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风景>>正文内容

    终南小五台

    作者:没有锁的柜子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7日 点击数:

    记忆是一个怪物。它有时候张牙舞爪,几乎能吞噬了一个人的生命;有时候和风细雨,使枯萎的生命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有时候凝固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才能打开;有时候如云如烟,散了便永远也无法聚拢。记忆有多种符号,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一条路。看吧,路如线一样,穿过无数记忆的碎片,在风中摇曳出一个你、一个我、一个他。听吧,路如琴玄,谁拨动了它,你哭诉、他狂笑、我呐喊。

    今天,一行老幼八人,分乘两部车,从西安出发,走子午大道,进金仙观,爬上五道梁,重登小五台。二十五年前,在黄良中学求学时,和同学爬小五台的记忆,慢慢地在脚下一步一步展开。

    从老家郭杜镇到黄良镇,直线距离约 十公里 ,一般有三条路可以到达。一是走西万公路,往南至高桥,折向东南,经泉子头、内苑,再向东北,经张村到黄良镇,约十七八公里;二是走韦斗路,往东到长安县城,再向南,经贾里村,至东古城、西古城村,折向西到黄良镇,约 二十公里 ;三是经小张村、张杜村、康杜村、杜回村、周家庄、香积寺、上北良、下北良等近十个村庄抵达黄良镇,距离十多公里。在这三条路中,前两条虽然远一点,却有十多公里的柏油马路,骑自行车用两三个小时可以到达;后一条虽近,但全是乡间小道,很多地方自行车无法通行,往返只能靠两条腿,大约也是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这都是天气晴好的情况,遇到阴雨天气,道路泥泞,很难通行。班主 任苗 老师知道这一点,每逢雨天上课,开场白总是一首打油诗:大雨纷纷下,娃娃想妈妈,妈妈想娃娃,干急没办法。

    1984年高中毕业,高考落榜,收拾了书籍被褥,准备离开黄良中学。一些离家较远的同学聚在一起,吸劣质烟,喝高度酒,伤感时运艰辛,小小少年,竟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不知道谁提议:明天,咱们爬小五台吧。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声好。也是,在山脚下苦读,竟不知道登高望远的意思,真他娘的,书读进狗肚子里了。

    第二天早早起床,左呼右唤,只约了四个人。因为当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降暴雨,一些同学心理恐惧,便放弃了。就这样,四个人从黄良中学出发,没有带任何饮食和装备,悄没声息地进入子午峪。

    当时尚没有旅游的常识,只是为了一句话和一个想法,或者是为了散一散郁结在身体里的毒气,爬山也就爬山了,或许作出其他事情来也未可知。所以,走了一趟小五台,并没有留下多少关于小五台的记忆。年轻气盛,对于山高路险,草深林密倒也不在话下,印象深刻是饥饿。吃了许多山核桃,仍然饥饿;喝了无数遍山泉,仍然饥饿。整个小五台没有看见一个行人,没有一座庙宇。空荡荡的小五台,急匆匆的四位青年,没有观众,甚至没有语言。

    最近十年,政府重视城乡道路建设,提出村村通公路。新修的子午大道和环山旅游专线一下子贯通了几十个村庄,过去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如今豁然开朗,许多熟悉的村子变成了路边的一幅牌子,汽车经过,不能仔细端详。

    重登小五台,自然不像二十五年前一样惜慌,路线却也是一条相反的方向。原来年轻气盛,目的性极强,说到小五台,心先到了山顶;今天有老弱妇孺同行,自然就多了几分心思。

    在城里整装备、吃早餐、约齐队伍已经是九点前后。沿子午大道南行,十几分钟,车子就过了黄良镇;两三分钟,已经从环山旅游专线拐进北豆角村。从北斗角村至金仙观,大约有五六公里土路——硬化过的石子山路,途经子午山庄、南豆角村;在南豆角村有分道,西南通子午古道,东南经子午西村、子午水库(南豆角水库)、台沟村,沿东坡直达小五台,正南通金仙观,登五道梁,到小五台。

