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春天里,等待故乡的来信--扶贫系列(杨广虎)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4日 点击数:

    秀一直在等着弟弟柱子的来信。她上初三,马上面临中考,老师讲了,现在的“中考”比“高考”还要难,同学们要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比学赶超,辛勤努力,考个高分,争取进入民办的“五大名校”,那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槛。

    秀,一次又一次去学校的门房询问,老门卫都不耐烦了,嚷着:“现在谁还写信呀!大家都看智能手机玩游戏,拍视频,扫题当网红了!你看看,学校征订的报刊,土都积了一层层,谁还看?放上一段时间,都变成废纸,卖给收垃圾的。”

    秀,强忍着眼泪,默默地不说话。有时候,她不敢去问,只能远远的看一下。在门房外,偷偷摸摸的,像个小偷,眼睛贼亮贼亮的,四处张望。她的村子,弟弟上学的小学在大山沟里,没有信号,手机也买不起,只能写信。就是写封信,也要让人捎到几十里开外的镇上邮局邮寄。

    自从寒假结束,从报到上学至今,离开村子已经有二个多月了,秀没有接到弟弟一封来信,她有些着急了。为了省钱,也为了节省时间拼命学习,她没有回家。

    弟弟柱子,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无忧无虑,贪玩不太爱学习,也懒得写信给她。有时候,一个人总望着出山的小路,静静的,失神。老师说,弟弟可能有点自闭。

    听老师同学讲,城里的“小升初”名校都要摇号,面试。跟过年村里人,“挖坑”赌博一样,原始又简单;村里人江,上个初中,城里孩子,不光要拼爹,比家底,也要凭运气。好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兜底,弟弟初中还有的上。

    秀知道,自己和弟弟柱子是“孤儿”,是“贫困户”,享受着国家“三免一补”好政策。可这好政策没有了咋办?虽然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兼第一书记王强说了,她有“妈妈”,不是“孤儿”,那妈妈在哪里?和“孤儿”有啥区别?

    爸爸在世的时候,家了有妈妈和弟弟,虽然有些贫穷,一家四口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妈妈心气高,一直嫌爸爸挣钱少,爸爸出去打工,总被人拖欠工资,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还被传销骗走,最后在王强叔叔的帮助下,说是“金融扶贫”,免息贷款买了一辆旧货车跑运输搞物流。村里的桃子、核桃等果子运不出去,买不上好价钱。有了车,就可以买到城里,镇上还搞起了电商,眼看着爸爸的生意越来越好。可是不幸还是发生了。村上的路况不怎么好,沟沟壑壑的,下了雪,妈妈催着爸爸上路拉东西挣钱,爸爸嫌冷,抿了一口自家酿制的包谷酒暖身子,不想发生车祸,车毁人亡。最后警察判定,酒后驾车,一分钱保险也没有赔。爸爸死后没出一个月,妈妈狠心扔下他们兄妹两个,也走了,不知道去了那个地方。后来村里有人见了,说是改嫁到远方一个村子。

    整个村一个祖宗,一个“姓”。秀和柱子在村老支书、村长的关照和见证下,由爸爸的哥哥,伯伯和婶婶作为监护人,进行抚养。秀和柱子另立“户口”,由于年龄小,扶贫的钱打给伯伯和婶婶,各种物品也送个他们,家里的地也被“土地流转”承包出去了。伯伯还可以,有时候偷偷给些零花钱,婶婶一分钱不给,经常要他们干活,还骂秀和柱子是败家子。秀知道,婶婶不想给她和弟弟花钱,从牙缝里硬抠,给自己儿子攒钱在城里准备买房子娶媳妇呢!伯伯和婶婶的儿子花了家里不少钱,上完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说是在城里准备考公务员,其实是靠发传单跑保险当快递哥挣钱呢!

