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终南画家樊洲

    作者:朱雪慧 来源:中国西部开发网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8日 点击数:

     

    刚踏上陕西的地面,坐上车就直奔终南山。一进山门,司机师傅指着远处山间一座半隐半现的房子说:“那就是画馆。”距离画馆的直线距离不出二里,我们心下起疑: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隐士樊洲所居之处吗?入山二里就能避开繁华吗?  

    车子在山路上盘旋,不过两分钟,窗外风景大变,前后左右只剩山、石和满眼的绿。车子不知盘旋了多久,眼前豁朗:一大片平地中挺立着一棵松树,姿态遒劲,树下站着一位大胡子,正是我们寻找的隐士———樊洲,终南山中国画馆的主人。  

       

    “枯木禅”  
     

    一进画馆,众人的惊讶开始蔓延。画馆里满墙的画,满架的书,满桌的壶,满台作画的器具,角角落落里的小玩意,方方面面的考虑,要都照顾周全,的确需要花很多心思。  

    有一处事物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那便是摆放画馆各处、插在各式花瓶中的草木枯枝。山间的事物总是以生命的旺盛和鲜活见长,而在这山石之间的画馆中,为何总见到这一簇簇枯枝,质朴、干净,没有花哨的装饰。枯木的存在,似乎是某种生命的强烈表达,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于是我问樊洲。樊洲只提到了一个词———枯木禅。  

    我对“枯木禅”产生了兴趣,去查资料,得知枯木禅源出道教临济一派,唐代黃檗希教导弟子:“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这是较早的有关枯木禅的文字。在《五灯会元》里有一段公案,说的是和尚已经修行到“枯木倚寒岩”的地步,无情无欲,然而老太太仍斥之为“俗汉”,就是因为那和尚能“死”而不能“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汉”。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禅的旨趣。  

    此刻再去看樊洲所画的枯木禅枝,每一笔都是极简主义,但却跃动、风光尽藏。极简其实只及于禅的外相,寂然与跃动的不可分,才是他的禅画真正迷人之处。  

    笑对生命  

    在樊洲的笔下,动物们都有着清亮且安宁、毫无畏惧的眼睛,即使画的是鹰,它们的眼睛也是善意而温情的。画面上的目光,望着画外的人,似乎还在微笑。  

    樊洲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野鸭的故事。刚入山时,他一次与朋友相约进秦岭打猎。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湖边,湖周围长满了野生芦苇和密密的水草,湖面上一大群野鸭。他当即一枪下去,野鸭惊飞,湖面大乱。这一枪,打中了两只野鸭,中弹之后的疼痛让它们只能艰难地在水面上扑腾。他毫不犹豫地脱掉外套,跳进湖里,朝野鸭游去。等他接近野鸭时,却愣住了。两只已被水淹没了大半个身子的野鸭,正直愣愣地盯着他看,小小的眼睛中,充满恐惧,蒙着一层雾气。野鸭眼睛中的亮光渐渐散尽,在伤害了自己的人面前静静地死去了。从那以后,这两只野鸭临死前的眼睛便时不时地出现在他面前,于是他从此不再打猎。  

    自此以后,樊洲对与自己相遇的每一个生命均怀着无比的喜悦对待之,他的花鸟画开始有了一种不同的气质。  

      
      

      

    面对群峰独忘我  

    1992年冬,樊洲冒着漫天大雪钻进秦岭,过起了隐居生活,把曾经拥有的荣光、名利全留在了山外。他宿农舍,住山洞,攀山越岭,在人际罕至的密林沟壑中几次与狗熊、野猪狭路相逢,也与深山的隐士和道人促膝交谈。从冬到春,从夏到秋,看雪峰春树,读云舒云卷,听鸟鸣虫吟,乐不思归。能够有此举,是因为此时的樊洲已经明白了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而艺术攀登之路,实际上就是苦行僧求道成佛之路。但作为一个现实的人,要摆脱浮躁谈何容易!考虑再三后,他便毅然决定离开喧嚣的城市,深入山水,去探寻万物之理趣。  

    樊洲钟情山水,是受到他所崇拜的大师黄宾虹的影响。樊洲在终南山一住十六年,用十六年的时光,樊洲凝成了一本题为“终南氤氲”的画册。  

    樊洲有“千面佛”称谓。他的画,不论画的是何种题材,花鸟也好,山水也罢,绝无两幅是用同一个笔墨程式。樊洲曾先后拜李西岩、叶访樵、康师尧和石鲁等四位画家为师,四位恩师把娴熟的技法、扎实的基本功、卓越的艺术观和高尚精神传给了樊洲。  

    樊洲中国画馆,锁在翠华山的巨石和大树之中,半隐半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蔡小枫:秦岭中的另类“隐士”
    • 下一篇:佘震宇《蓝田玉赋》获“长安新赋”大赛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