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蟠龙塬上望太白(杨广虎)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点击数:

    我知道“太白”,源于婆(宝鸡方言,即奶之意)的指点。小时候,每到夏收麦子碾完,一场大雨过后,天空湛蓝,视野广阔,婆便会站在塬上的场畔指着远方对我说:“那是太白,太白山!你爷还在那挖过药,砍过柴呢!”

    站在我们宝鸡县(现已改为陈仓区)蟠龙塬(又称贾村塬)上,远望太白山,高耸入云,伟岸高大,雪白一片,云蒸霞蔚,大美至极!虽相距有百公里之远,但却近在眼前,直逼而来,气势磅礴,暗含冷气,不言自威;虽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却觉一股股冷风不断袭来,在天旱少雨的盛夏,让人倍爽!

    “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婆指着远山说。

     “那山后面是什么宝贝呀!”我问道。

    “我也不知道。”婆说,“听你爷说,山后面更美!山里面更奇!”慢慢长大,从书本中知道了,“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神奇之景!知道了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知道了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生物宝库”、“中国中央国家公园”,“中华龙脊。太白山犹如一道铜墙铁壁,千百年来屹立在中华大地;如同一位睿智的长着,见证着几多历史风云,是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

    太白山,就像远方一块磁石,吸引着我,伴我成长,让我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我们去街上跟集,碰到了邻组的一位伯,我们一起从家乡嘴头村起,去桥镇街道,雪下得很厚,步行缓慢但景色优美,在黄土塬边望着银装素裹,直插云霄的太白山,他不由自主的说了:“真美!”通过交谈,我得知他在太白县一林场当护林员,我更好奇了,忙问太白山后面有什么呀!

    “太白无闲草’。太白山背后有鳌山,有神女峰、有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等,还有当归、人参等药材和椴木香菇、太白甘蓝等蔬菜以及许多我们叫不上来的奇花异草,美的很!嘹的太!”伯说道,“太白县因太白山而得名,伯现在呆的林场,比城里的公园大的不知大几百倍上千倍,不要门票不收费,空气清晰,夏季凉快,有时间我带你去玩玩!”

    “我一定要去的!”太白山,已成为我儿时的精神之山,冥冥中,远远地召唤着我;太白县,蒙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等待着我去探寻。

    “好!我等你。”伯哼起了心里的歌:“住在老林边,抽的兰花烟;烤的转转火,吃的洋芋果。”

    真正上太白山是在大学毕业之后,虽然在蟠龙塬上天天望太白,但要去登攀他、征服他、我已经二十岁了“风日恬煦,山水清丽”,其真仙都也(张读《宣室志》)。且不说太白山有多么美丽!多么奇妙!多么神奇,我接连去了三次,也不知疲倦,更感觉到至今还没有读懂这座大山。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的确,这座神山、大山、名山,“神仙居住的地方”,需我们深入其中,不断感悟,方才能读懂自然的伟大之处和其蕴藏着的无穷文化精髓。

    在二十多年西安至宝鸡、宝鸡至西安的往返中,不管是坐火车、汽车,还是自己开车,经过太白山,我都要对他行注日礼,表达自己一点崇敬之情。

    我也曾几次去留坝张良庙,路过太白县,还曾应邀去过黄柏塬,做着穿越鳌山的梦想。在一个夏季的夜晚,住在了太白县城,万家灯火,星光点点,好好的体味了一下“慢城”的感觉。太白县城不大,一个人散步,一两个小时就会走遍角角落落。我是在一个早晨开始散步的,太阳很高很耀眼,但县城一片宁静,空气新鲜而又点冷,吸入人的心中,感到凉爽而舒服。步行街上人很少,流水潺潺,水质清纯,青山苍翠,花儿吐芳,没有大城市的喧闹、拥挤和雾霾,看到的是清爽,感到的还是清爽。据说太白县城海拔1543米,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全省107个县中海拔最高的,绿色植被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89.5%,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为良好的地区县之一,也是绿色、有机蔬菜的最佳生长地,有“天然空调城,”“大美秦岭绿色之县”、“雪域太白、秦岭夏都”等美誉,为避暑养生之地名副其实。早上喝碗包谷糁、中午吃碗油泼扯面,晚上吃几口有机菜,晚上一觉睡到自然醒,简简单单,舒舒服服,返璞归真,“心将流水同清净,自古浮云无是非,”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这里,还有淳朴的美女帅哥,好吃的美食小吃,有勤劳、质朴、热情的人们,走在街上,没有人死拉硬缠,没有人在店面大声叫喊。问个路,县城的人憨实一笑,领着你到了地方才走人,你说声“谢谢”,他(她)还是回头一笑,美滋滋的。有朋友打趣道:“乘凉不用扇子,姑娘不穿裙子,屋里没有蚊子,睡觉要盖被子,菜里没有虫子。小伙实在肯干,姑娘心灵手巧,吃的洋芋糍粑‘金裹银’,喝的天然纯净‘矿泉水’,一年四季恒温,太白县美得太!”说的不错。现在人空调把人身体吹坏,姑娘越穿越短越少,还不如这里的美---自然原始绿色之美,身心健康呢!

    留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石头河边,傥骆古道旁散落的村子,特色民宿,自然天成,白墙黑瓦,时隐时现,墙上挂着熏腊肉,门前开着小柴门,融蜀秦文化,合山水精华,很有味道。生活在此,真正是闲云野鹤、神仙隐居了。现在太白县正在搞全域旅游,老白姓生活也慢慢富裕,这是好事。有人把太白县称之为:“达沃斯小镇”,我去过瑞士,在小镇上住过几晚上,觉得颇有几分相同之处,我更喜欢太白县保持的原生态,没有高楼大楼,没有如梭的人群,自然生物良好,居住环境宜人,万物轻松私语,人与自然真诚对话!

    今年回家,同学来找,说其俊女子大学毕业找了一个太白县的男娃,做什么土特产电商搞创业,做的丝绸之路上、全世界人的生意,死活不同意。我说,强扭的瓜不甜,两情相悦,何必刁难?再说了,现在的太白县变化可大了,高铁正在修建,滑雪场惊险刺激,再不是过去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是田园都市,避暑仙境。做“创客”是一个新职业,既满足服务方便了大家,又赚到了钱,还怕钱烧手?!有啥不好?不信你去看看。她没说什么,起码不再一味固执地反对了。听说,后来还真成了。

    我的家乡叫“咀头村”,(嘴头村),源于在蟠龙塬最边处吧?太白县有个“嘴头镇(咀头镇),我不知因何儿得名。佛讲因缘,从嘴头村到嘴头镇,远望太白——“神仙居住的地方”,让我一直向往着远方走;从嘴头镇到嘴头村,让我又一次回归,回望太白,冷峻且傲然,我深深地感到,人生不应苟且,慵懒,失望,还有远方,还有希望,因为有美、爱和善良,内心涌动的温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回故乡,桥镇(杨广虎)
    • 下一篇:散文:秋访楼观台(杨广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