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打炕面子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9日 点击数:

     

    盖新房,住新屋;盘炕离不开炕面子。在农村家家都有炕,人人都有睡炕的经历。

    炕面子,是一四方形用麦秸泥巴做成的大土坯,有四五块胡基大,薄厚同胡基。炕面子,外似一方砖,正方形。它大气磅礴,粗犷豪放,规矩整齐,朴实厚重。有神似秦砖,支撑炕面之功效。千百年来,农人睡的都是土炕,而土炕的表面,皆用炕面子覆盖。

    每年夏忙麦场农活结束,勤劳能干的青壮年,便利用麦场平整之处,打制盘炕用的炕面子来。

    我的故乡,乡亲们垒墙,打胡基,和泥,盘炕,盖房等所需用的黄土,都从少陵原挖取,黄墡土粉面是制做炕面子的好建材。拉回的黄土堆成圆形,内凹外高,用水渗透。然后将铡短成2-3寸长的麦秸同稀泥混匀。为了使泥和麦秸节混匀,人们挽起裤腿,双脚不停的在泥巴里反复踩踏,形同过沼泽。也有人用铁锨一锨一锨吃力的倒着,将麦秸与泥反复趾,直到混匀为止。虽然辛苦,汗水不住的流淌,但还有吼唱秦腔乱弹者,这也许是农人对生活劳动的一种释怀,一种放松自我的兴趣,只要吼唱几段,一切的烦恼和忧愁都会随着吼唱的秦腔乱弹而随风飘逝。

    制做炕面子,既是个出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制做多选在暑天下雨少的天气,下雨或近期有雨,暂不制做,以免影响炕面子的质量。先取来制做模具的大方框,地面撒上草木灰或麦糠,再将和好的麦秸泥倒入方框内,麦秸泥不能太稀软,要软硬有度,以免不紧凑,不结实。用铁锨或铁模子将麦秸泥向四边,四角摊平填充密实,并用手使劲按压抹平。若用力不匀,炕面子会出现孔洞、裂缝或掉块,就是勉强盘炕,炕面子迟早还是要出问题,甚至向外冒黑烟(烧炕跑烟现象)。抹麦秸泥除整体抹平整外,还需高出木模具1-2公分。一般炕用炕面子四块,大炕6-8块。具体制做多少依主人家的需要而定。我家用的炕面子,是父母亲自己制做,整齐制做成排的炕面子,堆放在麦场上,好不神气,恰似兵马俑方阵,引来过往人的注足观看。

    要想炕面子结实,需用拍板子反复拍打。过上两天,待炕面子稍硬梆瓷实时,常在午后阳光下套上炕面子木模具,用长约2-3尺,宽约半尺,厚约2-3寸的木拍板反复拍打,从中间向两边拍,尤其要拍好边框、四角。要求用力均匀,一下一下的拍,一板接一板,保证拍打出的炕面子结实平整。有人为了干活畅快,不戴草帽,烈日下圆脸光头,结实的身板,甚至光着膀子干活,累的面颊与身体一个颜色,黝黑黝黑晒成古铜色。每拍打完一个炕面子,准出一身汗水。也有人从中替换,拍打者冲洗汗水,短暂歇息的。制做炕面子每家常在10块左右,讲究越在烈日下收墒拍打,炕面子越结实。如果炕面子潮湿粘拍板,需给表面撒上草木灰,以便拍打。收墒拍打不能在炕面子太干时进行,太干黏合性差,易开烈掉块或裂缝;但太稀软难成形,也无法拍打……

    经过拉土和泥,制做拍打后,在炕面子稍干硬铮后,套上炕面子木模具,将每一个炕面子前后左右用力挪动,然后合力促起,斜靠在碌碡上,你靠我,我靠你,一个靠一个,一个挨一个。在此前后,要注意小孩玩耍捉迷藏,以防炕面子倒塌,劳苦无功。再就是天下雨,能小心收回就收回,收不回时做好苫盖,以防雨水淋坏炕面子。有运气和知道天气者,制做炕面子期间一般不会淋雨的。干后四棱见线平整结实的炕面子,人抬车拉回家,为盘炕做好盖板啦。

    昔时,炕头是家最温暖的地方,是我们的襁褓,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无论是放学、劳动或玩耍后回家,寒冷季节热炕是我们祛寒休息的最佳地方。母亲为我们烧好热炕或是连锅炕,热炕是我们最温馨、最幸福的地方。也是儿时在炕上翻跟头,嬉笑打闹的天堂。爹亲娘亲,好比炕头亲。姊妹们同父母亲挨着坐着,争抢着说各自的学习情况,母亲也给我们讲些孝道故事,至今回忆起来倍感亲切,不由热泪流淌,思念起父母亲为六个儿女辛勤制做6块大炕用的炕面子艰难情景来。

    炕面子,是剪不断的乡愁,是农人世代生存休息的建材,是我们永远难舍的生命之根,即使现如今用上了床,席梦思,炕面子和胡基也依然会建筑在我的心头,令我思念这父辈用黄土制做出的材料来……

        我感叹:黄土麦秸和成泥,填充木框压瓷实。汗水凝结炕面子,拍打声响震天宇。胡基砖块垒支柱,炕面平铺成土炕。厚重炕面蕴深情,土炕温暖一家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蒋家村—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 下一篇:(散文)重游郭家大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