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梦中的母亲(曹石峻)

    作者:曹石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9日 点击数:

    深秋时节的一大清早,我回到了白鹿塬上的故乡。刚一进村,老远处就看见老家的街门大开着,我知道,母亲早已起床了。早起,是母亲一辈子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年不论春夏秋冬,她总是早早起床,打扫前院后院,把屋里屋外,旮旯拐角,收拾的干干净净。

    我跨过街门的门槛走进院子喊了一声:"妈,儿子回来了"。小院里静悄悄的,没有母亲回答的声音。根据以往的经验,母亲听到我叫她,就会高兴的立即迎出来,今天是怎么了,母亲到那里去了?

    我走进厨房,母亲还是不在。厨房是传统的锅头连炕,四周围的墙用白土刷的白白的,瓢碗勺盆放的井井有条,面瓮擦的又黑又亮,锅头上没有一点灰尘。火炕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床单铺的平平展展,窗子上,母亲画的窗画和剪纸,依然鲜艳耀眼。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清爽,那么温馨安详。母亲不在家,我便动手开始做饭。

    我把饭菜做好后,还不见母亲回来,便走出厨房,在院中那用水泥作成的小桌旁坐下。秋天的太阳已不像夏天那般火辣了,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院子后面的香椿树上,两只喜鹊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叫着。东边围墙根下,母亲栽植的菊花,红色,白色,黄色的花朵,在枝头上绽放着。几只小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的飞来飞去,你争它抢,欢快的采着花蜜。

    门外井房子旁边的那棵老洋槐子树,经过秋霜点染后,叶子已变成了藤黄色,有些已经飘落了。院子中间的老柿树上,慢慢变红的果实,一疙瘩,一串串,个个都像小红灯笼,给小院里增添了几分喜庆的色彩。

    看着这些火红的柿子,让我想起了每年这时候,母亲总要摘下几兜蒌,沉腾腾的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送到我县城的家里。由于母亲上了年纪,所以每次我都让她以后不要再送了,想吃,我们可以到市场上去买,也花不了几个钱。母亲总是点头敷衍着,第二年又提着沉腾腾的柿子送来。

    时间过咧十点多,还未见母亲回来,心里有咧几分焦急,也有咧几分狐疑,但我还是尽量往好处去想。我知道母亲是个热心肠,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事,她都会去给人家帮忙。所以我先去对门的六婶家,看看她是不是在那里,可进门后看到只有六婶一人在家。六婶告诉我,母亲已走咧好多年了,究竟去咧那里,她也不知道。六婶的话我有点不太相信,又去隔壁的二大爷家。

    二大爷为人厚道实在,村里数他辈分最高,他肯定会告诉我实情。可到了二大爷家一看,母亲还是不在。二大爷见到我,用冰冷的眼光和言语说:″你妈已经走咧十几年了,你现在才回来"。一向待人温和的二大爷,今天咋是这样的态度,往日的和颜悦色全都没了。“二爷,对门的六婶哄我,您老咋也哄我"。我这么一说,二大爷的态度才有所改变:“瓜娃,你妈已经死咧十几年了,难道说你真的就一点都不知道"?二大爷的话我简直就没法接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妈要是真的死咧十几年,院子里的荒草早都长的比人高咧。对门的六婶骗我,你也骗我,你俩人合伙在骗我"。

    我非常生气的回到家里,狠狠的闭上街门,在小院里徘徊着,从南向北,从北向南,反复着,继续着。忽然街门开了,只见母亲站在门口,穿着茵丹仕林的大襟衫子,黑色的华达呢裤子,满头黑髮,八十多岁的老人咋变得年轻了。我高兴的急忙上前拉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又凉又冰。

    我搀扶着母亲在院中的小板凳上坐下,“妈,你出去咋不锁门?就不怕贼娃子把咱家偷了。我刚到六婶家去找你,六婶说你都走咧十几年了,我又去隔壁的二爷家,二爷说你已经死咧十几年了,我根本就不相信,把我还气的。你看他俩咋是这人,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咋能胡说呢。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去纺织城,北火巷和糜家桥找你"。母亲只是微笑着,一句话也不讲。

    “我这次回来是专门接你到县城去住,我已买了房子,专门留咧一间让你住,客厅卧室都有电视。电影电视剧,秦腔戏,你想看啥就看啥。再也不用去邻居家了。我现已退休,可以天天在家陪你"。母亲还是微笑着,就是不说一句话。

    我望着家里的老房子:“咱家的房年久未修,又没廊檐,已经不能再住了。早些年每逢阴雨天你总是埋怨,“耢稻子,耢稻子,耢咧一輩子"。这回好咧,再也不会叫你耢稻子咧“。母亲还是笑着,一句话都不说。我知道母亲还没吃饭,就急忙去厨房舀饭,可当我端着饭菜出来的时候,母亲人却不见了。我赶紧跑到街门外大声喊叫:“妈,你又到那里去了"?

    突然间,我一下子变成了童年时的我,我哭着喊着。街门外的井房前没有一个人,只有那棵老洋槐子树,被一阵阵秋风吹的来回摆动,叶子一片片的全落下来。

    哭声和喊声把我惊醒了,噢,原来是做了个梦,可真实的泪水已浸湿了枕巾。老洋槐子树,老柿树,老房子,小院子,菊花,全都不见了。我依然躺在自家的卧室里,再也无法入睡,便披上衣服,背靠床头坐了起来,擦干了脸上的泪水,点燃了一支香烟,回想着刚才做过的梦。我多么希望能把这个梦继续做下去,那样,我就能和母亲多待一会了。

     

    作者简介

    曹石峻,原名曹世俊,西安市長安區人。平生喜爱戏曲、文学、诗歌、音乐、绘画。少年时即进入专业文艺团体,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和绘景,后研习中国画创作,画风写实,作品雅俗共赏。

     

    发表散文

    《怀念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和易俗社的情缘》《我的童年和少年》《鸣犊镇上的古会,浐河上的桥》《我家门前的那口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读你(朱奕阳)
    • 下一篇:散文:杜回冢(王选信)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