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古老的符谒《魂》(孙宝田)

    作者:孙宝田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6日 点击数:

     

    人有灵魂,村落就有灵魂。乡村关于灵魂的说法,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当潏河流向夕阳时,吟诵着村落的百年诗篇,当我在钢笔画中诉说乡村的辽阔与广度时,画面便涌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行走城村处

    钢笔画夕烟

    在故乡的夕烟里,浅吟低唱的是浓浓乡情,她承载了生活夙愿。韦曲乃至长安,若说村庄有灵魂,它却不是土屋、灶火,土墙,也不是夜晚的鸡呜犬吠和白天热闹的人群。她是在这片土地上艰难而又顽强地生活着的人,是乡镇丶村子的灵魂。

    我只是一片树叶,在城市街巷里飘来飘去几十年了,根儿仍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出生的那个村庄,坦然自若地栖息在毕塬杜柏国的那片黄土地的怀抱里。宁静,安详,与世无争,似乎无声无息,在岁月里慢慢苍老。

    有人说:你这是为村子关魂吧!我便默然……。

    我小时侯体弱胆小,稍不溜神,就会把魂给丢了。可谓”命浅”,诸事不顺呀!这件事一直令父母放不下心来。

    阴了晴了、雪地雨天,只要我觉得不爽快或没精神。母亲便和二哥或三哥拿着我的上衣,到南湾口十字路口去关魂。天黑下来的时候,她和哥一起,走到南场里的十字路口,焚了黄表,便一路叫着我的小名。母亲在前边叫“儿啊回来歇”?哥在母亲身后答应着: “回来咧……”!叫完一声听到应声后,便将那上衣向四外抡飘一圈;一路重复无数次,等到黑摸回到家中,我早已睡着了;母亲便悄悄地将带着魂灵的衣裳;轻轻盖在我身上。我在梦里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象魂魄真的拥抱了我的肉身。

    这时,昏暗的油灯下,母亲都守在我的土炕前,唯恐我弱弱的魂再飞去!黑暗里几次我直恨自已的命浅。关过魂,第二天,果然我精神起来,生命也似乎旺盛了许多。

    由此,我倒觉得村子是有灵魂的。小张村的灵魂就寄托在那《风搅雪》的鼓调和耍狮子龙燈的乡俗里,还有那些寻常的日子。这一切,都扎根在那片赖以生存土壤里。

    年少时,我曾经多次向村里老者们求证,村子是否有灵魂?老者们总是沉思不语,只有丁柱大说了一句狰怂话:“哦!村魂就在人的头顶上啊”!

    这时,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远处,响起了锣鼓家伙,风搅雪的调子象苦音的埙声,似魂曲,似惊雷。这时,天上的残云象一领白幡迎风飘荡,村子像有了魂魄的精灵,惹人注目,令人敬谓。

    想到此处,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哽咽着,想起了父母的话:“永远记着自己的魂在村里!”

    村里人说的“叫魂”,实在是乡村里一道古老的“神符”。在农村很灵验,这在村里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可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感是到对神灵的虔诚和敬谓;同时,也还有一点害怕与困惑……。

    每当梦里走进小张村时,我的灵魂会跟着走进那个曾经熟悉并带给我童年欢乐的农家小院,令人欣喜的是院内一片生机盎然。后门边那棵槐树花开似雪,后头毛子墙头上爬满了山虎藤蔓,洒满了整个庭院,淡黄色的花朵释放着浓郁的芳香。房檐下悬挂着锄丶铣和圆形的筐子。仿佛听见父母的笑声和兄弟姐妹们的脚步声……。村庄留有所有人们的魂啊!这时,我醒了,宁静中逐想起一句土语:“唉……?人走千里,还是家乡好!”

    梦醒的这天中午,我去了韦曲城壕街,又吃了江坡热豆腐和茂海家葱花油旋子,吃得有滋有味,浓浓的乡音乡情,乡食陶醉了我的胃蕾,也让我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我知道,虽然在大城大镇生活了近五十余年,但我的根一直在村里,现在却已经回不去了!或许,多年以后,我的灵魂也会像云彩一样,飘回到村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土院落。

    其实,任何文学,绘画就是一道神符,在精神上抚慰这些寂寞、孤独的灵魂,在黑暗中给他们点亮一盏灯,让人们记住冰天雪地里的篝火,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光辉,感受到精神的温暖,始终对日子、对未来抱有希望。

    毕塬犹在,故乡就在,游子远行,村魂犹存。我走在皂河堤岸,滔滔河水,尤为流去的岁月年华,走过韦曲大地,走过城壕,似为故乡村魂。这千年古都长安,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土地,为了那永恒的村魂,千年万年的追求不息,不管流浪何方,村庄都将追寻魂灵而去。这时又想起丁柱大的话:“哦!村魂就在人的头顶上啊”!

    是的,村子在,灵魂犹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韦曲记忆.悦明园的日子(孙宝田)
    • 下一篇:散文:韦曲冬景.窝外随笔(孙宝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