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评论:从314号《聊斋志异》说起(姜乾相)

    作者:姜乾相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点击数:

     

    三年大疫其间,在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故里——山东省淄博市,多位有识之士以传承、弘扬聊斋文化为己任,克服重重困难,线装影印出版了《聊斋志异·康熙抄本》。我浪得虚名,混入“编委”之列,有幸沾了蒲老先生的光彩。

    一

    《聊斋志异》诞生以来,抄本甚多,究竟那个抄本最有价值呢?著名聊斋学专家、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先生指出,《聊斋志异·康熙抄本》是目前发现最早、最接近原著的抄本,其价值仅次于《聊斋志异》手稿。

    2022年1月,经山东博物馆授权,淄博聊斋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聊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聊斋志异·康熙抄本》进行整理,经过两年努力终于由我国古籍权威出版部门——扬州广陵书社以仿真影印、保持原貌方式出版面世。

    康熙抄本首次影印出版,自然让不少聊斋迷心手痒痒。

    版权页之后的编委一栏,尽管白纸黑字印有我的名字,但“编委”也不白送。由于限量发行,印数仅有500套的缘由,导致每套书的成本较高,定价6800元的价格让不少人感叹囊中羞涩。用蒲老爷子的话来说“颇甘芳,价腾贵”。所幸,编号带4的折扣较大,可以节省不少银子。我咬咬牙,选了第314号,也算抱得美人归了。

    有朋友问:编号中那么多带4的,你为啥就对314号情有独钟呢?

    从314,我首先想到的是圆周率。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用“谐音法”来记忆,把小数点前后的数十位(3.14159 26 535897……)编成顺口溜故事:山巅一寺一壶酒。儿乐:吾三壶把酒吃……

    现在想来,那个好酒贪杯的酒徒,在山寺中狂饮,醉生梦死在山沟的有趣故事,堪比聊斋。可我一直纳闷:号称圆周率的π,怎么就偏偏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为了背诵它,无端干耗了我不少玩耍的时间。说实在的,那时候,我对圆周率π没多少好感,甚至有点反感。

    圆周率,一点也不圆满。

    二

    和芸芸众生一样,闻名中外的蒲松龄,其人生也不圆满。聊斋自志中写道,“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意思是说,自己从小就体弱多病,长大了也命不如人。门庭冷落,车马稀少,家里像远离尘世的僧房;靠着笔墨谋生,清贫萧条的生活如同和尚的钵盂。

    蒲松龄一生对科举怀有梦想,19岁那年在县、府、道连考了三个第一,成为赫赫有名的秀才。可是,此后数十年,一心中举入仕的蒲松龄却怀才不遇,屡试不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我也尝试着用谐音,把314,转换成“31”岁的“事”。蒲松龄31岁,都经历了哪些事?这些事,对于他及创作《聊斋志异》有何意义呢?

    翻开著名聊斋学专家路大荒先生著的《蒲松龄年谱》可知,蒲松龄31岁那年,正好是他的“南游”之年。这一年,迫于生计的蒲松龄辞别妻儿,开启了人生当中唯一的一次出省“南游”。他应同乡好友——时任江苏宝应县令孙蕙的邀请,出青石关,一路南下,去江苏宝应孙蕙的府中,担任了幕宾。说白了,就是帮办文牍,做贴身文秘工作。

    蒲松龄初到苏北的《途中》诗写道:“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摇意欲仙。”在宝应孙蕙县衙,蒲松龄接到从淄川寄来的家书后,所写的《感愤》诗中云:“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据此可知,这一年,喜人谈鬼、闻则命笔的蒲松龄已经开始了《聊斋志异》素材的搜集与创作。

    在南方的这段时间,蒲松龄眼界大开阔,一方面目睹了当时政治官场的黑暗腐败以及尔虞我诈,另一方面也体察了沿途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南游的时间只有一年,但对蒲松龄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等聊斋学专家研究发现,正是“南游”的这一年,蒲松龄结识了他的红颜知己顾青霞。

    三

    顾青霞是何许人也?

    她本是宝应县的一名年轻的歌妓,姿色出众,性格温柔,能歌善舞,尤其是声音吴侬软语,喜吟唐诗,可谓色艺双绝。

    蒲松龄到江苏宝应县后,通过县令孙蕙认识了年轻貌美的顾青霞。

    蒲松龄生长在农村,虽然早在19岁就考中了秀才,和淄川当地的几个文人雅士有交往,但眼界毕竟是窄的。特别是在声色方面,除了自己才貌并不出众的夫人,31岁的蒲松龄很难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异性。

    蒲松龄在宝应县结识了顾青霞,被他温婉的性格和高超的才艺所折服,写诗赠与顾青霞:“银烛烧残饮未休,红牙催拍唱《伊州》。灯前色授魂相与,醉眼横波娇欲流。”蒲松龄信奉儒家礼仪之道,他把“色授魂与”“娇波流慧”这些写给顾青霞诗中用过的赞美之词,原封不动地搬进了《聊斋志异》中写的《娇娜》。顾青霞喜欢吟诵唐诗,蒲松龄为她选过唐诗,这些在《连琐》那篇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体现。这些细节足见蒲松龄对顾青霞的欣赏与好感。

    后来,顾青霞也被孙蕙看中,娶来做了小妾。再后来,孙蕙调往京城做官,顾青霞就被留在了淄川老家。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孙蕙病逝,时年五十五岁。两年后,顾青霞也病亡了,时年三十出头。孙蕙是蒲松龄的老友,对蒲松龄有知遇之恩。孙蕙死后,蒲松龄没有诗文悼念。顾青霞去世后,蒲松龄却写了一首题为《伤顾青霞》的七绝悼念她:“吟声仿佛耳中存,无复笙歌望墓门。燕子楼中遗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蒲松龄感慨多年以后,耳中还依稀回响着当年顾青霞吟诗的可人声音,可见顾青霞在蒲松龄内心世界的重要位置,用红颜知己来定位,应当是较为准确的。

    可以说,没有蒲松龄31岁的“南游”,他就无缘体验富贵荣华的生活,无缘见识江南水乡的俏丽佳人,《聊斋志异》中那么多的女子,就很难写得婉妙动人。恰恰是31岁这年结识顾青霞,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蒲松龄的精神世界,客观上为《聊斋志异》的创作,特别是为众多精灵可人、温柔婉妙的狐女花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活生生的参照。

    31岁这一年的“南游”的往事,对于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来说绝对绕不过去,值得书写和回看。这样看来,314不但不是不祥之号,还是一个可引发联想、加深记忆聊斋学相关知识的吉祥之数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长安·城南(朱鸿)
    • 下一篇:散文:对秋(朱鸿)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