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安保仁《英龄子诗文集》出版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6日 点击数:

    安保仁(安宝仁),男,1953年生于陕西长安。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本科毕业,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担任西安高级中学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为西安市碑林区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西安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被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授予“骨干中学校长”称号。现为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西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撰写、交流、发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文章15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20多本。他的教育专著《中学教育思行集》(55万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发行。日前,他的文学作品《英龄子诗文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9月)。

    他的这一文学力作分上下两册。

    上册为“诗部”,收录了他的诗歌248首,按照内容分为“山水记游”“吟咏感怀”“情谊酬赠”“凭吊怀古”“评鉴针砭”等五个篇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安保仁的诗都是有感而发,写心声,写见闻,抒发真情实感,不做无病呻吟,不表阿谀逢迎,不事趋炎附势。他用诗写自己在艰苦岁月的孤寂、忧伤、愤懑和期盼;他用诗表达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的意义追求;他用诗讴歌人间的真善美,讴歌家人、同学、同事和师生间的真情挚爱;他用诗表现弱势人群的艰苦与无奈,表现人们对健康幸福的追求;他用诗鞭挞生活中的蝇营狗苟假恶丑,针砭社会上的浮躁虚夸急功近利政绩观;他用诗摩写自己有缘一览的名山胜水,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充分运用赋比兴,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对自然造化的敬仰;他用诗赞美曾经造访过的人文盛景,膜拜过的古刹珍宝,演绎游览过程道听途说得来的神话传说,表达对人文遗产的欣赏和珍爱;他用诗评赏网友的诗文,回赠朋友的关切鼓励,升华友谊,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他用诗解读历史,凭吊遗迹,褒贬人物,评议是非,感怀逝者,并力图独抒己见出新意。

    在诗的写作上,安保仁崇尚国学大师闻一多的观点:“文学创作应该像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是格律,我们要跟着格律走,却不受其拘束,要戴着镣铐舞出自己的舞步。”写诗也应该“带着镣铐跳舞”——既要符合诗歌的要求、规矩,又要跳出激情,舞出精彩,所以诗作应该有字数、句数和用韵的限制;诗要讲究形式美,句数、字数相对固定;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出新意法度之中,寄妙理豪放之外”,(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美好的东西有一些约束会更美好。他的诗作基本是七言、五言,以七言为主。短小篇什数量居多;但也有不少长篇,六七十行,甚至八十多行,以表达丰富内容,铺写宏大的题材。可以看出,他在努力追求闻一多《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境界,使自己的诗作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下册为“文部”,收录了近年来有关文章20多篇。分为三个篇章:“深情厚谊”、“长说短论”和“桑榆云霞”。

    在“深情厚谊”中,收录的是安保仁纪念父母亲、悼念姐姐、叙写父女、师生真挚情谊的散文。其中,排在最前面纪念父亲和母亲的两篇回忆性散文,篇幅均在3万字左右,是他倾注心血的力作。作者含悲和泪完稿后,凡是读到的人无不感叹唏嘘,深受感染,高度共鸣。这本集子取名为《英龄子诗文集》,其中“英龄”就是从他父母名讳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以表达“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感时念亲之意,同时作为纪念父亲这位曾经的抗战老兵诞生一百零五年和母亲诞生一百年的献礼。“在父母百年诞辰之际,它作为一份献礼,是真诚的厚重的。字字珠玑,篇篇琳琅,宜珍宜贵,宜收宜藏,既朴拙庄严又灵动激扬,是儿子唱给父母在天之灵的最动听的歌。”(如墨《至性真情注诗文》)

    在“长说短论”中,收录了安保仁近几年所写的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评论、教育理论专著评论和一些篇幅短小的艺术评论和教育短论。其中文学评论《古风新天地,长歌真春秋----安正仁诗歌创作说略》,不囿王国维、胡适、鲁迅等名人定论,突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唐以后无诗,宋以后无词”等判决词,从中国诗歌创作实际出发,知人论世,由人论诗;从创作实践和诗歌本身出发,“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只要有这样的人,就会有好诗,好诗就做不完,“唐以后无诗”之论太武断了。

    “桑榆云霞”,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之意,收录文章全是他退休之后,发挥余热的副产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教师专业成长,要立足校本研修。而校本研修的重点在“修”,在自主修为。外出培训,专家引领,同行互助,组织支持,是必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如今的许多做法舍本而逐末。又如,在教育督导后的札记中,针对学校受到的干预多,校长队伍不够稳定,教育氛围浮躁急功近利等现实,他呼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他阐述校长职业使命,建议校长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实施思想领导,强调实施真正完整的教育,必须克服这些阻力。

    有关评论,热情洋溢。

    冷梦身为省作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的著名作家,奖誉累累,成就斐然,出于社会责任和文学使命,仍自加压力,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去年,她到榆林市挂职,深入生活、采访写作、日程安排很满。年前,因道路结冰,不慎滑倒,手腕受伤,活动不便。但听说安保仁的诗文结集,欣然为之作序。她在序中说,“我还是很想说说‘用心’二字。这个世界上,能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做文的人不是没有,也不是很多,而是太少。安保仁就是这‘太少’中的一个”。

    著名作家评论家如墨在看到《英龄子诗文集》稿件时,给予高度赞誉,”“其诗空灵曼妙,自然朴拙,令人如观仙鹤起舞,潜虬幽姿,云横秦岭,长河落日,隔水问樵,牧童横笛,炊烟袅袅,总之,让人有欣然陶醉之感。”“其文更如其人,言必有物,文必含情,其根茂其实遂,其膏沃其光晔,所以然者何?‘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血与气结晶升华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宝仁的诗文就是血性诗文,血性诗文血写成,字字句句含真情。衔石填海因恨重,泣血杜鹃难吞声”。

    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先生在读《英龄子诗文集》后,不胜感慨,洋洋洒洒五千言,予以评析褒奖。他说“文以载道,这是中国“士人”一以贯之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安宝仁的诗词中得以承袭和延续”。他又说,“安宝仁的散文,叙述有起有伏,语言有姿有态,那浓郁醇厚的情感,以及那千回百转的情节,很容易搅动读者本为平静的心潮,使人欲罢不能,从而陷入掩卷深思的境地”。他还说,“文字是另一种形式的雕塑。这座雕塑,既映照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又蕴含着作者个人的人格形态。安宝仁的诗文,是他灵魂的拓片,更是他作为一个鼓手而敲给一个时代的晨钟暮鼓——他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为黑夜送葬,为晨曦歌赞。”

    著名作家评论家王运利撰写长篇评论,分“人品,诗品,植根人格上品”、“亲情,友情,缘自至性真情”、“怀古,鉴古,只眼俯瞰千古”、“益友,诤友,玉壶钟毓三友”等四方面给予此书以热情洋溢的好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安保仁《中学教育思行集》简介
    • 下一篇:长安有座百塔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