可掬,栩栩如生,真可谓是色、香、味、形俱全,令人不忍下箸。在我国民间,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怀孕的妇女不能吃兔肉的习俗,这是因为兔子的嘴是豁的,因此认为吃了兔肉,生下来的孩子就是豁嘴,而且豁嘴这种病态生理现象的又一种名称就是“兔唇”。其实造成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是遗传基因的关系,与吃不吃兔肉是没有关系的。

    在我国民间,人们不仅将神化了的玉兔送进月宫,让它常年陪伴嫦娥在空中笑眯眯地望着人间,而且还把“白兔”、“赤兔”的出现看作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标志。传说兔是玉衡星所变,为长寿之物。葛洪在《抱朴子》中称“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后来的《宋书·符瑞志》就有了“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的记载。兔为长寿吉祥物,还在于有月中玉兔的传说。汉代已有“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的诗句,可兔子是何时跑到月宫里去的呢?民间是这样传说的,吴刚学仙离家三年,炎帝之孙伯陵便与其妻阿女缘妇私通,生下三个孩子。吴刚被天帝谪贬到月宫中去以后,其妻内心负疚,便叫最小的两个孩子飞奔月中,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父亲。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延,一个叫殳。月中的蟾蜍、白兔就是他俩变成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龟为长寿之星;兔是充满活力的青春象征。与其它瑞兽一样,兔的到来预示着“王者盛德”。而兔的机智、灵活,又被民间取作善守财的形象。同时民间有梦蛇兆财之说,蛇据传长于敛财,再配上兔,故有“蛇盘兔,必定富”的俗信。

    过去,在民间还有八月十五拜“兔儿爷”的习俗,兔子又被当成神物来崇拜。据《北京岁月志》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

    兔子的形象自古就被纳入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图案之中。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兔的形象。古代的壁画中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兔的形象。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一月中玉兔成了妖精的故事,它将捣药的杵作为武器,曾阻挡过唐僧陈玄奘等一行数人去西天取经。这“玉兔”的传说在吴承恩手里,变得更为离奇,也更加精彩,更富有文学特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陕西“冷娃”就是“冷娃”
    • 下一篇:春节语境的保护与重构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