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散文:房子有感(薛志毅)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31日 点击数:

    我今年69岁了、虚岁已是古稀之年。总此一生、从幼年到老年换住了不少房子、有的是老家、有的是宿舍、有的是自己花钱买下的住处、也有许多感慨、就成了这篇散文……

    1965年秋至1968年秋在韦曲二中上学时我们住的是二中北边的男生宿舍的第一排第一套、是一个两间房、进去后就是除了中间近米宽的走道外、两边全是通铺,我还当过一阵子舍长、后来是团支书;那时候每早喇叭都唱的《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的歌、我们走到二中最西边的操场跑步。

    在1970年秋至1973年元月我们在韦曲一中上学时男生住的是一种最上边的一列火车、是几十间土楼、分上下两层、里边是上下铺、旁边有个楼梯、我似乎一直住在上边、和邹亚民(现在绍兴)挨着、也是通铺;一中是个典型的塬坡型学府、因为我们男生的宿舍在最高处、和学校那座古典式亭子几乎是同排、每次上去不知要走几百个台阶、但那时还是年轻人、不知道累。

    1973年秋到1976年秋我在兰大上学、一直住拐角楼男生宿舍四楼、我们先住的4036、后主的是4050、每个宿舍四个双层床、上下住俩人、实际我们班每个宿舍只住6人(河南范县黄守岭、宁夏固原刘永平、青海乐都吴天录、来自内蒙左旗的天津知青董继增、从长安去的薛胜武和我)、空下的两张床大家放箱子、中间的空地方有四张小桌子、大家可以写字学习。

    1976年打到四人帮时毕业到阎良630所、我在175楼开始和黄杏文(北大毕业、1980年调到福建鼓浪屿某大学当老师)住在一起、是两人一间175楼宿舍18平米、到1980年他调走了、我和别人又住了几年、爱人1986年2月来后才搬到东平房。

    我家第一次盖房是1972年农历2月的事、距今已46年了、那时主要是我的父亲出力、但好多往事历历在目、我父亲开始住在东边那间柴棚里、后来和西边万武住在一块、竟半个月睡不着觉、整天考虑着盖房差这差那、如何筹划?我只是个才过20岁的高中学生、只请了十天假回去帮了一下忙。父亲盖完房出尽了力、于1973年6月患病、75年元月去世、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1976年分配到阎良上班、77年结婚、爱人79年工作 、86年调到阎良也32年了。在这里我家最早住过东平房的一间(外边搭了另一间)、住到1986年底;搬到新楼322栋的一单元四楼西把头(一间半、35平方、包括卫生间和厨房);1992年搬106栋的二楼(中套、两铺加厨房、卫生间在外、56平方);1997年搬到新楼338栋的三室一厅83.9平方、2003年又搬到到新楼356栋的三室两厅130平方;房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舒服;儿子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也结婚住到新楼370栋的112平方的两室两厅、也不小。这个原因、也是国家经济在一天天进步、改革开放的政策打破了过去的沉闷、国家充满了朝气、全国建设一日千里、我这小家也是国家的一个缩影。

    到了2014年十月、我们在西安也买了一套小房子、59平米的两室、实际净面积只有40平方、但卫生间厨房具备、我和爱人从2014年10月装修到2015年初、总算装修好了。到了2015年5月间买了点家具就能住人,从此后到了西安有了自己的房子。

    在2017年左右,儿子和老伴去广西防城港市,老伴做主在哪里也买了一套房子,2018年儿子也装修好,而且置了家具,可是现在却没时间去住。

    又到了2018年3月、我们打算返修在长安老家里的房,从3月6日到7月6日、伐了院子里几棵大树、只留了皂角树和三棵椿树、拆了父亲盖的老房、开始盖新房、4月18日上梁、到到5月上旬内粉、6月中旬总算盖好。是15.4x12.5的四间大房。

    6月15号前后开始打院子、并垒了三十多米两米多高的院墙、请岳村的机械打平了院子、安了师家村尤家巷子师建青做的喷塑红色院门、但这次我们盖的比较好、经济也相对充足;而2019年春又进行了装修、安了内门、吊了顶、安了灯、全用墙漆刷白了、还加修了院门的门棚顶……

    这就是房子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包含着大家和小家的故事---及国家和个人的关联,我们爱家首先必爱国、国家的进步也系带着社会和家庭的兴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沿着渭河河堤南岸走(薛志毅)
    • 下一篇:散文:我们樊村今日过古会(薛志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