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评论)乡村叙事的人性挖掘--读辛娟长篇小说《燕子不来香》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0日 点击数:

    乡村叙事的人性挖掘

                    ——读辛娟长篇小说《燕子不来香》

                           杨广虎

        辛娟的文章我基本都读过,她勤奋谦逊,是一位有实力的女作家。一段时间,辛娟专注于都市官场人性的挖掘,她写过长篇小说《场面》、《底牌》,还写过散文,有《辛娟散文》,写过诗,一些诗句很有自己独特的感觉和体验,近年来,专注于乡村叙事的挖掘,继《月亮背后》之后,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燕子不来香》。

    每个人都在不同时期选择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和表达方式,写作是个体的事情,与年龄、学养、阅历、积淀等都有关,作品是呈现作家全能的聚合体。辛娟熟悉乡村生活,以女性的视角以文学记忆的方式打大了乡村叙事之门,带给了我们丰富的乡村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燕子不来香》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秦岭终南山下一个小镇上孙、杜、刘三大家两、三代人的爱恨情仇,感情纠葛,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嬗变;从侧面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及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完这部小说,我觉得作者辛娟颇费心血,是一部呕心之作。

    首先,小说的构思巧妙严谨,故事情节紧扣,读完感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从“杜威之死”到“燕子飞”共分为七个章节,抽丝剥茧,环环相扣。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但从主人公刘文轩、孙麻子、杜威以及她们的儿女不同的命运上,我们能够体会到历史在这个小镇上打下的烙印。“五十年代女人喜欢农民,六十年代喜欢军人,七十年代喜欢工人,八十年代喜欢商人 ”二梅嫁军人,杜康去当兵,这些都是当时年代的真实写照。历史镜像下的乡村叙事,让我们在记忆中,重新打量;作者没有“革命”和“批判”,静水深流,以一种平和的语气去“拯救”被苦难折磨的灵魂。

    其次,作者对乡村爱情的描写,也很到位很传神。乡村的爱情是传统保守的,又是天生自然的,即使在扭曲的年代也无法阻止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杜康的梦是纯净的,没有金钱的铜锈,“他和香燕拉着手在河边走,水面上映着他鲜红的领章、崭新的绿军装和腰间系了红缨子的枪。梦里的香燕胸脯高高的,比四梅的还高,杜康就想摸一摸。他说,让我摸摸呗。香燕说,不让。他又说,让我摸摸呗。香燕又说,不,不行。我妈说了,不能让男人摸。他就不高兴了,大步向前走。香燕追上来拉住他,生气了,我让你摸还不行吗。杜康于是把手罩在香燕的胸脯上,他感觉罩住了一直蹦蹦跳的兔子,跳得自己浑身热热的。之后,他干脆从她的领口伸进去,摸了香燕刚刚长出,又小又硬,毛桃一样的乳房。最后,这只蹦蹦跳的热兔子从脚心蹿到胸口,又从胸口蹿下来,蹿来蹿去蹿到了大腿根儿,然后猛地一跳,从裆里蹿出来。杜康打了个冷战,从梦里醒来。”香燕和杜康、陈石木,四梅和刘晓、小罗西以及对军人姐夫朦胧的爱恋,拿捏得都很到位。

    最主要的,我觉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叙事和人物的塑造都很成功。小说传递出复杂的人情世故和独具匠心的叙事格调,不蔓不枝,平和有力。作者辛娟简单地靠写作技术、日常积累,而是用心去写,去反思自己内心经历那个时代的经验。从个人内心出发,艺术地恢复一切渺小、卑微、琐碎的人和事物在小说中存在的权利,并使之成为乡村叙事的真正建筑者。村长孙麻子,是作者给我们文学殿堂塑造的一个成功的人物“作为一村之长,孙麻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传言,孙家庄的大姑娘小媳妇被他睡了不少。因他媳妇死得早,孤家寡人的也没人怨他,被人家男人知道了也不打紧,几个土豆红薯、小半袋高粱面就打发了。有些女人还因此上门松腰解带,照孙麻子自己的话说,没办法,啥都得管,总不能看着那些寡妇们饿肚子吧,都得温暖,都得温暖。这样的一个孙麻子倒也不惹人厌,被他睡过的,没被他睡过的,被他睡过女人的,没被他睡过女人的,都没怨恨,仿佛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生过四个女儿,一生没有儿子的中国最基层的村长,在历史的每次浪潮中,却又先见之明,不得不让人佩服。还有杜威的老婆张秀娟,刘文轩的老婆陈芳菲,以及逃到终南山里的小罗西等人物,都刻画得很有个性,栩栩如生。可是说,小说给我们一部立体化的乡村人物群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孔,也和这个乡村、这个世界产生着关系。

    “作家的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西方文学关注于终极关怀和未来探索,我觉得真正的中国文学应是关注灵魂和精神的,是追求一种向善的。作者辛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村长孙麻子“日他妈!”这种口头禅和喝酒为乐的世俗生活中,表现着他精于世故乐于助人的精神世界。还有二梅等一大批人,在困难的日子里人们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一个小说家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有部分重合,也相互对立。辛娟的这部小说给我们勾画了终南山下一个小镇的万千世界,一个历史时代被压抑、被凌辱、被剥夺的残酷现实,地域文化、生活气息、爱情命运,无比生动,引人入胜。她没有表面上简单的书写,遵从自己内心安静地写作,她要挖掘出历史记忆中复杂的人性,以及人性形成的缘由。当下,为了迎合市场和粉丝,各种快餐文化速成文学粉墨登场,兼有作家、画家两重身份的辛娟,她的这部厚重小说的推出,我觉得,是对我们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我们文学的反思。

