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根在长安>>正文内容

    走近基层法官纪胜利

    作者: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1日 点击数:

     

     

    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纪念日,本报记者走访先进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带你看看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

    一年穿烂八双鞋 从警十年守护一方平安

    个子不高,其貌不扬,脱下警服也许转眼间就淹没在人群中,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民警汪勇,走万里路、进千家门,从警十年来守护着一方平安。

    2006年10月,汪勇从部队转业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当了一名社区民警。他接管的咸东社区,地处新城区的城乡接合部,下岗人员和流动人口很多,发案率非常高。

    为尽快熟悉社区环境,汪勇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个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的“万千百计划”。他先后到12个驻地单位和12个居民大院上门走访,曾经在一年之内穿烂了8双鞋。他白天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掌握社情民意。晚上组织群众开展夜巡,加强治安防范。

    通过细致的走访,汪勇逐步建立起详细规范的小区院落登记、辖区单位统计、出租户登记、治安力量和门卫登记等14类台账,详细掌握了社区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我的工作好不好,要看群众晚上能否睡个安稳觉”。咸东社区院落经济条件差,安全防范设施几乎没有。为做好治安防控工作,汪勇跑去找企业、找物业,软磨硬泡,先后协调在4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加高了3个小区的围墙,安装了3盏探照灯,拉设了300多米防盗铁丝网,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咸东社区也已经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成为韩森寨地区发案率最低的社区之一。

    时至今日,虽然当着“先进”,但汪勇却仍是新城分局上千个民警中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他上有老,下有小,祖孙三代长期住在只有3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母亲当了8年的保洁员,妻子至今还在打零工,尽管有许多难处,汪勇却从来不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朴素本色。

    十年来,汪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时代楷模、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记者 宋洁

    基层法官纪胜利——

    田间地头为百姓提供法律援助

    今年38岁的纪胜利,是长安区法院斗门人民法庭副庭长。熟悉纪胜利的人都说,他是一位精通法律的法官,同时,也是一位贴近百姓的法官。

    2010年,纪胜利从商洛市丹凤县法院调入长安区法院,当时他已经在丹凤安家,孩子也才两岁,来到西安后,他经常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一方面是因为距离远,另一方面则是工作忙,要学习的新东西也更多了。”纪胜利说。这期间,他在职攻读了法律硕士,同时利用工作机会调研,几乎每年都会有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出炉。

    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纪胜利的这些本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运用,“作为一名法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让公平和正义得到伸张。”

    2012年9月,110名农民工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劳动报酬,因为事关企业纠纷,案情非常棘手,合议庭在3次开庭后,双方对于证据提交及劳务费计算方法和结果仍存在极大分歧,案件只能进入漫长的司法鉴定程序。但是,作为办案法官的他并没有坐等司法鉴定结果,而是重新寻找突破口,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案情,并组织双方进行了十余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农民工终于拿到了他们应得的血汗钱。

    “老百姓需要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为法官,需要站出来为他们提供帮助。”纪胜利说。工作以来,纪胜利多次走进田间地头、百姓居住的窑洞,甚至常常在巡回审判车上开庭,为他们解决实际法律纠纷处理法律问题。

    2012年,纪胜利的一名大学同学找到他,希望在一起案件中给予“照顾”,但是被纪胜利婉言拒绝。“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咱是一名法官,是一名党员,更要带好头,不能跨越法律的红线。”纪胜利说。

    记者 付垚

    朱雀太平景区党委

    在秦岭深山扎根筑梦

    迎着晨曦,在第一名游客到达前,他们早已坚守在岗位上。踏着晚霞,当所有游客都下山后,他们才最后一个下山。在西安秦岭朱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里,公司党委的64名党员和200余名干部群众远离都市,他们扎根山区,常年工作在秦岭深山腹地,成为西安森林生态旅游的一面旗帜。

    海拔2800米修建服务点

    秦岭一直是西安市民的后花园。到了夏天的周末,开上私家车,拖家带口,来到秦岭朱雀、太平景区爬山戏水,是西安人的一大享受。可是,就在这平均海拔1600米的秦岭腹地,还有这样一群党员,踏遍景区的山山水水,修建完善着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品质。

    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朱雀太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为了较快的改善景区基础设施,保障游客安全登山游览,西安秦岭朱雀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带领党员们一起,不顾山高路远,吃住在景区,对景区的旅游步道、桥梁栏杆、环保公厕、休息平台、标示进行修葺完善。还安装了区域监控探头,引入了有线电视系统、互联网络和通讯系统。特别是,朱雀公园党支部克服重重困难,在海拔2800米的草甸营地修建了游客服务点,使景区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升。

    步行5公里背干粮

    景区远离西安市区,景区员工无法每天回家,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更是十天半月回不了家。公司党委的党员带头吃住在山区。太平公园彩虹瀑布景点的党员骨干甚至驻扎在景点,步行5公里的山路把干粮食品背到海拔1600米的彩虹瀑布,一周才回到服务区一次。

    旅游旺季为了保证游客顺利游玩登山,景区党支部亮出党员身份,戴着鲜红的党员标志,党员分段负责疏导登山游客,给游客当导游,提醒游客安全注意事项,提供各种便利服务。早上,在第一名游客到达前,他们已经坚守在岗位上,下午,当游客全部下山后,他们才最后一个下山。山上天气变化多端,遇上下雨的时候,没有地方可以躲避,他们的衣服经常被淋得湿透,但是他们仍会坚守在岗位上,牢牢守护这一片青山绿水。

    记者 宋洁

    巧管小公厕 打造城市细节之美

    灞桥区环卫管理站党支部

    短短几年时间,灞桥区压缩站由一无所有到如今20座投入使用;公厕由8座发展到现在138座;扫地车、洗路车等各类环卫车辆更是增加到141辆……在灞桥区环境卫生管理站党支部的实干、巧干下,区上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着质的飞跃,展现着城市细节之美。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公厕分布位置,这还挺新鲜的。”近日,游客黄先生走进灞桥区一家公厕赞叹道。灞桥区环境卫生管理站(以下简称区环卫站)是灞桥区城市管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区公厕、压缩站、环卫车辆等环卫设施建设、管理、维护及垃圾清运等工作。为解决如厕难,他们在全区公厕内张贴了“公厕地图二维码导航—免费扫一扫便民轻松找”宣传贴,市民只要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知道区内公厕的分布位置,极大解决了市民和外来游客如厕难问题。

    公厕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服务设施。当有人还在为公厕脏乱差问题伤透脑筋时,区环卫站党支部实干、巧干,想到了更人性化的方式——让市民参与监督。他们不仅为每座公厕和压缩站都制作了管理制度、管理员工作职责等制度牌,还悬挂出来,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市民监督。此外,区环卫站还成立了公厕、压缩站检查和维修两支队伍,检查队伍在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的及时通知维修队伍进行维修,明确时限和责任人,实行跟踪检查,确保各种设施及时维修到位。对全区部分公厕屋顶实行绿化,对压缩站进行整体绿化,提升管理标准和档次。

    从2005年至2012年,在全市市容环境卫生年终考评中,灞桥区连续八年取得了全市前三名的良好成绩,区环卫站也多次受到市区各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相继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灞桥区先进示范点党支部等荣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西安好人、秦岭办引镇街道峪口管理员王天明
    • 下一篇:少陵原下的陶埙之家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