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最后的车夫——“板儿爷”(方僧)

    作者:方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5日 点击数:

    旧社会把“幺车”的变成车夫把式,后来又叫作司机。韦曲人也不知是跟阿沓学的,却演化为“板儿爷”。

    车夫老田,东韦人,不知道其大名叫什么?只知道街上的人都叫他“老田”。

    老田,似乎永远都穿着旧中山装,畅着胸脯,一双磨旧的军用鞋,一顶草帽,一只旧茶杯,时常都装满茶叶子。他永远保持着关中农民所特有的形象。

    改革开放初期,老田虽然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但是,登车走路却极为“检麻”,说话时,嘴角总是叼着“羊群”一类的纸烟,唱着浓浓的茶水,“搁就”在韦曲北什字道沿旁,操着正宗的城壕口音。在这一群改变了劳动方式的人群中,论职业,车夫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大小也算是个车乎司机吧!至于驾驶学一类的职位,老田压根就不想。但是,管你想不想,农民最终要变成纯粹的“城市人”。

    二00五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岁月,《创建卫生城市》的春风吹醒了长安韦曲,用政府的话说就是:“闪亮了25个年头的风景线——“板的”,就要从韦曲人眼里消失了”。人力三轮车,被列入了取缔范围,继而代替的是出租车行业。但是,人力三轮车给社会带来的作用,却是谁也不能磨灭的。25个春秋,无论刮风下雨,阴咧晴咧,黑咧白天,在小区中,在马路上,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苦了、累了、渴了只有自己知道。然而三轮车给市民带来的方便,给社会带来的秩序性的稳定,给象老田一样的人带来的生存空间,这一切都见证了他们存在的必要性。至于,是否与创卫和现代都市的不合拍,多么地落后,自不必说了。随着现代城市步伐的脚步,它必将在纠结中留给了文史档案里和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反正,政府一纸公文,就要把这道风景遂出了历史。老田,就是守望这块乐土的最后勇士。他才不管三轮车在社会中究竟作用如何?他完全一个心眼地为了干活,挣钱,别的什么都不想!

    可在“取缔三轮车运营”的时候,老田也同样是茫然的,纠结得没了主张。但是,他对生存的渴望和挣钱的欲望丝毫没减。这几天他显得比平常瘦了许多,一贯有感召威力的号令,这几天几乎都不灵验了。车夫们在政府令的压力下砸了车棚,卖了三轮,纷纷另寻出路,上边也给了安置费和优惠政策。

    有一天,韦曲北什字的人市上,突然的多出了一群提着旧皮兜拿着茶水杯和麻绳的“劳力”,还不时的幺喝着:“扛活打工,拉煤运粮。”我知道他们便是车夫转化来的劳力。车夫们转了行当,已经没了蹬三轮车时那叫活的“底气”。这便是退役下来的车夫们……。

    车夫老田,却趁着法令期限未到,再抓紧时间多蹬几趟活,满韦曲街道,从南到北,从大学城到O六七基地,只剩下了老田一辆三轮车,忙活的奔波在街道上。但是,必定令下如山倒,十个老田也是撑不住的。这个,老田心里是清楚的。“限车令”2005年5月18日,最后的限期就要到了,韦曲象净了街似的,运政、警察、工商、交通、城管一齐拥上街头。这一天,老田象泄了气的皮球,等到蹬完最后一趟活,无力地坐在百货大楼西南角的石阶上歇息,一边喝着自带的茶水,一边用帽子扇凉,好凑热闹的人们立即好奇地围了上来,好象从没有见过三轮车车夫似的。有熟人还打趣说:“老田,咱这有趟潦活儿你拉不拉?”老田只是不理睬。歇够了,他似有所悟的站了起来,吼了一嗓子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上有家院……”。这一声吼似乎传来了南北街的更多回声,眼前街上仿佛出现了一排排出租车,成了一道兰色的风景。老田象完成了使命的士兵,翻身上车,带着无奈,带着最后胜利的自豪,带着无可奈何的纠结消失在远方的街巷中……。

    不知老田后来改行做了什么活,我也不知道他老来的命运如何……

    有人说,那天在西韦街上碰到了老田,他仍然骑在那辆破旧了的三轮车,迎着初夏的夕阳,在凉风畅开了襟怀,拥着象荡妇一样的快意,走在背街的小路上,还在忙碌着。有的说在西韦村北头见到了老田,他苍老了许多,已不便操着旧业的为人忙活儿,坐在东韦村的背巷晒起了暖暖。

    不管怎样的论说,老田作为“板儿爷”的最后一个车夫,永远地离开了象城市一般的韦曲正街,标明三轮车“板的”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不知今后,我们的后代还能否认识三轮车这种东西……,不得而知了?在今后其它劳动领域能否见到老田,我也不得而知……

    “板的”,“板儿爷”也将和长安县的“县”字一样,永远地消失在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长安大街上,“板的”二字永远地留在了档案馆里,留给了韦曲人的心中……。

    乙酉年於韦曲城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啊!那一声同志(孙宝田)
    • 下一篇:散文:红泥小炉溢鼎香一一谝谝火锅(昏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