     

     

    2015年8月9日匆于南山

     广虎,从阳光中走来

     

    ■张星利

    拨通广虎的电话,广虎说,老兄,你来咧,我在太乙宫,十分钟就到,声音爽朗清脆。

    和广虎认识逾10年,但从来没有真正有过交流。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在福宝阁茶楼的怀念路遥座谈会上。我们这代人,多少对路遥都怀有崇敬的心情,因为我在中学时代写的所谓长篇小说就是路遥的手法,包括后来20岁时的小说,那是青春的记忆,写小说呀,学贾平凹呀,出名呀,挣钱呀。合影照相时,我看到广虎和冯积岐老师在谈论《村子》,广虎说,有些地方写得好,有些地方和冯老师可以探讨交流,商榷一下。这是印象一。

    参加散文学会的会议,我坐在会场第二排,广虎来了,我说来来来,咱座一块,广虎自然就坐过来了。椅子还没暖热,主办者之一就叫广虎座到前面,广虎说,不了,不了,我和星利座一块儿,能谝!说话者硬是把他从座位上拉到台面上,左一个秘书长、右一个秘书长的叫。原来这是争名夺利的一个会,也是和官场一样,排排坐,吃果果!这是印象二

    终南山是隐士的天堂。看着近在咫尺的终南山,听着流水潺潺,心情颇为舒畅。

    一辆车来,仔细看时,广虎已经走了十几步,我赶忙迎上。广虎说,你兄弟苗条呀,我们老减肥,就减不下来。我说,廋啊,胖不起来,我练轻功啊!说完都哈哈大笑了!

    和广虎闲聊了一会。得知广虎现在正在历练小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说,开研讨会呀,扩大宣传啊,挣钱啊!广虎笑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小说需要积累和沉淀,太年轻写的没有嚼头,不好看,更没有什么思想品味,语言也毛糙,没有自己特色。我争取50岁呢。得知广虎1974年生人,长我四岁,都是70年代,算是一茬人吧!

    广虎出版了几本书。我问,经济收益怎么样?他说,不赔钱,自己把旅游文化和文学写作揉到一起,总体好着。我说,这就好,这就好,你是人才,作家文人就该如此,自己养活自己。在多元化的社会现状下,出书也是一个业余爱好,我总觉的,把出一本书像押宝一样,非要怎么样,得到多少名气,赔钱还不挣钱,整的神神叨叨,何苦来着!社会化生活,丰富多彩,有人谈情,有人说爱,有人钓鱼,有人打牌,有人调情,有人包二奶,有人养小三,有人出书,各有爱好,不好强求。我们就出过几本小册子,也仅仅是爱好而已,做个纪念。多元化,一本书成名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文学越来越小众,作家越来越势利,人的势利和虚荣是常态。

    我说,我要拜读了,可以写写读后感,因为我写不了评论呀!评论是什么?评论是需要有哲学的高度的,就连我们一些所谓老评论家写的评论也仅仅是读后感而已。广虎说,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弄不了学院派高深的评论,就说几句真话,大实话吧!

    我只知道广虎搞旅游,搞策划,也浏览过他的博客,但我对在网上看长一点的文章,看一人的散文集、小说,兴趣不大,因为眼睛受不了,看不下来!还是要看纸质的书籍,广虎的书给了我一个阅读的载体。

    和广虎还聊到了文坛上的一些事,我发现,广虎还是有认知的。在单位,广虎说能争取一下最好,但要随缘,顺其自然,因为旅游是咱的饭碗,写作是爱好呀!快乐生活才是真!

    因为事急,怕耽误了时间,所以和广虎匆匆话别,广虎从二楼把我送到一楼大门口。广虎在单位大小算是个领导,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但对于文友,广虎是真诚的,不矫揉造作,这一点,关中人的秉性还是有的!

    一辈子有一个爱好,并且持续在努力。西方讲究阶段,学完就没事了;中国讲究日积月累,讲究功夫。广虎的文学创作契合了功夫说这一观点。

    记得,画家樊洲某一天给广虎打电话,问,醒了没?

    广虎回答:醒了醒了!

    樊洲对我说,广虎那天在画馆喝了五碗酒,他这里的上好原浆酒,再有酒量的人都三碗不过岗。画馆的酒讲究的是后劲。广虎能喝,有酒量。

    在广虎处,别人叫他杨总,我也叫他杨总,广虎脸就阴了,还是广虎叫着亲切!

    一幅图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阳光灿烂,不远处巍巍终南山,广虎步履平稳走过来招呼我:

    兄弟,上山啊!

    上山啊!

    那一道耍吧!

    走!

    走!

    和广虎肩并肩,一路向南,我们上山呀!

                         2015年8月17日于长安宗善堂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小说)根在宝鸡
    • 下一篇:(小小说)倒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