    这条土路缺少养护,汽车经过,灰尘滚滚,一些徒步登山者只能站在路边,驻足掩面,等待灰尘散尽。我们到达金仙观时,停车场里已经有八九辆汽车,一位俊秀道童跑过来收费。新落成的金仙观依山抱水,楼宇华丽,这里是长安区道教协会所在地,只是游人稀少,香火暗淡。停车场似乎也是临时的,两尊大石狮子胡乱摆放在路边。

    世事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路好走了,经济宽裕了,过去的艰辛已经不复存在;人多了,事杂了,如今的幸福却并不完美。

    登小五台预计了四个人一天的给养,路途中需要供应八个人。九点半从金仙观开始上山,为了照顾随行的老崔(64岁)和豆豆(10岁),一行人走走停停。11点前后,到达终南子午全真观,队伍停下来,在树阴下摆开野炊的阵势。这里是山腰的一块开阔地,右手是一间破败的旧屋,似乎没有人居住;左手新建有两间草房,简单地围着一圈篱笆,院子里一棵高大的椿树,喜鹊在上面做了窝。老崔、小孙、冈华和豆豆第一次随我们上山,比较兴奋,更钟情于如此雅致的茶点饮食。豆豆自娱自乐,认认真真地喝茶吃饭;冈华热情洋溢,胳肢窝夹着馍袋子,左分右散,仿佛在自己家里;老崔不知疲倦,讲述郭杜地界的逸闻趣事,指名道姓地说出每个村子的几个人物;小孙默不作声,想着谁也猜不透的心事。我被一群喜鹊吸引,拿起相机,前后抓拍。休息够了,四姐招呼一声,走,我才想起喝茶、吃饭。背上山的两壶开水全泡了茶,泡好的茶剩了大半壶,吃食几乎消耗殆尽。我连忙打听上山路径,老“驴友”说:到五道梁需要走一个半小时。

    烈日当头,艳阳高照,行囊轻了,步履却变得异常迟缓。五道梁其实是五座高低不同的山头,第一道梁海拔 1170米 ,沿山梁南行,东可见抱龙峪,西能见子午峪。然后向东,依次翻过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道梁。山梁上缺少高大乔木,太阳搂头盖顶地晒在身上,谁能受了?豆豆蔫了,老崔显出黑眼圈。在最高的第四道梁(海拔1200— 1500米 )有一片槐树林,勉强能遮住一些阳光,大家各自寻找能坐下的地方,尽可能解开衣服、脱下鞋袜,放松自己。

    这时,所有人立刻意识到一个错误,在第一站休息的时候,喝光了两壶开水,现在,只有豆豆的背包里存着半瓶饮料。在大家的要求下,孩子谨慎地拿出来,每人喝一小口。豆豆怯怯地问,啥时候下山?我板平脸说,明天早上!孩子小心地藏好水,背起背包,站在太阳下。四姐说,豆豆,过来。孩子转一转身,没有理会。世博说,豆豆,喝一口你的水。孩子慢慢挪到冈华身边。冈华是豆豆的舅舅。直性子的世博大声说:你喝了我们的茶,吃了我们的饼,这会儿就喝你一口水么。冈华拉着豆豆过来,孩子极不情愿地拿出饮料,世博也就接过手,喝一口,又让旁边的人喝,大家摇摇手说,不渴。世博又让豆豆喝,豆豆说,盖盖子。世博松松地把盖子扣在瓶子上,豆豆说,盖紧!大家暴笑,笑过之后,暑气竟然消退了许多。

