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境

    作者:邢小利 来源:艺术长安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6日 点击数:

    桃溪堡是一个村子,距长安县城约十公里,距西安市约二十公里。它与我的家乡东江坡村,只隔了一个西江坡村,可以说隔村而望。桃溪堡往西,就是杜曲。曲与水有关,杜曲即在川道里。从杜曲上北原,即是杜陵。杜曲所在地古为杜伯国,本名杜原,又名乐游原,秦置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改名杜陵。杜陵东南有小陵,为汉宣帝皇后许后葬处,称少陵。因此杜曲北面的那一片原也叫少陵原。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居住,所以他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如:“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晚唐诗人杜牧就是杜陵人。杜牧号樊川,杜曲所在的川道即名樊川,樊川是汉代樊哙的封地,杜牧取号是有来由的。桃溪堡在樊川川道里,北倚少陵原,前临鹬河,鹬河为八水绕长安之一水。

    我小时候是在家乡东江坡度过的。我在那里长到十四岁。桃溪堡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特别深。杜曲是一个村镇,人们赶集就去那里。我去杜曲必要路过桃溪堡,另外,我舅家在西江坡村,我去舅家,走着转着也就到了桃溪堡。桃溪堡与别的村子不一样,它有围墙,青砖砌成,大约有八九米高,厚度足有两三米,像城墙一样,将桃溪堡村紧紧地包在里面,让人觉得很神秘。小时路过桃溪堡,我常常要停下来,坐在它的围墙下的大石条上,看着鸟儿从围墙上飞出飞进,凝神遐想。它南北各有一门,门很大,上面有一排排的泡钉,我想象中那就像连环画里的国门。小时候,我常望着那门出神,心想说不定哪一阵子,从里面就会飞出一骑,马背上是一个英武的将军,横枪跃马而来。桃溪堡既然称溪,必然有水,我小时的印象,至少它的南北两面,都有一渠,水大而清。北门外那一条渠,叫官渠,它是流经当地每一个村子的水渠,水深而清,我就是在官渠里学会游泳的。也许桃溪堡环堡还有水流,我的印象里模模糊糊是有的,但不敢肯定。

    我进过桃溪堡村,里边是一条石板街,两旁是人家,青砖碧瓦,古色古香。走在里面,恍惚中有一种进入古代小说的感觉。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桃溪堡原来就是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故事发生地。崔护的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已是传诵千古,几乎妇孺皆知。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唐代孟  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都有记载。据《本事诗》载:书生崔护,年少多才,赴长安应试,未中。一天,他喝了几杯闷酒,到城南郊外散心,见到一户花木丛萃而门户紧闭的人家,便上前叩门。半晌,只听一位少女从门缝里问话,他对以姓名,并向她讨水喝。那少女送来茶水,便倚在门前桃树下。崔护一边饮茶,一边寻找话题,想与她攀谈,那少女虽没有答话,却“目注者久之”。崔护饮毕茶后,便起身告辞,那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时隔一年,崔护情不可抑,又于这一天去寻访,却见大门紧锁,屋里屋外空无一人,崔护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怏怏而去。1920年,欧阳予倩先生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台湾一电影机构,近年还来这里拍了一部电影,叫《桃花姑娘》,并在桃溪堡南面修了一个占地数十亩的桃花园,里面修有桃花姑娘的坟冢,这是为拍电影而修建的景地,当然是一个伪古迹。然这首诗及这个故事,从唐至今,一直引起人浓厚的兴趣,可见其中必有深深感动人的地方。

    1956年9月底10月初,年届72岁的周作人由有关方面安排,游了一趟西安。他在西安期间,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被特意安排看工农业的发展情况,他参观访问的农村,就是桃溪堡。当年负责陪同周作人等人来西安的佟韦在《我所认识的周作人》(《鲁迅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一文中写道:周作人“在西安的桃溪堡村,一边走一边与农民交谈,打问生产、生活情况,兴趣很浓。他告诉我:‘听说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这里生产好了,百姓安居乐业,是我未曾料到的。’”我想,当时之所以选中桃溪堡作为参观地,一来当然是因为该村的农业发展较好一些,二来也因为桃溪堡是一个历史文化村子,而且,桃溪堡所在的樊川一带,景致优美,这些都很投合文化人的口味。

