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红薯苗(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4日 点击数:

     

    每当吃到热乎乎、香甜软糯甘面的红薯,就不由得想起父母亲在开春育红薯秧苗的情景来。

    春天育秧苗,秋天获希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苍天解人意,新春降甘霖。春季,是万物复苏、新生命发芽萌生的季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精心选薯育秧苗。父母亲选育出的红薯都是当年个头饱满、充实优良且大小均匀浑全的良种,以确保红薯品质。将干枯萎缩、畸形怪状或过小、破损有冻伤、病虫害、疤痕、霉变黑斑的弃去,以免育秧苗时影响旺苗壮苗和出苗率。

    育红薯秧苗的地方父母亲选择在背风向阳处,精细整地,秧苗床的大小可根据育秧多少而定。一般挖成3米长方形,坑深约2尺;坑内铺层细碎农家土粪,再将草木灰同马类的粪和细面面土粪混匀后备用覆盖。父亲讲:因其它牲畜的粪便容易结块,影响到红薯苗发芽生长。

    父母亲铲平压实四周秧床,将选好的红薯按照大小分开,一个挨一个、大头向下小头朝上放置。同时,前面人放置稳妥,后面的人及时给秧床内的红薯上面覆盖马粪,铺平压实即可。然后用撒水壶均匀浇灌透彻,不可过于干燥或潮湿。给四角和中间放置温(湿) 度计,便于掌握好温湿度。最后用塑料薄膜、稻草帘将整个秧床双层覆盖严密。育秧苗过早或气温寒冷时,须建火炕升温,以防倒春寒将红薯和秧苗冻伤坏死。

    晴天无风午暖时,父母亲会揭掉上面塑料薄膜、稻草帘晒太阳,太阳偏西温度低时再盖严。温度高时及时揭去塑料薄膜通风降温,秧床干燥时就用撒水壶均匀浇灌,保持秧床内合适的温湿度。

    红薯生秧床,逢春乃发生。萌生、吐芽,每支秧苗都带着对春天的向往、农夫的期盼,从母本里竞相迸发出花样的春枝,枝条上绿茵茵心形叶片、蓬蓬勃勃铺满了秧床,招人喜爱,给农夫以希望。每一支、每一株芽苗,都会逢春在红薯母本中的枝条上抽支发芽,迸发生出丛丛秧苗来。在合适的气温、湿度和肥料作用下,红薯母本蓄积的养分促使更多的秧苗萌生,竞相生长壮大。

    红薯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贫瘠、植株的吸收能力和再生能力、抗病虫能力都很强等特点。

    红薯秧苗细又长,掰掉七寸捆绑秧;剪刀除掉根底部,移栽田间好生长。当育成的秧苗长成七寸长时,父母亲会小心奕奕从红薯上掰下堆放在一起,然后用剪刀除掉根部以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父母亲将红薯秧苗捆成50或100小把,起早贪黑用竹筐带到杜曲、韦兆、引镇等集市去出售,换钱以补贴家用。

    移栽红薯的田间必须深耕并施有机肥,确保土壤疏松肥沃,以利秧苗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移栽红薯秧苗有斜插、直插、弯曲、平栽四种方法。

    樊川水田地长出的红薯秧苗旺盛易蒙蔓,红薯产量尚可但有虫害、含水分多不易贮存且味道差。红薯秧苗多移栽在少陵原上,虽然结出的红薯个小但甘甜软糯,蒸熟掰开似板栗、面面的甜甜的丝又少。

    红薯秧苗生命力极强,离开母本一周多仍能成活。父母亲在移栽前采用泥浆浸泡秧苗根部,随后移栽到土坑里用脚踏实,浇上一碗水完事。按照一坑一苗栽培法,即就是遇上晴天烈日的暴晒,秧苗依然会生根发芽。如遇到阴雨天气,秧苗吸收水分和养料后,就会抽枝向四周无限蔓延,用生命的绿色覆盖裸露的黄土地,恰似铺上一层绿毯招人喜欢……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割掉红薯蔓,用镢挖出长的、圆的、红艳艳硕大红薯,一窝能结3----5个红薯,个小的还多似红薯下蛋、一串串招人喜欢……

    红薯叶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其顶端嫩尖被誉为“长寿蔬菜”、“蔬菜皇后”和“抗癌蔬菜”,是真正的绿色蔬菜产品。经济困难时期我的母亲用红薯叶下到汤面锅当菜食用,还用薯叶同面粉混合擀成“菜面”,光滑有味,可好吃!

    红薯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天然滋补品,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多糖、胡萝卜素、脂肪、钙、磷、钾和8种氨基酸。早餐食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养胃。红薯所含营养素多样,食时软糯香甜,给人以口福。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少人的皱纹、提升肌肤状态、延缓衰老、是食疗美容品。

    红薯食后对人益处:保护心血管健康;缓解肠胃问题;预防便秘;保护眼睛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

    红薯虽好,但不能生吃、多吃,因淀粉含量高,生吃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到消化吸收。红薯最好做熟吃,过食会腹胀、导致消化不良。患有胃病、糖尿病的人,需少食或不食,以免加重病情。

    红薯除蒸、炒、烤、下锅等方法食用外,与肉类混合可做肉菜。以前樊川杜曲一带过红白喜事用红薯切成小块垫“碗子”或做“红薯肉丸”菜,还可与面粉混蒸凉皮、搅凉粉、烙饼、炕红薯片等吃食。

    可将红薯切片晒干备用,还可将红薯块适宜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制作酱油、蜜饯、饴糖、葡萄糖酸钙外又能酿造白酒,提取酒精等。红薯淀粉可加工粉条,与玉米、青草等混食,可使猪催肥壮膘,是很好的饲料“催肥剂”。

    红薯秧苗,春天希望。

    生根长蔓,秋结硕果。

     

    2023年3月14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协会监事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西安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社火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读书使我进步(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长安清明节的习俗(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