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郭沛军>>正文内容

    散文:合作社(郭沛军)

    作者:郭沛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9日 点击数:

    合作社这个词,现在广泛指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最早的合作社,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知其原意了,原来的合作社与现在的合作社有着不同的含义,本质的区别。

    其实,合作社过去分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初级社和高级社我没有什么概念。在我小的时候,合作社在我们那里叫做合社,就是大队集体经营的商店,上级的供货单位是公社供销社,几乎所有的村都有合作社,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从公社供销社进货,再把货物卖给本村群众。那时的合作社是盈利的还是服务的,我不太清楚。但是,在村合作社里面发生的几个小片段,还时不时的在脑海里盘旋,无法抹去。

     

     

    我们村的合作社,坐落于村西,戏台广场的东边,那里的房屋是三间大瓦房,合作社占了南边的两间,北边紧挨的是大队卫生室,里边有三个赤脚医生。大队采取这样的布局,也是更好的方便群众看病和购买东西。合作社就是村里的小百货商店,几乎群众生活需要的物品,合作社里基本上都可以买得到,除了像电壶,搪瓷盆子,布料等价格比较高的耐用品。售货员是大队干部在村里挑选的两个年轻女子,负责合作社货物销售工作,同生产队一样实行工分制。

    合作社里面的味道是好闻的,也是当时村里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合作社里的食品,基本上是没有包装的,是放在食品专用的无盖木箱上,长方形的那种,食品在屋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特殊的混合味道是香的。这种特殊的混合味道只有在合作社才能闻到,好像所有的合作社里面都是同样的味道。孩子们虽然没钱购买,但在能在合作社里待一会儿,闻一闻也是心满意足的。

    一般村里最热闹地方也是合作社,夏天,合作社门上安有电灯,冬天,合作社里有钢碳煤炉子,没事的人,都愿意到合作社里谝闲传,那里也是大事小事传播的发源地。男人们,小孩子们都爱去,但是,父亲不喜欢那样地方,好像从来没有去过。

    对桃子的记忆是从合作社开始的,小时候,一年四季都没有什么水果,像西瓜,苹果,倒是在夏季和秋季才能看得到的,却是不多的,家里也一直不舍得买。

    那天,不知听谁说,合作社里进了一筐桃子,父亲竟一时高兴,让大哥带着我去买桃子。桃子是绿皮的,第一次见到,竟莫名的兴奋,拿了一个放在背心里就往回跑(过去小孩都是背心捅在短裤里,被和背心之间就可以放东西了),回到家后,满身的汗,还用手不停的擦,不一会儿,上身刺痛发红发痒。父亲笑着说,这是让桃子的毛毛给扎了。赶快用盆子里的水冲洗,但是,那个痒痛一直持续到晚上,也不记得桃子的味道。从那时起,不管是什么样的桃子,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那时,生活的必需品象菜油、煤油、酱油、醋、还有散酒等,基本上是用大缸或大桶装的,通常把“买”称之为“灌”,象灌油、灌醋、灌酒等。有一位粗心的小伙,母亲让他去灌菜油,他提着油瓶子给售货员说灌油,售货员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灌成煤油。当他的母亲用铁勺在锅洞里“炒菜”时,也没有仔细分辨,习惯性的往铁勺里倒油,当铁勺送进锅洞,瞬间燃起大火,竟下意识地将铁勺抽了出来,燃烧的煤油洒在灶旁的柴草上,引起大火,幸亏扑救及时,险些酿成大祸。

          还有一次,好不容易得到一枚孩童们都喜欢真军帽上的红五角星,爱不释手,准备到冬天把红五角星戴在帽子上,感受一下解放军的感觉。一天下午,又转悠到合作社,趴在放盐的木斗旁,取出五角星,在木斗边上的柜台上摆弄,一不小心,五角星掉进木斗和柜台的缝隙里,瞬间,我就像丢失了一件宝贝一样,大哭的冲进柜台里,疯狂地扒着盐斗下面的废纸堆,可一直没有找见。售货员问清缘由之后说,可能是丢了,要是找见了就告诉我。终究,那枚红五角星没有找到,是彻底地“丢了”。没过多久,售货员弟弟的帽子上戴着一枚红五角星。

    回到村里,偶尔还会听到上了年纪的父辈们闲聊合作社里发生的事情。是的,村合作社是除了村里老碗会之外最热闹的地方,那里不分男女老少。那里是发布从公社传回来非官方的新闻中心,是群众谈论国家大事的聚集地,也是大人们论东家长西家短和嬉笑怒骂的场所,一个每个家庭都需要去的地方。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村合作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就解散了,消亡了,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农村人所经历过的一个记忆。或许,再过若干年后,这种记忆也将会彻底的消失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近视眼(郭沛军)
    • 下一篇:散文:修水渠(郭沛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