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唐代著名僧人释道世

    作者:aet-6768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5日 点击数:

      释道世,字玄恽,俗姓韩,祖籍洛州伊阙县(今洛阳),因家历代在长安作官,遂定居为长安人。道世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去世,终年不详。

      道世小时活泼可爱,幼时聪明敏捷,不久热爱佛门,还想参加僧人们的救助活动,二老钟爱难舍,拒绝了儿子的请求,慢慢地道世接触僧人们的佛事活动越来越多,入佛之心日趋坚定。

      道世十二岁那年,在长安青龙寺出家,当了一名小沙弥。平时承担一些寺中的炊扫杂务工作,这期间,尤其注意僧人们的诵经,讲经,他不断挤进僧众中学诵、听讲,自己也不时翻阅经典。渐渐地对律部典籍,集中学习起来,并不时请教老师。道世如饥似渴,又钻研佛教各类书籍,越学思路越清晰,最后更羡慕上乘佛法,成了精通律学的青年学者,一时名闻京城和京畿一带。

      唐高宗显庆(公元656年——660年)年间,道世命诏参加慈恩寺玄奘的译经班子。后来,皇太子造西明寺,特选佛学渊博的僧人奉命入寺,当时,道宣律师以律学名重长安,为首先僧才,道世的律学仅仅次于道宣,所以,二人同时奉诏入主西明寺。道宣律师在这以前大力弘扬《四分律》,己为有名的律师,唐朝初年,曾在终南山修禅习律,开创南山律宗,后来,道世从旁协助,使律学广为流传。这次二人同赴西明,共宣律学,天下僧众,无人超过,真是珠连璧合,齐放光彩。

       道世在西明寺的僧务工作,主要是讲经说典,通过对多部经典的讲说,自己获得一个总的感觉是佛教经典浩如烟海,尽管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却因含义艰深,句子繁冗,使一般人阅读困难,很不容易通览的僧人,望而却步。鉴于这种状况,他决定下功夫,通过对经典的阅览,就着手分门别类、条分缕析,择抄出相关部分内容,共有一千条,划分三十部,一百八十余目,最后编成两本,取名为《诸经要集》。

       这部书在编写过程中,道世独具匠心,考虑到世人阅读的方便,每部开篇为“述意缘”,概述这一部的内容,其次为“引证缘”,主要摘录佛教经典中善恶业报的故事,通俗易懂,书出之后,在僧俗间广泛流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道世编写的《诸经要集》流传之后,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应,对他的鼓舞很大,于是,雄心勃勃,再编一部比这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书来。

      道世并不是闭门著书立说,他每天仍坚持讲解经典,越讲领会越深阅读的经典也越来越丰。他更加认识到古今接续,著作多人,虽具有高雅旨趣,佳丽辞藻,但都无补于高僧传记。因此,从浩繁的经典中撮录精华文段,含义深厚的以类编辑,取名《法苑珠林》,总计一百篇,勒分为十部。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到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前后十年才完成。总共六百四十多条目,引述了佛典三藏和儒道外书相关的内容资料。

      《法苑珠林》每篇开始为“述意”,仍引《诸经集要》的原文,篇末或部末为“感应缘”,征引的故事,均注明出处,或听人言传,亦载明某说。道世的撰写目的在于,此书的写作,不是虚构浮词,假充篇目,而是引经据典,依实而录,作书都是真真切切的实事,它无疑在佛教的弘扬过程中,会产生极其满意的效果。

       道世的这部书,总共引用了四百多种书籍,儒、佛、道各种书籍,需引用的都引用了,当然以佛典为主,引用的书籍,后来因不少战乱和各种原因失传了,毁灭了,可是,正因为如此,它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相当珍贵的文献资料。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如引用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等五十二种佛典己经失传了原本;引用的《西域志》、《中天竺行经》等地理书也早己不传。都是通过这本书才查阅到需要了解的史地,社会风俗等内容,看来,它己超出了原编者的社会价值,所以,引起后世学者的高度重视。

       书因人而出名,人因书而传世。道世编成此书后,兰台令李俨读后很受感动,赞口不绝,并特意为此书写了篇序言,高度赞扬它与初唐名家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和南朝梁僧佑的《弘明集》媲美,能够给阅读的人以“探卷而得意珠”,“披文而饮甘露”,真所谓读此书而大有益的了,所以能得以广泛流传,道世生前寄希望于“道俗流行,传灯有据”,他的目地达到了。

      道世一生著述丰富,除《诸经要集》、《法苑珠林》外,尚有《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善恶业报》及《信福论》共二十三卷,《大小乘禅门观》和《大乘观》共十一卷,《金刚经集注》三卷,总共十一部一百五十三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张戎:“水力挟沙说”的第一人
    • 下一篇:唐太宗后--长孙皇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