    救急不救穷,扶贫先扶志。多亏驻村扶贫工作队王叔叔,没有让他们兄妹两个失学。有时候来学校问候,也给秀一点零花钱,并把社会上爱心人士的捐款放在班主任那里,秀需要的时候,直接去取。后来,婶婶知道了,跑到学校给班主任要钱,大吵大闹,要不是王叔叔及时赶到,进行制止,说明情况,支持正义,班主任怕是跳到黄河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一路打听着,来过学校,拉着秀的手哭个不停,她要秀和柱子跟她一起去过。秀摇着头,几年不见妈妈,她心死了。她听说了,妈妈重组了家庭,又生了一个孩子,原来家里还有两个孩子。

    后来,有村民告诉她,妈妈其实看上了政府扶贫,给她家集中搬迁修建的房子,四处打听能卖多少钱。

    王叔叔几次和她谈心,要就业扶贫。想让她初中毕业后去扶贫单位的技校学个手艺,直接就业;或者,初中一毕业,就给她找个工作。这也是现实。秀,没有答应,她要上大学,只有上了大学,才能走出贫困的山村,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弟弟,防止返贫。这条路对她来说,是天路,她也要“一博”。虽然劳动没有高贵低贱之分,但是劳动价值有区分的,她知道,学历低,在这个社会上,只能干些粗活。老师讲了,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了。同学们的父母,有官有钱有权的很多,自己除了学习好,什么都没有了。哪怕是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她也认了。

    校园里,杨柳依依,柳絮飞扬。秀,顾不得享受着春天里的大好美景。她的故乡,虽然在山沟里,但是一个挑花夭夭,梨花带雨,油菜花开遍,充满田园野趣,美景如画的地方。经常有一些背包客来村里欣赏美景。可自己呢?秀,从来没有觉得那是什么美景,村里子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小孩,难言的寂静,甚至让她感到好山好水无聊,有些许的厌恶。当离开故乡,在县城上学,她才觉得山村的宁静,村民的淳朴,自己和故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纽带;喧嚣的城市,花花绿绿,吵吵闹闹,让她有些头晕,心里躁动不安,有时候学习都不能安心。

    “阿嚏!”秀,打了一个喷嚏。可能是不小心柳絮飞进了咽喉。古人诗中“灞柳风雪”的诗情意境她很难体会到,听男同学们说要给柳树“避孕”,喷什么“絮无踪”、洒什么农药,注射“抑花一号”抑制剂,要整治柳絮呢。

    “谁又想你了?”后面冒出一个满脸青春痘的男同学,给秀做了个鬼脸。她知道,这个男孩一直暗恋自己,跟屁虫一样总喜欢跟在她身后。

    秀,狠狠瞪了一眼这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独自离开。老师讲了,青春痘就是爱情的信号弹。她要上大学,可不想被轻易击中。

    她要去学校的门房,去看有没有弟弟的来信。

    秀,没敢去打扰门卫,一个人远远地盯着。老门卫正在卖废旧报刊,收垃圾的人,拿了一个脏兮兮的化肥袋子正在装。秀忽然看到,有一封信从报纸里掉了出来。她顾不得什么,赶紧跑过去捡。多么熟悉的字体,歪歪斜斜,有点稚嫩,那就是弟弟柱子的笔迹。

    “奥,原来夹在这里了!抓紧拿去吧!”老门卫说。

    “不行!都称秤了。要减分量,要减钱!”收垃圾的人说。

    “就一封信么。让孩子那去吧!这份信,是一份心。”老门卫说。

    “看在她可怜的份上。我大人不记小人过,算了。”收垃圾的人说。

    “给你!”秀,扔给收垃圾人一块皱巴巴的纸币。弟弟柱子的来信,是她春天里最好的礼物。沉甸甸的,她闻到了泥土的清香,花的芳香,故乡的味道,和弟弟依靠的温暖。

    人间最美四月天。有弟弟,就有家;有弟弟的来信,就有家的温暖和自己奋斗的勇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诗和远方很遥远,但眼下的路,自己还需艰难地走,秀知道,面对现实的苟且,无情的风雨,她需要更加坚定。

    她把这封信小心的放在书本里,准备晚上,一个人慢慢地阅读,在春天里,草木萌动,阳光拔节的青春日子里。

                          

    2019年4月21日匆于长安

     

     

      作者杨广虎,男,硕士,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诗歌集《天籁南山》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说:树生长的地方(杨广虎)
    • 下一篇:散文:纸飞机(杨广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