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郭沛军>>正文内容

    散文:拉木头(郭沛军)

    作者:郭沛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4日 点击数:

    那是我当时走过的最长的一段路,一段空车去,重车回的路,也是走过的为数不多,最长的一段柏油路,从高桥到石砭峪的路。

    那几年,农村要盖房,制作窗门的木料是比较难买的。一般,秦镇的木材市场的板材木料不好,价格还高,想要买价钱合适的料,赶多次集都不一定能碰见。

    为了节省开支,父亲多处打听,地方远的,相对便宜,但是必须自己去拉运。当时要是用拖拉机去拉,费用太大,买木料的钱就不够了。父亲同我们商量后,决定再借两辆架子车,步行进山,自己去拉木头。

    拉着架子车去拉木头,来回需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来说,确实是件苦差事。但是,听父亲说,大部分的路都是柏油路,不像土路那样颠簸费力,路都是平的,不太费劲。年少的我,对于路的远近概念不深,只想尝试一下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拉架子车的感觉。因为,经常在村里的土路上拉车子,颠簸大,是件不舒服的活。还有,这次拉木头,是要进山的,虽然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见南山,但不曾登过南山,不曾进过南山,内心里还是有些许的小冲动。

    那是一个秋季多云的星期天,为了早去早回,早上天还没亮,父亲早早的带着我和三哥,带着几个蒸馍,一人一辆架子车就出发了,目的地是石砭峪的山里,具体啥地方,我却是不知,只知道在山里。

    当天微亮的时候,我们已经走过高桥,踏上高鸭路。走在柏油路上,感觉确实不一样,走起来是舒服的,完全没有颠簸费劲的感觉。

    公路两边一直向前,都是笔直的落叶杨树,是那样的好看,地里的麦苗绿绿的,南山清晰可见,如进入立体画卷一般,不由让人羡慕起住在公路边的人。

    在大集体结束后,不管是村上还是组上,村内路、生产路、机井旁,凡是集体栽植的树木,能伐的基本都伐完了,自己村里的路边是光秃秃的,杂草丛生,丝毫没有这柏油路的风景好看。

    现在想起来,当时,虽距西万公路有五六里路远,却始终生活在那方寸之间,未曾远离,实在是可悲!走出方寸之外,原来世界是“如此之大”!

    平坦的柏油马路,走路都是轻快的,虽说不上是移步换景,步步却都是新的。好奇,新鲜,目光不停地向前搜索,是眼睛带着腿在走,而不是腿带着眼睛走,前边的道路始终有着超强的吸引力。

    记得,大概在中午一点多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在办理相关手续之后,院子里只有一小堆原木,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左挑右挑之后,分三辆车装完,再用绳子绑牢,为了赶路,还没有来得及环顾山里的风景,就返程了。

          石砭峪水库是那么的大,夹在山谷之间,大坝是那么的高,超乎当时的想象。和洨河边村上挖的水库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那是可以行船的,那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井底之蛙。

    第一次,亲眼看见大人们常说的长安第一大工程,万人修建的石砭峪水库。对于一个没有出过远门,没有见过世面的我而言,是如此的无以言表。

    进出大山,两次经过开凿那么长的山洞,这样的情景就像第一次看到电视机一样新鲜,那真的是把大石头凿穿的。难得有这次进山拉木头,才得以身临其境的机会,感受到南山之大,山里有山,山里有水,山里有树!

    偶然的收获,知道了山里不只是长树,长草,也能长庄稼。见到了山上没有收获的玉米棒是那么的短小,不及山外玉米棒的三分之一,颗粒也很小,就是袖珍玉米。

    穿过山洞,就是碎石铺成的下山路。年少的我,认为下山路不费劲,觉得自己是可以的,让父亲和三哥走在前边,自己走在最后,却忽略了潜在的危险。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是那段下山路。返程的兴奋,只记得高兴,父亲又看不见,便无所顾忌的下坡,像是在平原之上,兴奋地跳起双脚,脚面离地,让车子自由滑行。忘记了路边的悬崖,是的,石子路不像柏油路,极不平坦,当你双脚离开地面的时候,车子的方向你是把控不了的,随便的一块石子会让架子车撞上路旁的山,掉进路边的沟。

    当我还在觉得很轻松,很好玩,得意洋洋的时候,进山的一位路人提醒一句,“小伙子,不敢那样拉车,脚不敢离开路面,小心掉进沟里”。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的,还好,及时听从了路人的提醒,才免遭一难。是呀!走路、拉车,必须是脚踏实地的走,一步一步的走,路才能走的实,车才能拉的稳。

    回到柏油路上,父子三人交替走在前边。当天已经黑下了的时候,我们已经走过了泉子头。

    在感觉疲惫,双脚难以迈开的时候,却远远的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母亲在呼喊着我的名字。刚开始以为是疲惫产生的幻觉,听错了,再仔细听听,声声入耳,真的是母亲的声音。

    从我们早上出门,母亲就一直不放心。在半下午的时候,就提的蒸馍和水,步行去接我们。那么长的路,母亲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她是走走歇歇,边走边问,过了高桥,天就黑了。

    走夜路,母亲一个人走着害怕,就不停的喊着我的名字,给自己壮壮胆。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喊,走了十几里路。

          细心的母亲,带来的是夹有白糖的蒸馍和水,说在家受伤休养的二哥已经做好饭了,在家等着呢。填饱了肚子,少时的休息,恢复了劲头继续上路。母亲要帮我推车子,我坚决不让,坚持让母亲坐我拉的车,扶着母亲在木头上坐稳。拉着母亲,感觉架子车反而轻了许多,走路都变得那样的轻快。

    从天未亮,到夜已深,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经历,到了从未到过的地方,听到了“无足轻重”善意的提醒,感受到母亲的担心和温暖,确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有许多的无心良言面对着你,关键看你是否听得进去,是否感悟得到!你有付出,才会有经历,才会有收获,不管收获大小,终是你的。多听听提醒,你可能受益匪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担子(郭沛军)
    • 下一篇:散文:宠物狗(郭沛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