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金苗>>正文内容

    汉中勉县城隍庙

    作者:金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1日 点击数:

    戊子年正月初五,陪师爷窦连城逛勉县老城城隍庙。

    城隍庙,勉县城西5公里处,老城古阳平关城墙内西北角。2000年10月有关单位修复古阳平关城墙,从庙四周取土,使之成了“孤岛”。现在四周全是庄稼,一年四季有景。

     

    修篁婆娑,黄旗招展。山门对联“一炷真香祝国泰民安,三卷黄文愿风调雨顺”,道出和谐之意。建筑飞檐斗拱,走兽献瑞。门柱两侧,各有一枚八卦镶嵌在窗户上,院内照壁上也是黑白相间八卦图,匠心可嘉。

      

    城隍庙占地4亩,山门两边有雷祖殿;照壁后为城隍殿,西为十王殿,东为冥皇殿;城隍殿后面是二层仿古建筑,上为玉皇殿,下为圣母殿。两进院落,有少许菜地自给。

     

    城隍,起源于古代对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明洪武年间,更令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与当地官署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

    城隍庙里的塑像一般是: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地狱塑像,府城隍庙里则有更多的配神。(参见陈文霖《城隍与城隍庙》) 

    勉县城隍殿悬挂一副九尺长联,字若斗大:“丹鼎已空仙子竈  白云深锁道人家”,落款“甲戌夏九十叟顾子惠沐手”。上联中“竈”字较生僻,庙里道士和我都认不出来。联体看上去比较老旧,我以为是清代作品。拟联工整、精巧,一番仙风道骨气象。

    回家查询工具书,方知“竈”是“灶”的繁体写法。再查“顾子惠”,有眼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是当代甘肃书坛泰斗。老先生一辈子不事张扬,因此圈子以外少有人知。

    顾子惠(1904年11月16日—2005年5月24日),祖籍江苏太仓。幼年随父移居京都,秉承家训,勤读诗书,耽嗜书法,临碑习贴。青年时期步入画坛,30年代初,在北京淳菁阁得王寿祺、陈师曾、李鼎遗等大家点拨。先生早年从事土木工程事业,足迹遍步云贵川黑及中缅地区,开阔了先生的艺术视野。1941年西赴金城,与陇上书法大师魏振皆先生互研书艺,有所进益。顾先生于古稀之年,独辟蹊径,融篆隶于一炉,其作品源于篆而非篆、出于隶而别于隶、亦篆亦隶之独特书风。更称奇者,为先生之书、画、印三艺俱佳。其古朴隽逸,淳厚雄美,鲜有出其右者。顾老直到百岁才推出《顾子惠书法集》。

    通过朋友,联系到顾老的儿媳郑丽萍。她讲,此联是汉中人1994年上门求得,顾老没有收钱。城隍庙道士龙高鹤说,是汉中一居士赠送给庙里的。顾老的人品与书艺,值得我等后辈珍视。

    城隍庙院内有功德碑若干。建庙情况,有碑记为证:

    修葺沔县城隍庙记

    勉县城隍庙始建于南北朝,地处白马河与汉江交汇口,西与走马岭正一教祖天师堂相望。东汉末,五斗米道鼎盛,风靡陕南,此时城隍庙香客如云。后经沧桑兵豕(笔者注:应为“燹”)之变,逮清光绪二十三年修葺。至解放后,其庙概貌尚存。十年文革,神像尽毁,殿宇倾颓,破烂不堪。一九九五年经勉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但该庙原产权属三粮液酒厂。为迅速协调庙产问题,县委赵全义书记、县政府王望弟县长、民政局陈宗礼局长、宗教科郑少明科长,县统战部范君建、葛秀英二位部长以及公安、政协诸领导,各方奔波操劳,即时召开了县长办公专题会议,同时得县上各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以三万元将该庙产权一次买断,彻底解决了本教活动场所问题。在此,汉中地区民政局支持一万元。九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吉时,由本庙主持徐崇太暨领十方善众人等破土,及竣工历时四月,耗资八万余元。于是城隍殿翻修一新,并塑神像三尊于正殿之上。是年六月十七开光大典,建庙的一百二十余天中,有本庙道士刘高明、胡高纪、王高荣、苟崇阳,居士曾易学、袁至珍及十方善信捐资出力,有功于斯,功不可灭,是以记之。

    丁丑岁十月十八日勉县道教协会成立,会址设本庙。

    沔县道教协会

    天运戊寅四月十二吉时 立

    海门张立伟书勒

    据今《勉县志》记载,南北朝宋时期,此地叫“白马城”(今勉县老城),属华阳郡三县之一沔阳县治所。明洪武四年(1371)设儒学,官办,学堂就在此城隍庙,供生员(秀才)读书;清顺治十年(1653)加以修葺。

    碑文有“沔县”“勉县”混用现象。西汉时置“沔阳县”,因南临沔水(汉江上游)而得名。明朝洪武时降“沔州”为“沔县”。后因“沔”字生僻难认,1964年9月,国务院批准将“沔”改为“勉”。1964年9月9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消息:“为减轻群众和儿童学习使用文字时的负担,国务院批准我省十四个生僻地名改为常用字”。一字之改,隔断了历史与地理渊源,遗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十六个舅舅(上)
    • 下一篇:重阳宫琐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