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写生药王沟--法华寺随笔(孙宝田)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6日 点击数:

    韦曲街南边撂着一条土沟。这条极普通的土沟,让我读懂了一片地方,认识了一群人。

    听老人们说:自从有了这沟,皇子坡人逛集、走亲、或上韦曲街,图方便,就养成了拾截路的习惯。久而久之,在荒芜的沟中竞踏出了一条曲折的小土路。

    沟底有了路,沟里便有了人家。大凡过沟的人都要在此路上稍作逗留,看看崖头酸枣树,或坐在药王洞门前的石头上歇脚,感受这沟的幽静与神秘。

    沟的尽头是药王洞旧地,再往东就是厂里。听居士们说:药王洞原先只有一孔砖窑,二孔土窑,供奉着药王孙思邈。

    至于后来与法华寺的缘由?

    长安县志载:甘霖山下宋建法华寺,其实就是药王洞。

    至于洞早还是寺先,怕是谁也说不清楚?

    释果林,(俗姓常)法号 :一了,河南沁阳漕村镇人望族。 听说他还有个女儿呢!七十年代未,来长安找寻过父亲。

    药王洞山门旁铸有大钟,门楣上刻着:《术挽造化》四字!后来,五八年大炼钢铁,东韦小学师生砸了洞外的佛钟炼了铁。到了闹文革年代,红卫兵破四旧时砸了洞里爷像,硬逼果林和尚还俗。皆因果林师出家尚早,吃的是居士供养(伪商品粮),韦曲和皇子坡生产队谁也不敢收留他。于是无奈中住到洞外的一处破窑里。庙里居士散了,果林便拾荒度日。白天,从沟里起身,转过服装厂,路过老街道拾些破烂,韦曲百货大楼是果林生存道场的终点。夜晚,就住在那沟畔黑黑的窖洞里虔修佛事。

    我常入沟写生,也常遇果林和尚拾荒归途。见他背着个大筐,青衣打扮,虽落魄俗事,但却长须飘然,一脸红光,气度不凡,一身佛味,气场仙风道行。闲谈里得知:果林老汉早年离家垄上奔难,苍荒西渡,曾在宁夏财政厅谋做俗家事,自小皈依学佛。常悲观世风衰败,悬崖党国职场,人事你争我斗,从此,发愿出家修道。旧社会一场重病,无钱就医,致昏迷二十天不省人事。昏梦里魂游地狱,见阎罗狰狞人皆苦相,成道之心更加迫切,便愤然辞公于宁夏普济寺剃度出家。

    解放后,云游终南山净业寺修道,途中受礼韦曲牛头寺。听说韦曲药王沟呈佛洞,甚觉风水妙地,佛音觉来,于是,便借沟内旧洞修持药王金身终日侍奉。

    药王沟除了药王洞,还散落着其它几户人家,她们行政辖管不属于东韦村,也不附管于皇子坡。

    她们来自何方?谁也不知道!

    她们依沟崖而居,很多时住在土窖洞里。反正自有了路他们就住在这里。听说,旧社会这儿的窑洞住过土匪,绑过皇子坡村居士的肉票呢。

    这沟历史上叫过甘霖山,也有过法华寺,后因甚又叫药王洞,药王沟的,我也不知道!
    果林法师曾发宏愿: 恢复千年古刹。他化缘 欲建了两座大殿和僧舍,寮房、钟楼和斋堂。曾愿改药王洞复建《法华寺》。

    85岁的果林和尚,还一心正信佛法,深信因果因缘,不遗余力恢复道场。2005年农历8月21日化缘归途圆寂!至此,法华寺道场佛陀告散,香火息灭,留下一段佛缘未了……。

    往西出沟,县府北院和墙外涝池横挡植沟口,早年沟内还没有笔直的路可走,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到过沟底。这里神农杂居,人迹少到,的确是个修道的幽境!

    东韦村曾一度修整过北岸沟口的坡路,村里不愿意社员去面对这个错综复杂地形,只修了牙长一截便道了事。可是一遇雨天,雨水裹着黄泥,哗哗如注冲下坡来,将老街道南道涌成稀泥滩。住在沟口的几户人家,往南是深沟,往西通老街的出路更难于行走。

    八九年全国人口普查,才弄清楚,她们既不是东韦村民,也不属皇子坡或药王洞的居士,有的连户口也没有。记得当我以人口普查员身份进到沟里时,有户人家的女儿竞登记为:“路沿”。我想,这孩子必是在路旁拾来的,一问果然。或许她们也不知道自已日子里该走哪一条路。所以,那些年她们的人生都在药王沟的土路上徘徊。

    她们有时会厌烦这条沟,因为,好象沟的存在是上天设定好的,自己命里该走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心里总想着能早早走出这条浅浅的沟,该多好呢!人口普查结束后,镇上给他们补报了户口, 她们和沟外居民一样对待,居委会便接纳了她们为韦曲居民,又邦她们找了劳动的营生。

    前些年我又去沟里写生,在沟口小路的分叉处,遇见了曾叫“路沿”的姑娘,看她神情,我知道,他早早走就走出了药王沟,走出了那条弯弯土路。她说她叫:“露雁”,我说:“挺好的。”

    那条路太艰辛了,那沟里的日子太漫长了,以致于剥夺了她们生活的权利,黑人黑户,了无故乡和根由的乡愁,使她饱受了艰苦与人事的折魔,把自已的灵魂丢给了这条普通的土沟一一一药王沟。

    许多人,出生入死在这条沟里,有些人从逃荒路上走入到沟里这条路上。人生就那么长的距离,沟里住的人都想尽可能的绕到人生最近处,绕来绕去,把一辈子绕成一团乱麻。
    终有一天,她们以传奇式的经历,陸续搬出了药王沟!

    如今,没有人能回过头来瞅一眼走过的土路,更没人能记下法华寺与果林和尚。那些昔日的脚印已被时代的发展与文明填满抹平了。

    我想,那沟,那人,那药王洞,还有那洞里的药王泥像,随着韦曲华丽转身而散去了,岁月,将过去和未来之间迷茫和记忆留给了遗憾和矛盾。

    我总觉得那果林和尚就是药王的化身,他曾在我们的梦里!

     

    丙申年大雪昏昏道人扵韦曲老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门背后的霸王(方僧)
    • 下一篇:散文:雪落无声--方僧城壕随笔(孙宝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