    樊川一带,位居西安之南,形胜之地,得天独厚,历史上是历朝达官贵人的封地或别业所在地。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一朝的都城,它东接骊山,南临终南山,八水环绕,依山带水,形势优越。周围形胜,东有秦陵,西片是汉陵和唐陵,北流渭河,南片就是樊川一带。夹樊川而立,东为少陵原,西为神禾原。樊川之南,就是“太乙近天都”之终南山。唐代形成的佛教八大宗派,有四个宗派的祖庭都在西安南边这一片,樊川更因形胜之地,寺院广布,唐代樊川有八大寺院,名闻遐迩。我后来虽然生活在西安城里,但年年都要回到长安故里许多次,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读书的增多,常常深感这里积淀着无比深厚的汉唐文化。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行吟的足迹。杜甫就曾在这里居住,并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读古代诗篇,尤其是读唐代诗人吟咏樊川或在樊川写的诗,总感到这里充满了绿意和生机,草木繁盛,飞鸟翔集,杜甫在这里就有诗云:“巢多众鸟斗,叶密蝉鸣稠”,环境确实非常优美。

    樊川远古时期肯定是一条大河的河道。遥想远古,这里一定是大河奔流,波涛汹涌。这不仅可以从当地的地名窥知,如东江坡,西江坡,而且也可从原畔至今仍留有的很多水底遗迹推知。我小时在少陵原畔看到很多圆洞,没有任何挖凿痕迹,有大有小,大的可容一辆小汽车,很像是龟形动物的窝洞,洞壁上缀满了白色和青色的螺壳。小时我常常钻在这样的洞里,一边张望,一边暗自惊叹和寻思,总认为这洞一定是巨型海龟的窝洞。东江坡南有江村,东边的村子叫苇村,苇村过去是苇兆,这里的村名也让人感到水汪汪、湿漉漉的。

    然而,唐诗里那种花繁叶绿、群鸟飞翔的景象,那种满眼绿意、一派生机的景象,现在是看不到了。甚至,我小时候所看到的景象,所感到的韵致,也似乎消失了。桃溪堡的围墙早已拆掉了,陆续新盖了很多新房,散而且乱,一律是红砖砌就,与别的村子无异。这也许就是新农村吧。周围的溪水也没有了,甚至,村北唯一的一条官渠也常年干着。偶尔有一点水,里边也是污浊不堪。有一回,我看见官渠水里浮游着无数黑色的小虫子,就问当地一个老农那是什么虫子,老农看了半天说他不认识,问以前有没有,答说没有见过。至于桃树,也许有三两棵,但不知栽在谁家。可以肯定的是,春来成片的桃花,我从来没有见过。桃溪堡是三个名词叠加而成的村名,堡的意思就是围有土墙,如今这个村子所谓的桃、溪、堡是有名而无实了。桃溪堡周围的村子,现在也不见鸟了,小时我常见五彩斑斓的鸟儿飞来飞去,引得人要往天上或树上追看半天,如今则连麻雀也很少见了。鹬河的水常年断流,偶有一点水,也污染得怕人。不久前几个朋友随我来到樊川,我们去河边戏水,只见河里流着一股浓稠的绿水,绿得跟妖怪的脸一样,令人恐怖。樊川变了,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惊心、非常伤心同时也无可奈何的。

    童年时的美丽景象再也无从复见了。我常常疑惑:是环境变了,还是我的心境变了?
        
    桃溪堡,这名字念着就令人齿颊生香,并生出无限美丽的遐想。桃花灼灼,溪流潺潺,屋舍青青,村堡俨然。风来落英缤纷,款款散入清溪,尔后悠悠然飘游出郭。再有桃花姑娘浣纱溪畔,那是何等美丽的景致!

    每次路经桃溪堡,我都极力寻找童年时所留下的印象。当然,我只能在我的脑海深处寻找了。桃溪堡,已成为一个挥之不去而又寻找不着的遥远的梦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莽原瀚海一行者
    • 下一篇:神禾塬畔忆柳青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