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重游郭家大院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1日 点击数:

     

    羊年金秋,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文友群聚。9月12日,由长安八中主办,市民盟、区文联、区作协等单位组织的文朋诗友近百人,来到王曲地区采风,游览神禾塬风光、参观常宁宫、谒拜柳青墓、访王曲城隍庙、游张学良公馆、睹郭家大院等人文景观,沐浴滈河清风,欣赏王曲人文胜景,感触古今滈河悠悠水流声,曲水湾湾波浪急……

    1972年,我和同学们从杜曲中学打着旗,排着队,唱着革命歌曲,结队步行登上神禾塬到郭家大院参观。关于郭家谚语:“上了神禾塬,多是郭家田”。“下了王曲坡,土地都姓郭”。“冯家的山(兴盛坊),杨家的房(王曲),郭家的银子拿斗量(马厂),卢家的骡子比车长(杜曲)”。当时郭家大院名为“地主罪证博物馆”,原有12院四合头宅院,现有四合头四院,相当气派。大门首两侧写有:“深庭广院白骨堆起,雕梁画栋血泪凝成”对联。大门附近,有一土房破败不堪,据说是长工王进喜住屋,与郭家大院形成强烈的反差。进入大院,有花有草有树,大堂有数十把雕花木靠背椅,黑漆大桌,上吊六面仿古吊灯十盏,每年年终郭家10个商号挂红灯总结开会在此厅堂举行,由族长主持,盈利最多者奖励红灯,盈利差的发绿灯,人称“红灯会”。郭家祖辈是靠剥削发家的。其形式主要是地租,典当商铺,放贷及其它经营。

    这是一座郭家百年砖木结构老宅院,不是今人仿建,而是真真实实地伫立在神禾塬畔。看到深庭广院,雕梁画栋、工艺考究的木雕、砖雕、连屋脊上的檀条都有精致的雕刻;屋顶、房两边也错落有致的布满各种形状的雕花,就连门、窗、扇、屏风等也分别雕刻花门窗,寓意深厚的典故,传说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云纹、动物、花草等图案,吉祥如意,工艺考究,精雕细刻,令人称奇,引人入胜。郭家大院,属典型的中国式传统建筑风格,依次排列着厅堂、中堂和厢房等。当时,同学们依次列队参观,看到好多布料,绫罗绸缎,男女老少的各种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胆大的同学趁老师不在,戴上黑呢子礼帽神气一番;还有的跳到屋炕上打滚,装瞌睡,逗的同学们哈哈大笑。吃、穿、住、行(轿子)等物品要啥有啥,一应俱全。农器家俱、高大木梯,尤其是大斗、小斗、大小升子,大称小称等。据介绍,这些大斗(大升子、大称)进,小斗(小升子、小称)出,不知剥削了多少农民,坑害了多少人?当听到一名长工粉刷二、三丈高屋墙跌下绊死时,同学们都流出了痛苦的眼泪。随后,又走出院子参观低矮长工屋,冰锅冷灶,看到破衣,破被破木碗等物件,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神经。1974年,参观郭家大院时,部分房屋内又雕有成人泥塑,名为“收租院”,反映地主剥削,长工艰难生活等实景,返校后的忆苦思甜,各人的作文中,分别写有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感想,且都体会深刻,吾的作文还被当成范文宣读……

    闻听张军峰对斗大“忍”字介绍,田措施“琴棋书画”雕刻寓意,曹永豪对四扇黑色格棂门雕刻的“戟磬有鱼”花卉人物图案,是郭家期望其家族“吉庆有余”的美好祝愿。在庭房12扇六格棂门上,还雕刻着24孝图,花草动物等图案,极尽雕凿之艺术,工匠高超之匠心。上述雕刻,情态各异,造型逼真,实属珍品。还有牡丹、梅竹、菊花等雕饰,给人以雍容富贵,舒适清雅之感。体现了长安人民的智慧和巨大创造。智者的简介,令年轻女解说员靠边站了。郭家大院设计紧凑,科学独特,堪为西安古民宅之典范。其建筑全为传统硬山式造型,灰土陶脊青砖到顶;仰面青瓦,黑门(窗)白墙,廊金立柱,刻木雕砖,结构紧密,古朴典雅,是陕西四合院结构,青砖铺地,安全卫生。

    悠悠岁月记长河,百年兴盛郭家业。置身于深宅大院,细观雕梁画栋,砖雕白墙,门窗雕刻,令人眼花缭乱,留恋往返。大院,记录了飞黄腾达的中兴家业。深深的民居老宅,见证着人世间沧桑的荣辱变迁。建筑在厦房山墙上的两处土地爷神龛,上下左右砖缝细密,雕刻高超。就连柱基石的方砖,也雕刻着数种图案,古朴大方(见图),尽显长安工匠的艺术水平。房舍内,雕刻的太师椅,大立柜,八仙桌,箱子、柜子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清时朝廷官员,民国近300年中,郭家上至清朝皇帝,下至民国总统,均有渝示。保护其家财不受侵犯。民国时于佑任、王作栋、薛宝辰、张灵甫等达官贵人来此拜访,并留有墨宝牌匾。如“德高望重”匾为时任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孙蔚如将军所题赠。据同行文友介绍,郭家以捐银方式获得朝廷官职有数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郭华(贡生)、郭维城、郭守约在丁丑灾荒年捐粟数百石以济贫;城南(何家营潏河桥)人们因渡河不便,郭家倡率捐银修建高数丈,宽约2丈,长约百米的申店碌碡石桥,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和车辆的运输(原桥仍存在,现正在通行申店新桥东边)。新中国建立后,郭守约(郭家主事人)因拥护社会主义,将部分房产宅院物资分给贫下中农,各地的商号,铺子门面及物资归公,捐钱抗美援朝,建设社会主义等表现积极,还被选为西安市政协委员……

    留恋在长安首座百年古民宅里,尤其被那木门、窗及檀板上的雕刻和砖雕所吸引,就连墙边堆放的屋脊砖,动物图案砖等也不断吸引着我的眼球,人潮已移出大门外,我还在观赏,拍照这难得的艺术珍品,震撼人心,极尽砖、木雕之精华,构图缜密,玲珑剔透,刀法娴熟……在反复催促声中,我最后离开郭家大院,临走时还不忘拍照留存这充满艺术之殿堂。此外,还有石雕,柱基石、青石门墩上的狮子,和浮雕出的花瓶,洒爵等图案,无不精致,显示出当年修建时主家期望的久久平安,财源广进的愿望来。眼看手拍照,耳听前朝事。看过郭家大院和遗存生活用具,包括砖木石雕刻,回家后我还被这些造型独特,栩栩如生,样式精美,值得珍藏的物件震撼着,激动着,我为长安人的聪明创造,独具匠心而自豪着。看到由长安人制作出的艺术品,令人倍感亲切,不由想走近它,亲近它。感谢长安八中、市民盟、区文联、区作协等单位,给我直观的上了一堂传统农耕文化的艺术遗存课,令我捕捉到了众多的历史信息,深受教育,重游郭家大院,受益匪浅。王曲采风活动,不虚此行。谨以拙文表示对举办单位的谢意。

    真所谓:仰视青瓦阁,风雨百年业。世代沧桑变,古宅立眼前。砖刻木雕在,精湛匠工心。重游郭家院,颂吟古调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打炕面子
    • 下一篇:(诗歌)王曲游览有感四首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