    我们休息的地方是驴友的营地。从小五台和五道梁来往的人黑水汉流地找地方,而一小片槐树只能形成有限的阴凉,有人只能背着背包站在太阳下等候。此时正是下午一点前后,山风未起,热浪蒸腾,人们急需补充食物和水,这块平地就成了餐厅和排泄的地方,树林里有机无机垃圾随处可见,最刺眼的是各种塑料包装物,厚厚的一层铺在槐树林里,将来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上山之前,在网上查阅关于小五台的资料,思想这里二十五年来的变化,谁知却牵引出千年旧事。这里自隋唐至清末先后建佛寺道观数十座;这里山林繁茂,有千年柏树,1300年婆椤树、400年南洋连理枝;这里溪水潺潺,庙宇其间,奇石相伴;这里的“舍公爷”保佑过农人稼穑,“红丝殿”成全过多少情侣,“斗母宫”主管过天地万物的生养;这里也是西安城南的军事重地, 一九四九年七月十日 至十一日小五台战役歼敌二千一百余人,这里曾被称作胜利山。而就在二十五年前,这里没有一处庙宇,看不见一僧一道,甚至没有遇见任何行人,只有杂草丛生,少有高大乔木。二十五年后,道路拓宽,这里游人穿梭,隐隐约约有了木鱼之声。

    翻过五道梁,又饥又渴,我让大家休息,一个人前去探路。不多一会儿,走进一座寺庙,一僧一俗招呼喝水。我将仅剩的两块饼、一包糖、一袋花生送给出家人,接着摆开自己的茶具,要了开水,自斟自饮。饮过几杯热茶,方才询问所在,俗家弟子说:这是五大菩萨殿。大殿里果然供奉着五大菩萨,只是形制狭窄,房屋不多,庙前一古旧石门,却有些味道。

    在此不敢停留,我将一壶热茶放进整理箱,收拾包裹,下山与大家会合。刚出庙门,听见四姐呼唤,我一边答应一边跑向她们休息的地方。四姐的声音时近时远,渐渐地竟然不见回音,急忙又返回庙门,穿过一条山洞,拐过几道石阶,看见四姐坐在一块平台上,声声呼唤我的名字。原来,四姐带大家到了文殊寺,怕我迷路,独自一人在这里等候。

    文殊寺在小五台最北面,也是一僧一俗看管。僧人年长,俗姓陈,坐在躺椅上,吸烟喝茶,说东道西;俗家弟子憨厚纯朴,端茶倒水,忙前忙后。天气依然炎热,大家放弃了游览其他寺庙的计划,这里就成了下山的最后一站,一群人坐下来,喝茶聊天乘凉。

    僧人逢问必答,不倦不悔,说起自己的妻子儿女,喜形于色;说某庙一老僧,有两万元存款,临死时交给俗家女弟子,有良心;说逛山的男女大多是“岔拨灯儿”,很少有带自己老婆来的;说现在人贪,只看到今天的钱,想不到明天的事;说自己是挣工资的,一月300元,功德箱里的钱归某建庙人;说自己庙前的三棵松树像龙,像狮子;说这里可以看见西安;说窖里的水过滤过,干净,放心喝;说庙是近几年才修的,老庙毁于战火,兵没毁的,文革毁了;说等天凉些再走。

    我给僧人照了相,让他看,他说:阿弥陀佛。

    养足了气力,开始下山,沿路仍然有上山的人。二十五年前寂静的空山,开始浮躁起来,热浪蒸腾,脚步纷乱,现代的车轮碾过历史的尘埃,分辨不出过去、现在和将来。

    就山而言,小五台浅显明了,像涉世未深的孩子,站在自家门前,躲躲闪闪地看一片平原和无数村庄;就人而言,登一次小五台,就像看《都市碎戏》和《狼人虎剧》一样,它实在承载不了多少思想和文化内涵。城里人花上一天时间,做一次简单的穿越,挥发一下郁闷的情绪;山里人预备上农家饭菜,赚一点城里人的闲钱。

    今昔相比,恍如隔世。

    于是,我又想到了路,想到了路所连接的记忆,它穿行在时间留下的缝隙里,人们在这缝隙里行走,便有了自己当下的生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游高冠
    • 下一篇:祥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