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方觉:满上酒 .受活…

    作者:方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8日 点击数:

    文学是用生活做为根源的。

    大自然给予一切花果的生命,黄土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甜酸苦味,但是,那劳动中产生的粗俗土语,却象劲酒般的给予人类快乐于幸福,深沉地黄土文化,带有原始味道的方言土话便在生活中应运而生,劳动中,生活闲暇,人们乏了,累了,烦了,不痛快了,说句方言趣话,立刻下马的就象吃了‘喜花娘的奶’受活了,舒坦了,象喝了陈坛老酒般快乐。与乡党交流、片闲传、用方言、直觉得方便,涝口,带劲,实在,踏实,解意。我听了直叹秦人文化的厚重与瓷实。

    但是,遗憾的是先圣苍颉;他老人家终究没能造出淮确的字眼来?至今方言土话还是选用的是代用字型,有些写法牵强付会,甚至有的压根就只能口传,只可意写,靠祖辈先人口传得以保留。如今,全国都讲普通话,讲英文,但,树稍再长也不能忘其根本啊?树叶再落,不管随着多大的野风漂荡,终究要回到树根下团圆呢!秦文化渊源流长,从历史大河中随便掬一捧黄水汤,都能讲上个张道李胡子的一河摊有趣的故事;尚若是原始的回归,那没准是一种幸福。

    土话千年事,经久传不衰,咱今个耍胆大,用黄土曲酿出浓列的老酒,在黄土坡前七亩地里请客,乡党们都来啦,招呼都坐哈,呼娃将出酒,撂白话,失咸杆,片闭传,我请文友们喝酒,猜拳说古经,吟诗唱戏着耍呢?哎…走呀…打开场罗罗伴家伙,赶紧揣上黄土曲酿出的老酒,顺手揭了盖盖,用耀洲瓷货的大老碗扑闪扑闪的倒满,喝它个五魁手一醉长安,那是多幺惬意的意境呢?再顺口来上两句秦腔教学来,那该是神仙也比不上的舒坦与快活。

    队长叔先发了感慨说道:“哦几个,哦几个这一抹子是啥事吗?”谁知道呢?我也不知道啥事呢?乡党们忙说:“甭哦啦给咱来一板子啊?”队长叔说:“咋还是猪吃麦芽糖粘上了呢?甭看没文化,我把这拾粪呢?顺口就来咧”:

    古老习惯出土语     只可意会不好写

    苍颉费思做了难     顺口溜个片个闲

    人非圣贤有‘毛病’ 俗世凡人有‘叵烦’

    找人问讯‘寻谁呢? 见面总问‘吃咧没’

    担心害怕叫‘怯火’ 一有矛盾就‘绝人’

    情急之下说‘熊管’ 热情过度‘胡骚情’

    出了贪官叫‘瞎熊’ 拿个架子叫‘扎势’

    事末做好叫‘胡怏’ 事做好了就说‘谄’

    熟人办事‘没麻达’ 头发叫成‘帽盖子’

    剪分头叫‘留洋楼’ 见了神像通称‘爷’

    见了父亲直叫‘大’ 犯了国法‘坐窑洞’

    艰苦日子过‘难常’,把好都叫‘僚扎咧’………

    大家说:“这货没看出还是个文人呢?”把个外府人喝得“放展”了,还硬说好呢!队长叔却说:“肚子墨水干咧,没货了?狗娃子也片一节子?”狗娃说:“咱也是糠糠萝卜,空咧?其实,让我说:过去老先人丢的哦就够文明了;再甭跟着洋人勾门子后头胡文;过去说的吱郎;文明得说哦是蝉;现在说的美容,二婶说就是擦粉,洋人又把美容叫成了“拉皮”;二婶又说哦就是挨刀;”刚说完大伙哄的笑了。队长叔忙说:“避远”,大家又笑了一回。这黄汤美酒过口不忘,这无穷无尽的方言,象黄河,似长江,流淌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时代使土话沉静而老成,劳动使生活丰富而多彩,这古老而极其幽默动听的语音,使生活的苦味变得松泛,变得很有意思。

    年节会上,村子里照例要耍热闹,富村子唱大戏,穷堡子自已乐,据说有一回村里在老戏台上演节目,姑娘后生们扮相各异,唱词念白全是当地土话,演完之后,村官上台接见,一同上台的还有上级新来的领导,村官同演员握手连连说道;“僚着呢,演的谄”,上级领导不知何意?楞了神情,不知村官啥意思?低声批评道;“说话注意影响?”说毕,只听台下掌声四起,乡亲们都听得津津味长。领导还没回过神来,突然一声;“甭动弹,照咧”,只听见卡察一声,弧光一闪,合影像已照毕了。大伙四散回家,会后送客,领导问村官你们节目不错啊?村官说;“碎娃们胡怏呢?”领导又是一楞,半响说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应答,临上车冷不丁也冒了一句;“了着呢,村官同志,…….”

    据说当年在赴朝志愿军中,老陕战士把方言带出了国境呢,有一回老陕兵遇上个美国兵,枪一端,手一指说;“崽娃往阿它跑,把家伙搁哈,手举起?”美国兵似乎听懂了,放下武器举起了双手,乖乖地投降了。当然,咱也没经过,是真是假没法考证,只是人们口前话罢了。关中人把男娃叫牛牛娃,后来又叫娃子,到了五十年代叫成了光胡芦,却把女子称碎女子,把凉凉叫渗渗,把感冒叫凉戳咧、冒风咧,坏了称失塔,把蛇叫长虫,把蚯蚓叫由烟,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就象那终南山连着不断,就象黄河的水流也流不完。这在全国是非常少见的文化呀?几千年以耒,这其中必然有着神秘和不可知的难常。

    土语在劳动中产生,之后又给劳动带来快乐,也许随着社会发展还会产生出于时代相辟配的方言来?也许随着时代,外语和普通话的普及,我们的后代会永远的忘掉了这汉语的根。也许不会忘记,没准还会发展呢?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少与语言说话相关的故事,有多少变故,怕是谁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

    少陵塬椤椤上又响起低沉的埙声,一群娃们的又唱起了童谣:日头波里下雨呢,窑婆子在屋偷米呢……。

    哎……走着!长安道情的罗鼓家子又响起来了……。

     

     

    昏昏道人巳丑立春于余曲七亩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孙宝田:牛心似我两相通
    • 下一篇:方觉:我们都是乡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