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张戎:“水力挟沙说”的第一人

    作者:aet-6768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5日 点击数:
       西汉末年大司马史张戎(长安人,生卒不详)是提出水力挟沙说的第一人。他说黄河是何等的浑浊,一石水中就有六斗泥,“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意思是水自高处流向低处,流得快了,泥沙随之而去,河道自然愈冲愈深。这是最先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河道冲淤的特性。由此张戎提出:应减少上游引水,集中河道水量,以水冲沙,则“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 明嘉靖间,四任总理河道的潘季驯(1512-1595年)在他治理黄河的生涯中,开始将堤防作为攻沙武器付诸实践。 

      潘季驯设计了缕堤、遥堤、格堤和减水坝共同组成的堤防体系:缕堤临水,紧依中常水位的滩地修筑,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建在远离河槽二、三里的河漫滩上,可容纳较多洪水;水再多则可以从设在遥堤上的减水坝泄走;遥堤和缕堤之间是格堤,用以拦挡从缕堤溢出的洪水,并促使泥沙沉积,使堤防又得到加固。泥沙动力学理论向治河工程技术的渗透,将中国古代治河工程技术水平推向高峰。 

      河流泥沙运动学还对古代人构想河道疏浚机具提供了思路。“驱泥引河龙”就是利用水力自行疏浚河流泥沙的机具之一。这种器具的构造图传世至今,绘图人名锦,发明人是陆千戎,绘图时间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左右。

      “驱泥引河龙”的龙尾进水口高十尺,宽八尺(面积相当于8.89平方米),龙头出水口高四尺宽二尺(面积相当于0.89平方米),龙身用藤篾编制,生桐油油漆,密不透水,用铁锚固定。使用时引河龙低头俯向河底,十个一排,下游冲刷距离可达二十米左右,一日冲深几十厘米。若自上而下平排若干座,再逐日将河龙用船挟带,向下游移动,可顺流疏浚。根据水流的连续性方程,断面面积与流速成反比,可以产生相当于进口流速十倍的出口流速,从而达到局部冲刷的目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逝世后葬于长安的杨虎城之子杨拯民
    • 下一篇:唐代著名僧人释道世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