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史飞翔>>正文内容

    (散文)终南山居

    作者:史飞翔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3日 点击数:

    三十岁过后的这几年,我生活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人愈来愈静了,心越来越淡了,无事总喜欢往山里跑,喜欢起那种闲云野鹤般的山居生活。

    终南山紫阁峪中的“千竹庵”,是我内心十分向往的一处佳地。去年夏天的时候我曾去过那里,并有幸结识了“千竹庵”主人马守仁先生。心里正寻思着什么时候再去拜访一下,先生忽然打来电话邀我去他的“千竹庵”喝茶。欣喜之余,慨然前往。

    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绿荫掩映下,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类似于山门的东西。两根柱子支撑着一个茅草搭成的顶,檐下两端各悬一鲜红灯笼,中间用绳子吊着四个瓦片,上书“千竹庵”。两侧门柱上有联一副:竹庵持佛号,瓦缶煮茗汤。入山门,沿碎石路行四五步,见土墙一面。中挂竹帘,书清净二字。东西各开两窗,一曰茶味,一曰禅味。拐个弯即到正堂。正堂中央供石佛一尊,虽造于北魏,久经沧桑,但至今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两侧有字,曰:慈悲喜舍、法喜充满。以佛像为中,房间分南北两间。北边一间似为客堂,但杂物充盈。南边一间分里外二室。外面为琴房茶室,里面用作下榻睡眠。正堂北侧有一灶房,锅碗瓢盆一应俱全。门前系一开阔地。有石碾两方,大如车轮,可在其上饮茶喝酒。不远低凹处,建有草亭一间,起名贮月亭。房前屋后,多奇花异木。有芍药、睡莲、茂林修竹。外加鸟鸣山幽,泉水叮咚,实乃红尘净土,人间仙境。

    进门后马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香供佛。佛供好后,他便带领我观看“千竹庵”四处的景物。但见紫气环绕,草木苍翠,山势俊秀,景色绝美。“这是前些天刚种下的花子儿,那是今春才发的竹笋,这个池子可以放上金鱼,那里可以铺几条石阶……”显然,他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欢喜。望着眼前这一切我忍不住问道:“马老师,如今人们大都往城里跑,习惯城市生活。你怎么喜欢一个人的山居生活呢?”他连想都没想立马就说:“我从小就想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以称之为‘精神净土’的地方。或许这就是性情所至吧。”

    参观完,先生取木生火,然后一起拔庭院中的杂草。大约是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庭院里满是荒草,竹笋已有半尺高,有些已经赶上老竹了。一边拔草,一边聊天。所谈内容大多忘记,唯一记住的是有关“知识分子”与“学问僧”这两个话题。先生说,如今的读书人是不配称作知识分子的,读书人须得熟读中国的四书五经方才配称知识分子。另外,先生对时下走红的“学问僧”也是多有微词。他说,学佛总还得真修实证,仅凭文字距离究竟本原总还是隔着层东西。我想再往深层次问,先生就不愿回答了,顾左右而言它。

    干完农活,水已经开了,该是吃饭的时候了。这时山上下来两位师父。一个我先前见过认识,一个是新近住山的。师父都很慈悲,言谈举止,古风犹存。一位名叫长风的居士也开车过来了。五人遂一起用午斋。所谓午斋,其实很简单,每人一个粽子,一碗茶汤。粽子是糯米红枣馅,先在锅里煮过,然后稍稍凉一下,即可剥开粽叶,开斋了。粽子配绿茶,这是马守仁先生近年来山居的一项“发明”,尤适宜夏季山居时食用。粽子的甜软糯香配合茶汤的清淡甘香,吃起来很爽口。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用完午斋,马先生又为大家煮了一壶老岩茶。烹茶的用具颇独特。一个小铁炉,形状如喇叭,下小上圆,刻有纹饰,且书四字,曰:松风桂雨。至于那盛茶的壶就更精致了,古色古香,上书:终南茶韵。如此美妙之茶具煮出的茶,果然是醇厚甘滑,叹为稀有。饮茶的时候有人提议马守仁弹上一曲。见大家兴致颇高,马先生遂命我抱来古琴。先生说,山中居住使用什么乐器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乐器,譬如箫就不能在山中吹的。我问何故,先生笑而不答。

    “铮……”一声琴响,大家顿时静默不语。先生先后弹奏了《平沙落雁》《双鹤听泉》以及《山中忆故人》等曲。古琴我曾听过不少,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投入、这样陶醉。孔子说,他听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此刻,我与孔子可相比。琴声悠扬婉转,袅袅跳跃,听得整个人化作一缕青烟了。

    品完茶听罢琴,两位师父拄着禅杖,悠然下山去。为了饭后消食,马先生又带我来到屋后菜地查看。前些日子栽种的茄子、辣椒、西红柿苗已经返青,土豆、青菜也长势良好,要不了多少天,就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了。谈话间,守仁先生一脸笑容。

    难忘的山居一日很快就结束了。告别“千竹庵”的时候我竟有些恋恋不舍。望着夕阳下绿荫笼罩着的这方净土,回味着这一日的山居生活,我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一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终南山地带的佛经翻译活动
    • 下一篇:(杂文)师承与学承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