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记忆灵感寺(杨瑞珠)

    作者:杨瑞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9日 点击数:

     

    老家村名——太平河,你可能不知道,但灵感寺这名,你可能听说过,你也可能去过,你也可能就住在她的附近,说起灵感寺新旧时的历史就会立刻浮现在你眼前。

    灵感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区五星街办太原庄村东南约三里路处,在沣河东岸,与河西岸的北强村遥相呼应,它的声誉远近闻名,以至于长安区秦腔大家润润子自报家门灵感寺人。

    灵感寺有一条东西长约千余米的大街道,街道两旁布满了商铺,一家挨一家,有布店、粮店、肉店、食品杂货店、服装店、农具店、铁匠炉店,还有专为骡马钉脚掌的小店……商店多,货物齐全,农村人需要的东西,去灵感寺一定能买到。我小时候,常去灵感寺给家里买个酱油、醋、盐一类的小商品,借此机会逛上一圈。

    灵感寺街道东头有一所学校,即西安长安第五中学,学校内外坏境优雅,我每次从校门口经过,总能听到学子们郎朗的读书声,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就为之羡慕不已。

    街道西头有一处用围墙围起来的面积很大的露天戏院,每逢节日或灵感寺有农贸交流会时,某个秦腔剧团就来到这个“戏院”演戏。白天我要上学没空看戏,晚上去,不买票,正门进不去,就缩头缩脑的骑在墙头上看戏,有时趁放哨人员不注意迅速跳进院内,挤入人群享受一场精彩的秦腔大戏。

    灵感寺有个社会福利院,院围墙外紧邻西边和东边各有一条通往五楼和十堡姜村的道路。南面是一片可耕地,由社会福利院里的教养人员耕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我每次去灵感寺都要站在马路边观看教养人员种菜,他们有的担水浇地,有的挑粪施肥,有的耙地松土,活干的井井有条,一畦一畤的土地被他们打理得平平展展,实是好看。

    院门口有人员站岗,不许闲杂人入内,我白天从未进去过,仅是当某晚院内放电影时,门卫放行,我和小伙伴们挤在人群中涌入院门,在昏暗的灯光下沿着一条小道步入电影放映场。

    放电影的场地是一处大院落,周边坐落着不同建筑形式的高低错落的房屋,其中一座最大的房屋坐落在院落中轴线的最北边,房前西侧有两棵参天银杏树,长势健旺。我们就聚在这银杏树下观看电影。这就是灵感寺在我小时候头脑里留住的记忆。

    最近闲暇阅览东大乡各村历史,灵感寺的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灵感寺远近闻名,它的历史并非我记忆中的那么简单,于是遍寻资料,才得知灵感寺历史的真实:灵感寺原是一座寺院,解放后设为了西安社会福利院。

    据清《长安县志•寺观志》记载:“灵感寺本是永兴王府家的佛堂。五代后汉时期叫西明寺,后周时期改名白马寺,唐朝贞观末年改为灵感寺。”唐时,灵感寺门前已是重要集镇。唐末,黄巢起义建国“大齐”守长安,王铎率唐兵反扑,屯兵就在灵感寺。

    宋元符三年神向道宣律师在寺中创设灵感戒坛。

    当时与玄中寺甘露戒坛与洛阳会善坛合称中土三大戒坛。日本东大寺的戒坛就是依灵感寺《关中戒坛图经》为据修建的。时唐玄奘弟子圆测曾在灵感寺任主持。

    明朝嘉靖年间关中大地震,灵感寺被震毁,明正统二年重葺。嘉靖三十四冬月又地震毁,万历元年再重修。清朝时期对灵感寺也曾进行重修。

    清光绪年间五楼廒进驻灵感寺办公,民国时期灵感寺内尚有大殿五间,前殿三间带楼,东西两寮十四间,东侧大小五院,计僧寮等二十九间。抗日战争时期灵感寺曾作为日本鬼子的收容战俘营。现在西安城内书院门有关中书院,为明朝工部尚书,关中大儒冯从吾所建,是明清关中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九年改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曾于一九三八年南迁至陕西西乡县,一九四三年八月复迁回西安,因校舍被国民党兵站总监及医院占据,曾将学校临时安置在灵感寺,直到一九四五年才迁回原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国民政府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祭黄帝陵。一九三七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并将形成《恭谒桥陵记》发表在《建国月刊》,其中就有一节关于灵感寺的记载:“出南门,由大道南行。南行十五里,越凤栖原。再五里,抵达韦曲。折而西行,入市政会所修筑之土路,路面亦颇平坦,可惜所栽种之树木,则百不存一。过香积寺,过潏河旁之高桥,十点半抵达灵感寺,入寺稍息。

    感寺西邻沣河,东挨潏河,面南秦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过去为重要集镇,现在仍是周边村落的商贸中心。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于西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砸核桃(郝德海)
    • 下一篇:散文:荠菜饺子(郝德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