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杜益茂>>正文内容

    评论:变与不变(龚剑)

    作者:龚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0日 点击数:

    《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史诗的巨著,深刻描写了中国乡村文化、民族精神在时代变迁中撕裂、阵痛、坚守和传承,有作者对乡村文化传承的思考。最近上映的影片《百鸟朝凤》也是一部描写关于中国乡土文化的作品,影片描述了两代唢呐艺人的师徒之情,以及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对唢呐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对民族精神的延续。两部作品都是关于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故事,一个宏大深远,一个小处见真,都体现了作者关于民族精神深邃的思考,在被作品深深震撼和感动之余,尊崇之情溢于言表。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遗作。吴天明导演作为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旗帜人物,曾执导过《人生》《老井》《变脸》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佳作,此次选择执导电影《百鸟朝凤》,也是在沉寂多年后终于寻找到了能够表达自己心声的剧本。《百鸟朝凤》于2012年拍摄完成,2013年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虽获奖无数,但电影一直没有发行,发行方以“落伍、陈旧、不符合时代特征”等观点不愿推广,口碑虽好,可作为文艺题材的乡土电影没有市场,没有利润。吴老于2014年不幸去世,最终也没有看到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上映。前段时间影片终得发行,伴随而来的却是各种无休止的争论,褒奖也好,贬低也罢,都不能掩盖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分量与价值。《百鸟朝凤》所展现的,绝不只是一群艺人的人生故事,更是吴天明导演对整个中国文化的思考。“金木水火土”五个村庄簇拥着的“无双镇”,象征了传统中国的空间格局。唢呐乐班与西洋乐队的交锋,象征了传统中国与西洋文明、市场大潮的冲突和对峙。《百鸟朝凤》背后象征的传统道德的衰落则指涉了几十年来的礼崩乐坏和人心不古。《百鸟朝凤》传递了真诚、坚守、传承和担当,影片体现了作者骨子里的那股劲头和担当,依旧在用影像讲述着他心目中的那个“中国”,这不仅仅止于情怀!

    在今天城市化加速城镇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传承好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的现实情况下,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鼓噪,依然葆有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坚守民族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不能丢弃的一些精神,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之根得以有效延续,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所担当和觉醒。

    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应辩证的看待 “变与不变”的道理。变化的,是技艺,是思想,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一些层面;不变的,是文化,是精神,是一些永远不能丢失丢弃的符号。若把这些根本丢失了,中华民族也就不再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也将在世界流行文化潮流裹挟之下消失殆尽,一去不返。在发展变化中,金钱绝不能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若以金钱为至上,则社会浮躁,戾气横行,道德与理想会被碾碎一地,嗤之以鼻。要知道,是梦想支撑了现实,不是现实成就了梦想,在梦想被人嘲笑的社会,先进性和创造力会很快倒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坚守和传承,在这条富有挑战的文化寻根之路上,需要你、我,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感谢我的恩师武守礼(杜益茂)
    • 下一篇:散文:玉米糁糁浆水菜(杜益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