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孙宝田:牛心似我两相通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31日 点击数:

    “牛铃摇……春光”。这歌词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啊!如今,可再也听不到和看不到这情景了。

    牛年说牛,是一个很自然的老话,而牛气冲天,牛年最牛,事事都牛,那就大可不必了,谁都知道这是吉祥话,祝福的语言罢了。

     

     

     

    古语有:“牵堂而过”之说,但,我却要“拉牛问道”呢?究竞牛做为人的朋友是从那年月开始的,恐怕谁也难说清楚?牛当年心里是乍想的?人更不知道了?牛不去过它的自由自在的草塬生活,而主动当了人的用人和朋友,邦忙耕地拉车,套犁,不是缺穿少吃吧?农村人把牛叫做:“头箍”,我看这叫法就不简单,那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不也带着箍呢?不“箍”就管不住动物的野牲,人常说:“人没理了胡说呢,牛没革头胡曳呢?”看来是有道理的。据《通志》考,牛耕田始于西汉,但是,《困学记闻》中,却记为春秋,说孔子的两个学生的名子:冉耕,字百牛,马犁,字耕牛,就能左证。不管三七二十一,总之,牛做为人的朋友由来已久了啊!

     

     

     

    中国是农业国家,自古就离不开牛,喜欢牛,牛是生活中的命根子,尤其是农人,更是与牛为伴,即就是房着了火,别的先不管,先操心牛救出来了没有。七十年代,就有“拉牛退社”的富裕户,弄得互助组办不下去,散了伙。后来,知青下乡,看到牛肚子冒水,赶紧向民兵营长报告说:“牛病了,牛肚子都流水呢!饲养员却在一旁抽烟,不管事”。还说:“是否开个批斗会”逗得民兵们哈哈大笑,队长发了话说:“瓜娃些,那是公牛在解手呢?”知青们哄的一下笑红了脸。过去,农业社挣工分,人有病得请假,牛老了要宰杀,得社长批条,那天,社长正在下棋,一社员拿来两张条说:“社长,我大有病得请个假,老牛老了需宰杀。”社长棋兴正浓,随手大笔一挥批准了,那社员也不识字,高兴地拿回家让先生看,先生吃了一惊,原来,请病假的条子上批了:“既有病,拉出去杀了”。老牛的条子上却写着:“老了,有病就看,好好孝敬,”弄得在埸的乡党大笑不已,都说牛是宝贝,要孝敬啊!事后,都说:社长是个胡涂官马卡。

    隔壁玉瑞大,是个老先生,平常爱识文断字,写了一副对联就是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乡党见了上学的学生,问:“孺子牛是啥意思?”学生娃答不上来,二婶听了说:连哦都不懂,不就是需子牛吗?母牛低着头给牛娃说:快吃草吧。”乡党们听了又笑了一回,说:二婶是跟在了牛勾子后头,“胡文”呢?

    韦曲边上就有一寺院,叫“牛头寺,”牛,竞跟修佛有关,牛知道了说不定多高兴呢!听说长安还有一个古镇叫“鸣犊,”不知道这又是啥来头啊?我小时候都八岁了,由于穷而还没上学,没事干,就给生产队放牛,太阳都压西了牛还不肯回,社员们都说牛没吃饱,牛要长了五个胃呢?一次吃饱整天都不饿。玉瑞大说:“鲁迅说:“牛吃进的是草,挤出来却是奶啊.”我说:大,我长大了也吃草?当个小牛犊呀?社员们听了咯咯地笑了,这笑声使我终生难忘.牛是忠厚老实的代表,是耐性和稳重的典范,人常说:“蔫牛不下晌.”是牛爱岗敬业,对事的执着.改革开放初,要是有个“牛论”也许现代化的步子更加稳健,进程更快,不至于让那“猫论”给领偏了。再说十二属相也无猫年哪!现在,过都过去了,咱啥话不说,拉牛套车,来个干脆,再奋斗吧?如今的年青人光知道牛肉好吃,只会喊牛气冲天和最牛的词眼,其实,吹牛过火,就属于牛皮哄哄的自大,讨人不爱,走入了牛角尖的死胡同。

    牛是憨厚老实的,本顺实在的,千百年来,不但劳动人民都非常喜爱,历朝历代画家们也十分钟爱,以牛做为创作题材;听说古代名画家王冕,百里溪,都是在放牛中学习画牛的;现代的画家程十发,李可染都是画牛高手。画家们拜牛,叩牛,当牛,替牛传神,到了无私的忘我境界。可见画家的情感是与牛相通的。画家诗人芦芒,生前赞画赞牛的诗:“万里长江浪打浪,写入画图更风光,青出于兰寻常事,浑厚朴实谱新章。”给人以深刻印象。还有:老牛尽知夕阳晚;不用杨鞭自奋蹄。牛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与牛有亲情,牛把一生无私的都奉献给我们。为此,我们要感恩牛的伟大;赞美牛的平凡。

    堡子里的狗娃,把电视机拧到了外国竞技西班牙斗牛的节目上,正看到美处,狗娃他大历声喊到:“狗娃!你给我把哦关了?”狗娃不关,他大扯了耳尕说:“你牛球啥呢?再看哦?我把电视给你砸了。”其实,狗娃大就是看不惯那外国人的残暴;我也看不惯;也许全中国的人都不爱看那野蛮埸面呢?把活生生的牛,硬是戳死,以暴取乐;咱可做不出来?我不知道外国蛮子,是进化慢了还是基因出了问题?牛一生勤恳;到底惹了他们谁了?却要受此魔难呢!难道牛不是这个民族的朋友吗?联合国也不管管。我还想着呢!二狗妈却生气地说:“哦外国人就是哦生生货!蛮着呢?”要我说,外国咱也管不了;但,中国人始终爱牛这也就够了。只是牛耕时代己经离我们远去了;牛当今成了餐桌上的风景;国人把对牛的爱;吃在肚子里;藏在了心中!把对牛的亲情放到了生活里;示以怀念!

    但是,谁又能知道牛心里的感受呢?

    牛年,我拉牛问道;只想把牛的难常与悲哀放到日子里一起过活。残月昏鸦歪脖树,老牛木车疙瘩绳,我还是怀念那牛铃声的诗一顺的时代啊!

     

     

    《牛心似我我是牛》

     

    有朋呼牛我答从

     

    是牛是我两相通

     

    问道牛我心所求

     

    只为耕耘不图收。

     

    昏昏道人己丑年春于七亩地禅室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孙宝田:我的日子 我的2009
    • 下一篇:方觉:满上酒 .受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