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故乡的桃花园(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1日 点击数:

                     

    故乡原来有桃花园,但没有邻村人面桃花园有名气,儿时我常去桃溪堡村桃花园去玩。

    桃溪堡村的桃花园,因唐代博陵诗人崔护的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而闻名于世。

    桃溪堡村位于樊川。樊川春有春的韵味,夏有夏的清幽;秋有秋的绚丽,冬有冬的灵动。站在杜曲少陵原畔,极目眺望樊川,碧水盈盈、清秀幽静,河水如飘带、池塘如明镜,各种鸟儿在脚下展翅腾飞,云彩在眼前慢慢的飘移,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人的心思也在跳跃和飞腾……难怪杜甫在此邀上文雅学士“展席俯水流” 、居高临下、宽宏且透彻的视野来欣赏樊川美景,因而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来长安樊川吟诗颂词,赞美长安的大好河山和旖旎风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典故和传说。

    长安最美是樊川,樊川美景入画来。樊川神秀、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樊川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历朝历代、有许多文化名流在此游览、生活居住。樊川是一处风景优美、如诗如画、人文荟萃、风光无限的圣土宝地。少陵、神禾两原之间的樊川花木繁茂、风光旖旎,一到春季樊川便成为一个花的世界。当时的樊川充满了绿意和生机,草木繁盛、飞鸟翔集。杜甫诗:“巢多众鸟斗,叶密蝉鸣稠” 。尤其是地位显赫的韦氏、杜氏家族和皇亲国戚、贵族官僚,都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在这一带建有府第门庭、山庄别墅。渔洋过樊川诗:“终南青送黛,潏水碧穿沙”。李因笃谓樊川:“冬则白雪千峰,春则红桃万树,盖阴晴殊妙,奥旷绮妍,雄秀不减江淮”。登上少陵原坡、原川下胜景比比皆是,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留恋往返。山川依旧,景色常新。

    在杜曲桃溪堡村、有一桩千古风流人面桃花的典故。话说唐代有位年轻才子书生叫崔护,河北博陵举子到长安赶考,清明时节考试后慕名到樊川踏青赏景。时值百花盛开,草木青青、溪水叮咚,麦苗泛绿、菜花金黄、桃林叶绿花红。桃花灼灼、溪流潺潺,屋舍青青、村堡俨然。风吹落英缤纷、飘飞散入清溪,飘浮水面漫游出长安城。

    他乐不思返、陶醉在梦境中。一路走得口渴难忍,发现桃园深处有户人家,便来到农舍叩门讨水喝。门扉开处,走出一位美丽清纯的桃花姑娘,倚桃而立、令崔护销魂荡魄。开门让进,崔护提出讨水解渴的要求,桃花姑娘进屋端来茶水并请崔举子坐在院中歇乏。春风之中秀美的村姑羞怯地背倚桃树桃花以水相赠,看其喝水、霎时间脸庞两颊绯红、面若桃花。那艳丽的桃花映衬着桃花姑娘的笑脸、越发显得她俊俏迷人、清纯可爱,令诗人心动。崔护一边喝水、一边看美丽的桃花姑娘,被这里娇艳的桃花和被桃花更娇艳的村姑所吸引、互生情愫。再看桃花姑娘浣纱溪畔,燕飞鸟鸣、那是何等美妙的情景!为美所感、不胜激动,在眼神和言行中流露出爱慕之情。桃花姑娘对崔护的文雅谈吐和潇洒举止,不时报以含情脉脉的眼神。直到太阳落入神禾原顶时,崔护才恋恋不舍地起身告辞,桃花姑娘笑吟吟地眼含泪花送他出门回城。

    樊川杜曲桃溪堡和桃花村姑,已成为一个挥之不去而又寻找不着的遥远的春梦。从此,这位女姑的身影始终萦绕于崔护的脑际、始终挥之不去。此后,引出一段风流韵事、二人终成眷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樊川花。第二年崔护中举后为京兆尹、急不可待地又来到樊川、带着兴奋和喜悦、兴高彩烈再到桃溪堡寻找难以忘怀的桃花姑娘,但见农舍院内外桃花灿灿依然,灼灼开放,柴门却紧锁无人,看不见赠茶解渴的美丽姑娘。桃花依旧绽放,却不见了日思梦想那艳似桃花的“人面”村姑。他心里十分惆怅、若有所失,失望之余,便在柴门上写下了传为千古佳话、妇孺皆知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离开后,与老父亲相依为命的桃花姑娘返回家读了门扉上的诗,深切后悔不该随父走亲戚、失去与崔护见面的良机。她反复回味这动人的诗句,心里抑郁、寝食不安、思念情人、害了相思病……他不思茶饭、终日哭泣,身心愈差、甚至昏迷不醒,她的老父亲也爱莫能助、束手无策……

    又过了几天,心怀恋情相思着桃花姑娘的崔护又到桃溪堡去寻访桃花姑娘。叩门进院,柴门里走出一位老者。当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老者埋怨他给门扉题诗、害得女儿日夜相思,不思饮食、生命垂危。若有个三长两短、谁给我养老送终?说着老泪纵横、捶胸痛哭:“自从去年清明节以后,我女儿神情恍惚,若有所失。心中有你,拒绝提亲。今年清明节,我和她出门走亲戚。回家后读了门扉上的诗,她便水米不进、卧床不起,今日清晨咽了气、撒手人寰。莫非是你这书生害了她?”崔护听说姑娘为他殉情绝食、悲痛至极,只觉得晴天霹雳,五内俱焚,急忙恳求老人让他再看一看桃花姑娘。他疾步来到姑娘床前、抱起姑娘的头、连连柔声呼唤,失声痛哭、追悔不已。“ 妹妹醒得!妹妹快醒!吾乃博陵举子崔护也!”同时,泪如雨下、滴洒在姑娘的脸上。  

    岂料,令人意料之外的奇迹出现了、桃花姑娘渐渐的睁开双眼、嘴唇也动了终于苏醒过来、死而复生!她发现自己躺在崔护的怀里、父亲在身旁关切地俯视,她脸上也泛起娇羞的红晕、恰似初绽的桃花。老父见女儿起死回生、转悲为喜、感激崔护来的及时、也觉得崔护可以依靠,就把女儿许配给崔护。于是,成就了花好月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经过千年洗礼,流传最广,快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从未淡忘。

    1999年海峡两岸合拍的《人面桃花》电视剧热播数年,传唱人间。此后,秦腔、舞蹈等《金碗钗》《人面桃花》剧分别上演,受到了亿万人民的称赞。

    如今,两株合抱粗的青松仍在桃花园大门两侧,向前来观光的游客述说着千年爱情往事……

      春游桃花园

    春游桃花园,  游客喜笑颜。

    绿叶红花艳,  陶醉在花园。

    春天花烂漫,  游客竞相观。

    昔日爱情地,  今朝变花园。

     

    2023年4月1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协会监事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社火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长安清明节的活动习俗(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大明秦王朱樉宗亲会祭祀大典(每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