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秋雨韋曲城(方僧)

    作者:方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2日 点击数:

    方僧手记:

    一个听雨人,在银杏树下感叹雨的伟大与困苦,有心在这雨中想起遠去的往事……!

    立秋过后,天气依然酷热,大家就不约而同的想起秋雨来了。

    雨,说来也怪,来自天外,以云聚而坠下,有时轻轻飘落,有时却狂躁无常,有时温揉得象个情人,有时性子烈得象个土匪,使人想到绝望甚至想到死亡。所以,我想,雨是自由的,同时也是神秘的,就象眼泪,是喜,是忧,别人不知道,但,总是要落泪。这天外的泪水,有时也会呈现诗意,揉情得让我想起了过日子,记起了离愁,回忆起人生和命运,同时,也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场场若大若小的雨来。

    小时候村里下雨,对于我来说是恐怖的,尤其是黑咧的后半夜,突然地狂风带着雨点,倾盆倾缸的倒下来,铜钱大的雨点,打在院子里的榆树叶上,起了噼里啪啦的响声,猛咧地打着房沿上的瓦棱,小张村人都说这回下的不是雨,似乎是冷子。我倒觉得象某人的尖叫、象忧愁的呻吟、似有怨在申诉、更象有怒声在纳喊。总之,这深夜浪雨是害怕的,尤其是娃们家,这时候,在乡村的我,注定是紧捂双耳,钻到母亲怀里不敢向漆黑的门外看,母亲搂着抖嗦的我,觜里喃喃的说:“甭怕、甭怕、白雨来得快、也走得快呀?”童年的我睁大双眼,总也想不明白,雨为啥是恐怖的呢!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来到县城韋曲,韋曲城壕街下雨,却又意识到雨是平和的,揉揉的细雨,滴在梧桐树叶上,发出来的声音,缓慢,低沉,传到耳朵里,便产生了诸多联想,愁思、怀念、相思和平静。简直象情人的纤手在抚平人生的创伤,苦难,传达着爱意。这雨赋于了诗情!我不由得感叹着!但,雨也有性格和毛病,也有习惯和心性呀!她,总是爱在黑咧敲打你的窗户棂框,隔几分钟就敲一次,很有节奏着呢?那夜雨声是那么的亲和,那么的深情,象是客人问路,象对门二婶啦家常,更象恋人相约,又象伙计们的戏闹?过去那个年代的窗户,是用白粉脸纸糊上的,雨打在窗上的声音,象鼓调咚咚作响,多了乐音的响动,又惊愕又神秘,随着时间推移,声音越来越低沉,窗户纸也会慢慢地被淋湿,仿拂有人用舌头尖舐开一个洞,而那洞不时地放进了一只暗淡神情的眼睛,那挂在眼角的泪痕,好象在诉说着:“我走了很遠的路,是从天外来看你的哟?”我想着,想着,不由在黑影里害怕起来,同时,我又想起了母亲来.……。

    我一生经历过无数场雨,感受也无数次的不同?

    记得有一次学堂路上下雨,那雨下的却比任何时候都大,门后挂着的草帽却是提脱了圈,妈借了对门婶子家的一块小油布,让我披上去学校,那油布倒是比烂草帽管用,书包里的书本背过了二里路竞然是干爽的,我再也不用浆糊粘那淋烂了的课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得了!后来,我竞然想把那块油布给白米二斗半了,不想还人家?妈是实称人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咱做人的根本啊!”小张村人自古就实称,听说咱堡子里头有个婆娘,男人在城里干事,也是因为雨给她买了一双胶鞋,高兴得她逢人便夸。但是,那年却数月没下雨,实在耐不住了,就给后院子泼了几桶井水,这才穿上新胶鞋,纳柴,摘菜,愉快的干着活儿,嘴里还唱着梁秋艳的眉户戏呢?隔壁子婶子在后墙上望见了说:“哟!老大家的,日头这红的,咋还穿着胶鞋显摆呢?”那婆娘却说:“我院子里下着雨呢!管你屁事呢?”乡党们听了都笑了。这雨中产生的趣事看来还不少呢呀?

    记得那时候的农村,雨过天晴好多天了,空气是新鲜了许多,房沿还淌着水滴,街上却还被半尺深的泥水复盖着,老不得干。上学路上,一脚踏下去,那有洞的布鞋早就灌满了凉滑的泥水,象长虫一样游动,不浆不浆地在每一个脚趾缝中游着,双脚一下子被泡得红紫紫的难受,这时,油然地对那雨,那泥水,产生了烦和躁气,茅乱和熬煎。所以,小时侯看见城里人穿雨靴,胶鞋之类的,就心门柴禾的也想摆一下阔,看见富人家的孩子打伞,穿雨鞋就想起自家那提脱圈的草帽子和那半条街的泥路,眼睛瞪得直直的羡幕。其实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想法,谁能不爱生活富裕而也在人前耍阔呢?

    过去的农村,雨是庄稼人的希望,因为是靠天吃饭哩?春季播种,料哈哦就不球管,光盼着风调雨顺的老天爷能给个好收成。

    乡里人遇雨天就歇晌,叫做“纳窝子。”城里却是雨天照常上班,雨衣,雨伞,雨鞋也最先在城里流行。城里人一辈子也没敢妄想下雨“纳窝子”的份呢?直羡幕乡下的雨天。后来硬弄了个黄金周休两天,但是,却还是与雨却无关啊。

    日子如雨,生活如梦,当我在外坊经历了无数埸雨后,对于雨中的日子烦了,累了,不惜罕了?说来也怪,天气也跟着改变了脾气,几乎每逢周未就下雨,闹得咱农村人在外干事的,因道路泥宁而不能回家,索性就纳了城里的窝子不回去了?那时,韋曲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司机草帽戴,下雨逢礼拜。”到了新世纪,天象使了魔法一样又变了,过去的“日头波呢下雨哩,幺婆子在屋偷米呢!”不灵验了。“假日成了灾,结婚逢礼拜。”农村人说这雨就是个怪怂!

    一到周六,周日,那浪山的,逛城的,旅游的,结婚的车队,把个本来就不宽余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的,韋曲人都说:难受!街头象三升盆子,起了五升面,发咧!当然,我们的社会正在告别乡村,从农村日子转向城市生活。人们的心情正在从难受转向高兴舒服,也许会继续难受着!也许,再也不象小时侯,那么发愁的走那泥宁的小路呢。

    有文学家说:毛毛细雨象少女,揉情萌媚羞涩虛幻;夏雨却似少妇,热烈而放泼,温烈似酒!可我却觉得:秋雨溫润如情人,秋波献完之后却冷冰寂廖;有时甚至像冬雪,虽表象遐洁,却内心藏隐凄然危机,福祸难料。

    千百年来,这雨并没有因穷富而停歇,没因爱恨而收敛。这个世界注定与雨有了不解之缘,甚至,人生命运,恋情痛苦,生老病死都和雨联系在一起,这雨,想起来还真有点宿命的味道?

    雨中情,情中雨,思雨令人挂心,听雨充满诗意,雨在传递着苦和悲。至于那情、那爱、那锁城如烟的雨,那如帘的满城水色,都只不过是雨中普普通通的日子罢了啊!

                                 丁酉年立秋於韋曲城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乡村之夏夜--农家随笔(方僧)
    • 下一篇:散文:不敢说饿很(岁月随笔/方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