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朱周唐:牛年话唐长安门神

    作者:朱周唐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2日 点击数:

      古时,长安有五种祭祀对象,主管户、灶、中雷、门、行之五种神灵。户指内室的房门;灶指饮食的灶火;中雷指室的中央;门是房屋的大门;行指行路。人们认为这五种神灵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故祀之以求福。

      西周丰镐,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雷、秋祀门、冬祭行;西汉长安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也就是孔颖达所讲的春祭户,夏祭灶,季夏祭中雷,秋祭门,冬祭行;唐代长安采用“天子七祀”,祀司命、中、国门、国行、泰厉、户和灶;康熙之后,国家祭祀形式逐渐民间化,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为灶王爷腊月二十四上天言好事,提供交通费。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民风民俗中的神灵。

      门神,确切地讲唐代长安门神人物,是封建社会辉煌时期政教契合的产物。“门神”一词始见于《礼记·丧大记》。《荆楚岁时记》云:“岁旦绘二神,户贴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王充《论衡·订鬼》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根据这一记载,民间多在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上,书写或刻划神荼、郁垒文字或画像,悬索于门户,用以辟邪驱鬼,祈望一年四季的平安无恙。

      神荼、郁垒是儒教神话人物,作为门神一直持续到隋末唐初。大唐初创,为了打破旧门阀、士族对时代审美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为了确立陇西李氏在唐人心目中的统治地位,他们开始寻求政权上的支持者与精神上的庇护神。而头脑灵活的长安道人并不像想象得那样抱残守缺、冥顽不化,在与佛、儒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很快修正并改进了教义,而向李唐王朝敬礼。道教承袭了长安传统风俗所奉祀的司门神灵,并将门神纳入神系祀奉。当然,崇道是为了崇李;崇李必先倡道。从唐太宗到玄宗,除武后短暂的崇佛抑道外,道教教主的地位同唐室的威望同存共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代长安掀起了一股求道学仙、尊崇道士的风气。

      然而,道教的气魄远不止于此。在长安,李唐王朝先后有太宗、高宗、玄宗、宣宗等帝王被道教搞得魂不守舍,纷纷献身升天;戎马半生、艰苦备尝的关陇将领,经历了太多的厮杀和流血,是道教的丝竹之音、阴柔之美,使他们得到了惬意和满足。总之,道教将行伍出身的唐朝君臣引入了几乎忘却身在何处的仙境。

      与此同时,儒教又一次被血气方刚、生命力旺盛的长安社会审美主体冷落,一些原本就缺乏信仰与虔诚的儒教生徒们纷纷改换门庭,弃儒就道。当然,为序列民间的保护神,李唐王朝煞费苦心。高祖李渊时,门神人物是钟馗。武德年间,终南进士钟馗科举落第,触阶而死。上赐绿袍以葬,钟馗发誓铲除虚耗鬼。可惜钟馗除妖捉鬼的雕虫小技不仅不会博取芸芸众生的垂青,更不会关照李唐王朝的统治。所以,时隔不久便被关陇集团发配到地狱,专司阴间事务去了。

      太宗即位后,摒去祖辈的害羞与腼腆,以征服者、占有者和胜利者的姿态,用黄土高原粗放、火辣的性格和情感冲撞着、感染着大唐长安的审美观。没有任何思想枷锁的束缚,为政教合一的门神人物的诞生提供了便利。关于太宗更易门神人物,儒家经典百般掩饰、搪塞,杜撰了许多离奇故事以说明李世民变更门神人物是受儒家思想之影响。《六教搜神大全》中记载,唐太宗寝室门外飞沙走石、鬼魅呼号,太宗不豫,以告群臣。秦叔宝立即表态,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夜果无警。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执锏者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遂永为门神。 

      史籍的记载实质上是太宗变易门神人物的巧妙托词而已。李世民用叔宝、敬德代替神荼、郁垒、钟馗,仍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据《旧唐书》载,秦叔宝、尉迟敬德均为太宗心腹,是关陇集团的中坚力量。尉迟敬德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李世民将尉迟敬德作为门神之一,可谓用心良苦;秦叔宝、尉迟敬德出身贫寒,是靠驰骋拼杀的赫赫战功而被封榜立神的,对于长安百姓而言,不仅心理上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使大唐士人庶民勤奋有望;尉迟敬德乃胡人,胡人为神既在异域弘扬了大唐国威,又可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

      由于李唐王朝统治思想改弦更张,导致了民风民俗的变更,从而加速了大唐长安人价值取向的彻底转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中华节俗文化—腊八
    • 下一篇:岁月流逝 年俗不变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