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滈河在这里向西流(郝德海)

    作者:郝德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7日 点击数:

    天下河流大多向东流,比如,长江、黄河……这个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决定。正所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滈河源出秦岭山区的石砭峪,一路与神禾塬相伴,蜿蜒曲折,与潏河在千年古刹香积寺附近相汇向西,在户县秦渡镇注入沣河,全长46.4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滈河及其支流冲积出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御宿川,滋养两岸勤劳朴实的儿女。滈河在五台~皇甫段走向由南向北,而在皇甫~郭杜段走向从东向西,冲积形成我们杜永村的一块风水宝地:滈河滩,这里是鱼米之乡,这里是北国的江南,这里是我们孩子们的童年乐园。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当你走进河沟口,迈上田字坡,远眺秦岭山脉,连绵纵横,群峰竞秀。真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呀。前坡桃花红,杏花白,红的像霞,白的像雪,犹如一朵朵彩云。几只山羊在低头吃草,缓缓地移动,几只调皮的小羊在追逐、抵角。菜花黄处麦苗绿,村里的妇女们三五成群,一边拉话,一边锄草。小燕子呢喃:不吃你谷子,不吃你糜子,给你抱一窝儿子,她身手敏捷,掠过蓝天白云,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布谷布谷,夏天快到,夏天快到。布谷布谷,算黄算割,算黄算割。四月割麦二十几,五月割麦初几儿。麦黄一晌,蚕老一时。初夏季节,故乡杜永村东北的神禾塬上,麦浪滚滚,一片金黄,丰收在望,成色喜人,等待人们收割。而村南滈河两岸,杨柳成阴,芦荡密布,稻田交错,白鹭飞过,黄鹂啁啾,完全一派江南风光。正如唐诗描绘那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社员们三三两两在稻田里不知辛苦,忙着起秧、担秧、插秧,如果下过一阵小雨,也没有阻挡人们的劳作步伐。插秧是技术活,活路不轻,由四、五个人组成一行,整齐化一,顺看是行行,斜看是样样。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一句古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杜永村川原兼具,是长安农业大村,川里盛产渗水米,大米香气四溢;原上盛产芦葫麦,面粉筋道有劲。其实当时我们杜永村实行多种经营,收获丰饶:粮食作物还有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等;蔬菜作物有甘薯、马铃薯等;豆类作物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等。河岸两边是我们杜永各队的菜地,搭有庵子,利用河水或泉水浇地,有专人负责经营,主要出产:春天有韭菜、菠菜、蒜苔等,夏秋有茄子、辣子、黄瓜、笋瓜、南瓜、冬瓜、大葱、芹菜、西红柿、梅豆、豇豆等,冬天有萝卜、莲菜、白菜等。

    盛夏的滈河滩是天然的海滨浴场,孩子们的开心乐园。河滩沙子洁白细腻,河水滔滔不绝,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小鱼、小虾们,穿梭其中。婀娜多姿的杨柳犹如迎风起舞的少女,仪态万方,知了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让人烦燥不安。芦苇丛中呱呱地鸟鸣声婉转,呼朋引伴,轻捷的翠鸟迅疾掠过水面,留下一圈涟漪……妇女们放工以后,在河边洗衣,棒槌声此起彼伏。小男孩、小女孩相约来到河边,男孩提着担笼,名义上是拔草或拾柴;女孩端着脸盆,名义上是洗衣,谁都知道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耍水,大家心知肚明。每年外地都会传来小孩溺水事故,但伏天天热,涝池、水库、河流对小孩有具大的诱惑力。孩子们在清凉的河水里畅快地玩耍:有的仰泳,有的潜水,有的打水仗,有的跳水……还有各种活动,有的摸鱼,有的捉虾,扳开石块,可以发现螃蟹,插进淤泥,可以摸到河蚌……玩累了,疯够了,一个个男孩躺在沙滩上,任凭风吹,任凭日晒……玩美了!歇够了!孩子们又去芋园里捣鸟蛋,去甜瓜地里偷瓜。日薄西山,月亮东升。稻地里青蛙狂叫阵阵,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月华如水,倾泻而下,孩子们捉泥鳅,摸黄鳝,右手中指上翅,向下插入泥中,不多时便是几十条,活蹦乱跳地……我想起一首民歌:洪湖水呀浪呀吗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吗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深秋时节,芦苇丛中芦花一片雪白,芦花飘飞,苍苍茫茫,好象下雪一样。稻谷正在飘香,人们紧张地收割、转运、碾打……寒冬腊月,水瘦山寒,鸟兽绝迹,河滩一片萧条。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有人在河滩挖沙子,有人在河滩采石子,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为了优先给城市供水,秦岭各个峪口均有水库拦水,水量大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滈河流量曾经很大,每年秋季讯期,三天两头发大水,河堤都被冲垮。上河涨水下河混,上游无水下游干。不过短短几十年,杜永的小江南发生可怕的剧变,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女变为满目疮痍的老妇,惨不忍睹:河水从川流不息变为涓涓细流,小鸟不见了,小鱼消失了,芦苇荡变成荒草滩,水渠成为沙土梁,稻田成为旱地……

    难道牺牲农业就能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就要摧残农村?这些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想:杀鸡取卵、目光短浅的开发方式最终还是要让位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一个老兵八一建军节之后遐想(王西…
    • 下一篇:散文:奶奶(郝德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