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红泥小炉溢鼎香一一谝谝火锅(昏昏道人)

    作者:昏昏道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4日 点击数:

    火锅者,鼎食也。起源于周朝, 堪称“鼎香四溢”。谈吃货,不能不提及周人的故乡《沣京长安》。

    长安自古吃食繁多,风味丰富,火锅算得上是历史攸久,独其无二。

    长安火锅,起源于沣渭流域,秦腔邦子戏《张良卖布》中就有:“十三花,往上揣,外加火锅子摆在中间……,”的唱词。长安人,逄年节、过事、待客总要摆上火锅,取意红火,以示隆重。这里包涵着周人以礼待客之道,散发着中庸的温良恭与谦让之风。与众不同的是,长安火锅,讲究水围四周,碳火居中,菜品垫底,食料入先,料后加汤,用木炭文火渐进至沸起,待锅中食料熟至八九成许,才揣上摆于八仙桌上,谓之“火锅”。揣上八仙方桌中间,四周摆上与之配菜小吃碟,客人按老幼辈分上座和下座,主人家打横坐在侧首。礼让一毕,由上席年长者致谦词,词毕,说声:“来、来、来!动手!”,众人方才伸手动筷,便在悠闲中品尝特有的美味。长安人谓之“坐席。”

    农耕文明的慢生活,弥漫在长安民间。长安人,把百姓饮食同乡村礼约、富足、文明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崇高的民风, “冶大国如烹小鲜”!舌 尖上传承的是对故乡土地的深情眷恋。

    有人说:“吃火锅,是在灶房里吃饭的感觉!”这,我不敢苟同。

    木炭火在下,汤汁在上,食物在沸水的包围下,翻飘不止,水火交攻,水与火又相容,美味升腾,飞散弥漫在空气里,隐藏在厮中的正是:周文王《八卦》之《水火济济》啊!

    长安人,把“火锅”称为“装火锅,”与涮火锅有着个性上的不同,想必是长安人继承周礼的缘故,而又能满足舌上吃食与人分享的亲情需要。一群寻求分享食物的人,显然脱离开了动物本能的情感境界,是很有社会意义的重要行为。

    若大的园桌中间,凹下处放着烫锅,直逼视觉眼珠。一邦食友,数十双眼睛,直瞅着冒热气的汤锅,服务生在雾气掩隐下的桌隙中,来回穿梭忙活,不时地将肉卷盘和生菜传至桌上,或用汤勺将泛起的锅中白漠漠瓢去。稍倾,汤沸不止,这时,几十双筷子一齐将肉卷、生菜放入锅中,锅里的沸汤消退,暂时趋向平静。突然,浪翻,滚滚乳汤汁将肉与菜紧紧拥抱,抛下淹没,又托起,如此澎湃,复复反反,上下曲涨,只见菜叶象一舟小船,在浪尖尽情荡浪。几十双筷子,象几十柄木浆,飞速地而又轻轻摇动,偶而,也碰到锅沿,发出吱吱声响。食材原有的可爱,在沸腾作用下改变了原有模样,连色泽也出息了许多,绿的更绿,白的更亮,红的更辣,调料在水中交融调和,涨狂出更诱人的美味。

    香气从锅中间升腾起来,弥漫过顶棚,在空间里飞越,而后又落将下来,停止在餐桌、餐椅和食客们的头发及衣裳上。香、辣、麻、鲜的味道,被食客们带到城乡的各个角落。

    肉卷儿在调和的结合下,在汤汁里早巳变成了揉软可口的神奇,各种生菜,都被汤汁浸烫得软软绵绵,象水中的莲藕一样鲜嫩,筷子带着她们在料碗里轻轻滚爬,一切都在神奇中有了独特异样的感觉。纤纤小手顺势送入口内,这时,大嚼便香味四溢,涌上喉头,继而又滑至肠胃,刹时便齿颊生香,大汗淋漓,象完结了一场战斗胜利归来,尽享舒坦。

    鲜中透辣,麻得有味。也许辣得大汗淋漓,麻得爽快畅神,更为过瘾,最为受活。古人说:“咸中有味淡中鲜,”可能就在其中。

    至于,火锅究竞怎样吃着美或舒坦?我平常却不爱搅活这事,总觉得吃在嘴上的食物,只要慢慢用心品味,方是享受境界。

    我一辈子只喜欢家常吃食,觉得人生不用刻意馋嘴于一种食物,也不必追求怪异之味,即是美食之大境界。人常说:“食之常饱然后求质。”最平常的食物有人分享就是质量,对于美食,只不过是留在心灵深处的一种情怀罢了。

    不必自嘲嘴馋,写些说道文章,我一直敬谓城壕街边的小吃食,觉得她才是神秘的分享,全然不在乎美味和馋嘴。味道是个无法言说的禅悟,它的迷人与可爱之处,就在于食物通过竹筷的深情传递,味觉向另一缕情感过度的奇妙感受啊!

    其实,对于吃货,我没有过高奢求,对于火锅,我也是外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最后的车夫——“板儿爷”(方僧)
    • 下一篇:散文:记忆一条沟一一画上随笔(方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